玉米到1.5元时代,是不是越来越近了?

三农创始人


玉米到1.5元,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怕通货膨胀。

玉米是主要的养殖饲料,饲料涨价,肉蛋就会大幅度上涨。去年冬天,玉米八毛多钱时,猪肉都大幅度暴涨,鸡蛋也上涨,虽说是受猪瘟影响,但如果现在玉米价格翻倍的话,恐怕肉蛋价格也得翻倍,国家是不会放手不管的。


要知道,我国的调控政策是很厉害的,东北地区的玉米库存很多,价格也很低廉,玉米到一元的时候,估计就好调拨,甚至进口玉米。

现在是疫情关键时期,稳定压倒一切,平易物价是稳定的重要环节,一但物价暴涨,国家就会出来干预。


京漂追梦人


玉米作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价格走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就目前来讲,我国的玉米价格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当然国际上的玉米价格更低。目前东北主要粮食产地玉米的价格只有0.85~0.95元之间。华北地区略高一点,也不到一块钱一斤,而南方地区由于不产玉米,所以价格稍微高一点,也就在1块1左右。所以从短期来讲,玉米价格涨到1.5元的可能性很小,就算是涨到1.2元也比较困难。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玉米价格很难出现大范围波动

因为玉米是大宗粮食作物,其价格波动一分一毫都会对整个粮食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即使玉米涨价也都是几分几分的涨,想要几毛几毛的涨,那就太可怕了。如果玉米价格出现大范围波动的话,影响的不仅仅是农民的收益,更是会对整个产业链甚至国民经济产生影响。说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国内玉米价格上涨过快,那么很多玉米需求企业和工厂就会从国外大量进口,因为国外的玉米价格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进一步压缩国内玉米的需求量从而导致玉米供过于求,进一步就会使得玉米价格下跌。而且现在玉米的国内存量很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所以要想价格上涨上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第二,玉米价格短期波动属于正常现象

从长期来看玉米的价格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调整幅度并不会特别大,但是短期内由于供需矛盾之间存在差异,所以会产生一定的上涨或者下跌。比如说在2月份的时候,东北的玉米价格因为政策托市以及需求量上涨等原因,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而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在进入3月份之后就开始了,逐步的调整,因为前期陈良已经基本结束,而农民的售粮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所以价格处于震荡调整状态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波动。比如说在玉米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就会有所下跌,当玉米需求量过大的时候价格就会上涨,这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很难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

第三,玉米价格涨到1.5元很难实现

要想玉米价格涨到1.5元,就意味着农民会不断地扩大种植规模,因为玉米种植比过去挣钱了。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各种肥料,物资,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人工也会跟着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最后就是整个产业链都会出现调整,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但是如果从长期来看,对整体的经济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所以,网上有人质疑说一斤玉米卖不到一瓶矿泉水的钱其实说实话真的是这样,玉米作为农产品,跟其他的商品是有一定区别的。保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也是出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所以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玉米价格涨到1.5元可能性并不是特别大,有可能在短期内玉米价格会涨到1.2元一斤,但这也主要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粮食比较充足,玉米价格能够突破一元就已经很令人欣喜了。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您对此有什么不一样的判断,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


止茶


导读:玉米1.5元时代,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价格,也相当于一个一个包子的价格,按一只散养下蛋母鸡一天吃2两食物来看,可以吃五天,所以说玉米1.5元时代,是每个种地人所希望的。


对于玉米1.5元时代,是不是越来越近了?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玉米生长期较长。我国大多数种植的都是春播玉米一般清明前后种植,这是早播玉米。同时,又在端午节前后种植晚播玉米,大致在中秋节前后收获。在此,生长期间,要施肥,提高玉米秧苗长势,要除草,防治杂草与幼苗争肥,导致歇苗,要打药,导致地老虎,要培土防倒伏,收货后还要及时晾干,防发霉。


管理还是十分累的,并且种植玉米的机会成本实在太高,一个人在外打一年的工,出苦力,省吃俭用,可以挣3~4万元。在家种10亩玉米,遇到好的年份,按一亩可以收获1000斤干玉米计算,按1.1元计算,一万斤玉米可以卖钱可以卖1万多块。

所以,很多地区只有不好外出打工的老人种玉米。

其次,每年都会遭遇谷贱伤农,货多不值钱的尴尬境遇。这是我从网上查找的资料:



最后,玉米会不会越来越近出现1.5元时代,网友们有啥想说的,和期待了?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荆山朵朵


玉米到1.5元时代,是不是越来越近了?

题主是不是还在睡梦中,玉米到了1.5元时代了吗?是不是有种大梦初醒的感觉。



玉米怎么可能涨到1.5元时代,这是很困难的事,你知道现在玉米多少钱一斤吗?现在特殊情况还没有过,如今有些农村是可以进去外人收玉米,有些农村还是严格控制外地车辆和外地人进村的。就在昨天,黑龙江又开始严格了,主要是避免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这样开来,农村玉米收购还是不是很通畅的。

据前方的玉米价格,水分达标的玉米在0.93元一斤左右,玉米棒子更加便宜,在0.73元一斤左右。还有的老板不谈价了,直接包堆估价拉走,省得称斤麻烦。玉米价格目前还是比较低的,现在价格到1元一斤还有点难呢,就别谈什么1.5元一斤的玉米了。



如果玉米真的到1.5元一斤了,最高兴的当然是有库存玉米的农户,因为这样的价格是年前的一倍,这还不赚钱吗?

玉米价格涨价不会很离谱的,涨价太快,受伤的是各养殖户,比如养家禽的,养猪的,淀粉厂等,玉米是原材料,随后相关联的鸡鸭肉都会涨价,人们生活成本就会大幅提高。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玉米到1.5元,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玉米至今没有突破一元。

玉米是主要的养殖饲料,饲料涨价,肉蛋就会大幅度上涨。去年冬天,玉米八毛多钱时,猪肉都大幅度暴涨,鸡蛋也上涨,虽说是受猪瘟影响,但如果现在玉米价格翻倍的话,恐怕肉蛋价格也得翻倍,国家是不会放手不管的。还有就是今年我们家刚刚卖了玉米。就在这个时候玉米的价钱最高才达到了九毛多一点。所以哪怕玉米突破亿元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要想达到一块五的价格是不太可能的。这也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梅姐的乡村生活


从这些年粮食价格上来看,我感觉你的想法有点痴心妄想!呵呵!关于玉米收购价格,我们不妨看看最近的,例如3月15日河北邯郸某地收购价为0.91元~0.92元/斤,水分14~15%,几乎没有霉变,这个卖价比我们家3月初0.93元/斤卖价还低一些,另据了解,当地近期卖粮量大幅增加,农户余粮已不足四成,而贸易商也不敢盲目囤粮,潮粮随收随走,而干粮则适当做库存!而至于3月15日前后东北玉米价格也不高,例如黑龙江齐齐哈尔某用粮企业的收购价为0.86元/斤,水分要求14%以内,并且无杂质、无霉变和不能存在“不完善粒”,而当地玉米水分仍偏高,水分30%时只能卖到0.67元/斤左右。总得来说,各地玉米价格实际上要比题主说到1.5元/斤相差甚远,根本不现实的!下面结合所了解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玉米需求增长乏力,各产区间差价缩小。据了解,2019年我国玉米需求量出现近年来首次下滑,而去年全国玉米价格多处在0.875元~0.975元/斤的区间波动,与2018年玉米价格波动幅度差不多,而今年因特殊年份波及,使得养殖业损失惨重,可能今年玉米需求量也不会明显好转,因而从这个层面来看,今年玉米价格也可能多处于每斤1元以下,离题主说的1.5元时代相隔久远!

另外,我国玉米产区高达11个,其中东北和华北是主要玉米产区,现在因产销空间不协调影响,使得玉米价格上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例如山东某地玉米价格一天内多次下调价格,而东北玉米虽然处于上涨,但近期因运输不畅,入关无门,使得产区之间联系很少,未来或将继续缩小产区间的玉米差价,一旦如此,东北玉米也会因失去价格优势而不得不再迎来下跌态势!

二、今年仍面临去库存压力,玉米涨价空间有限。虽说经过前两年玉米去库存,现在临储玉米库存量只剩5000多万吨,但我国粮食库存量仍居高不下,尤其是临储稻谷库存量1.1亿吨以上,临储小麦也接近1亿吨,而且稻谷总产量仍高于国内需求量,造成年年剩余,因而今年临储稻谷和小麦仍面临去库存压力,可能会将多年之前的陈水稻、陈小麦以便宜价格卖给饲料厂,进而挤占部分玉米饲料市场,所以说,从这层面上,玉米价格上也不要太盲目乐观!



三、国内玉米供应量仍偏大,进口玉米也有冲击压力。由于我国玉米等粮食作物部分实现了市场供需调节,使得一些贸易商有屯粮惜售情况,尤其是东北玉米一年一季,产量大,屯粮贸易商可能多一些,再加上临储玉米库存和用粮企业库存、农户余粮等补充,使得我国目前玉米供应压力仍较大,而目前因特殊时期,复工率低,使得玉米需求恢复漫长,造成玉米市场仍处于供过于求局面,再加上进口玉米、高粱等农产品冲击压力,我国玉米价格仍处于坚挺阶段!

要知道,最近全球油价走低,可能利于进口玉米降低成本,使得进口玉米价格优势突显,而国内如果油价下调,一旦运输通畅,也会造成东北玉米冲击华北等需求市场,自然也不利于玉米价格上涨!所以说,理性看待目前玉米价格涨跌,不要有过高期盼,以免盲目乐观而摔得更痛!(以上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玉米1.5元/斤?不太现实吧。作为主要用作化工和饲料用途的大田作物来说,很难涨到这么高的价格。而且,一旦玉米的价格真的接近1.5元/斤,国外的廉价玉米就会迅速占领国内的市场,玉米又会走黄豆的老路。

1、玉米的用途。玉米的主要用途就是化工生产和饲料用。化工生产分为生产生物乙醇以及生产淀粉等用途。而饲料用呢?就比较好理解了,加工、碾磨,添加一些其他的养分作为饲料用。可以说,上述的几种玉米的用途都是刚需,乙醇是乙醇汽油的添加物质,淀粉的用途也比较多样化,饲料更是消耗量较大的玉米制品。所以,对于玉米来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我们的正常生活。对于这类关乎民生的大宗农产品来说,宏观调控才是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市场需求的影响还是小一些。

2、玉米的种植面积。玉米的种植范围还是比较广的,东北、山东、河北、西北以及南方地区都有玉米种植。从2010年开始,国内的玉米种植面积从4.5亿亩,逐渐的上升到2015年6.6亿亩的高峰。从2016年开始种植面积又逐渐的回落,但是即便如此2019年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仍然达到了6.18亿亩左右。按亩产1100斤计算?我国的玉米产量能有多少?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化工生产以及畜牧养殖业对玉米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我国进口的玉米数量都不多的原因,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在供应基本可以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大幅涨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3、国外廉价玉米的威胁。我们现在仍然能看到国内大豆的惨况。如果没有高额的种植补贴,我国的黄豆种植可能就萎缩到极点了。就是因为进口廉价大豆的大举倾销才造成这个惨剧。如果玉米真的涨到1.5元/斤的高位,不用想,西方的廉价玉米又会坐上轮船远渡重洋再次对国内进行倾销、打压国内的玉米价格。如果真这样的话,国内的玉米产业可能又会走黄豆产业的悲剧。

4、玉米涨价对民生的影响。之前说过,玉米的价格在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玉米生产乙醇,直接影响到乙醇汽油的价格;玉米价格的上涨,也会造成淀粉源头的生产企业的成本和产品的价格提升;还有就是畜牧养殖业,饲料成本的大幅增加也会造成畜牧产品的价格大幅提升。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近几年玉米的价格始终在0.7-1元/斤左右的价格,如果真的涨到1.5元/斤,必然会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增加我们的生活成本。

所以,玉米价格涨到1.5元/斤的高位,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从宏观调控、世界整体的玉米产业来讲,涨到1.5元/斤的高位基本不可能。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得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这几天在我们这里,村民农田开始忙碌起来,小麦正值浇水、上化肥的季节,除了农忙之外,也有很多村民开始把去年秋天的玉米,开始进行脱粒。哪些脱粒加工点的生意好的一塌糊涂,需要排队前去脱粒,这也是因为交通开始通畅,加上玉米收购开始逐渐恢复正常,很多村民会将玉米出售。在我们这里玉米脱粒是不收费的,不要钱。机器白让你使,但你要把玉米芯给人家留到哪里,玉米芯其实也是钱,这些玉米脱粒加工点,每年依靠出售玉米芯,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随着粮食收购恢复正常,玉米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在棒奔霸这里的河北南端,去年秋季收获的,已经干透了的玉米,一斤收购价在0.93,别说一斤涨至到1块5,目前来看玉米的形势,能够涨到1块钱都很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玉米价格持续下滑,很难接近到过去的水平了呢?其中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玉米深加工出现饱和:过去有段时间,玉米的价格甚至高于小麦,这样的情况还连续出现过好几次,一斤玉米能够卖到一块三四,种植玉米算起来还是比较赚钱的。这也得益于过去很多产业对于玉米的依赖性过多、过大。玉米的价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价格都比较坚挺,随着这些企业对于玉米的需求量变少。加上大量的进口玉米靠岸,玉米的价格在这两年,都不很令人满意。这跟供销需求有直接关系。也是饱和之后市场缺口变小出现的必然现象。

养殖业需求变化:养殖业过去对于玉米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大的,但随着近期的发生的实际情况,养殖业也呈现低迷状态,饲料的使用量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而且玉米的代替品类有很多,这些代替品的价格相比较玉米,成本会降低不少,这些都是造成玉米价格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形势的好转,玉米的需求量也会慢慢的增加,但价格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玉米一斤涨至到一块五,几乎没有机会出现。

影响到玉米价格的还包括临储拍卖,国储玉米已经连续进行了5个年头,这5年以来的玉米价格,普遍都不是很高,这也是对于玉米价格抑制的一种手段。从而能够起到稳定、降低玉米价格的作用。玉米的走势目前来说还处于良好,只不过价格就很难令人满意,对于这样的玉米价格,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还将会在持续一段时间,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难度是相当大的,也很难出现,你那里的玉米收购价多少钱了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棒奔霸


玉米到1.5元时代,是不是越来越近了?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有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但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行情表现强势,叠加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偏弱,二者之间的价差不断缩小,其中锦州港主流收购价与山东的临清德能金玉米挂牌价已经基本持平(在1850元/吨左右);同时,市场最近仍在流传一些有利于玉米价格上涨的消息,比如继续对深加工企业给与收购加工补贴、提高临储玉米拍卖底价等,一时间玉米价格上涨的新动能似乎正在形成。但以粮小咖看来,后期玉米价格上涨的动力并不足、上涨空间并不大,从当前最高价才1.0元/斤的水平涨到1.5元从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更是可能性不大。

一、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整个消费层面下降的比较厉害,春节期间的消费旺季更是没有体现出来,对玉米来说,影响的深加工、饲料养殖等加工环节的产品明显走货不畅;虽然说近期复工复产在增加,需求也有所回升,但要回到原有的水平,估计需要时间。

二、同时,非洲猪瘟疫情还在,近期有的地方又发现了输入型的情况,再加上禽流感疫情,对养殖行业的影响依然比较大,有专家认为今年饲料养殖的消费玉米量可能与上年度差不了多少,有效的增长不会太大。

三、深加工的开工率总体偏低,产品库存水平也比较高,这也是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近期来玉米价格表现偏弱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玉米价差的缩小,在一段时间内也会影响东北高成本玉米的需求。

四、国内替代性的品种供应,也会抑制玉米的价格走势。一方面,临储玉米拍卖今年还会继续,毕竟2015年产的玉米存放到现在已经5个年头了,至于加价不加价拍卖,还要看后期市场价格走势情况;另一方面,国家手中还有大量的超期储存稻谷,前期有消息说要定向给中粮、国投600万吨的水稻用于深加工酒精,后期可能还会增加相应的稻谷拍卖。

五、进口的预期仍将长期存在,无论是贸易谈判下的美国玉米、高粱、DDGS等的进口,还是大麦等替代品种,随时可能进入国内市场,补充供需缺口。

综上所述,最近市场炒作下,玉米价格特别是东北地区的玉米市场表现强势,但大浪过去一片尘沙,除了需求带动下的上涨才是真正的行情,其他因素都不太靠谱。但今年的需求来看,后期饲料养殖、深加工预计都将会回暖反弹,但力度可能有限、进程也会较为缓慢,难以支撑玉米价格上涨到1.5元/斤的水平。


粮小咖


这几天玉米价格略有上涨,这是自今年春节后,玉米价格首次迎来小规模涨幅。目前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已经上涨到1850元/吨,几乎和山东玉米收购价相持平,随着玉米深加工企业不断复工,对玉米的需求量有所增加,玉米价格还有可能会继续上涨。那么按照玉米近期的涨幅情况来看,玉米到1.5元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呢?

虽然目前全国各地的玉米价格都迎来小涨幅,但是农户出售玉米的价格却不高。前几天有玉米收购商贩来村子里收购玉米,每斤只有9毛3,和前段时间相比的确有所上涨,但是和往年此时期的玉米价格相比,依然还很低迷,再加上以下几个原因,玉米到1.5元时代的可能性几乎为0。

原因一,玉米消费量减少。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春节假期不断延长,虽然从2月10日开始,已经允许企业陆续复工,但是复工的企业并不是很多,尤其是玉米深加工企业。从2月10日复工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的时间,即便是在这段期间企业陆续复工,但是尚未复工的企业还有很多。对于玉米深加工企业来说,每年的春节过后便是玉米销售的高峰期,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玉米销售高峰期直到现在还没有到来,玉米深加工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走货量也很低,所以虽然玉米深加工企业陆续复工,实际上对玉米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所以虽然现在玉米价格略有上涨,但是涨幅却很低。

原因二,养猪行业依然低迷。去年养猪行业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导致养猪行业一直处于低迷期,虽然从去年下半年猪肉价格飞速上涨,但是由于非洲猪瘟依然存在,养殖户复养的信心并不大,再加上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导致很多养殖户手中的出栏猪不能及时出栏,养殖户更不敢盲目扩大养殖量。由于玉米是猪饲料的主要原材料,养猪行业低迷,势必会影响到玉米的价格。

原因三,国储玉米影响。今年临储玉米会依然继续拍卖,每年临储玉米拍卖都会影响到玉米价格,今年也是如此,国储玉米为2015年收购的玉米,到现在已经有5个年头,由于玉米储存时间太长,所以今年国储玉米拍卖时,价格并不会太高,从而抑制玉米价格上涨。

以上便是导致玉米价格并不会到1.5元时代的原因,你觉得未来玉米价格的走势会是如何呢?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