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辛亥革命史,竟然有这些日本人的身影

轰轰烈烈的1911年,彻底推翻了苟延残喘的清王朝。鼓破万人锤,墙倒众人推,压倒满清的最后一支稻草终究还是降临了。革命志士一次次用淋淋鲜血,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曙光。从最早的革命党陆皓东,到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到镇南关起义、武昌起义。撬开朝廷铜锈紧锁的大门,从此迎来中国近代独有的社会形态。

一部辛亥革命史,竟然有这些日本人的身影

东方的神秘力量

析数中国的辛亥革命,出力最多的外国,不是老番英国、红毛沙俄,也不是花旗美利坚、财阀法兰西,更不是铁流普鲁士、狡黠意大利,而是被国人嗤之以鼻的“矮屐”小日本。中国大陆闹革命,岛国浪人们却从不袖手旁观,他们用特有的执著与坚韧,远赴心中的圣地——支那中国。也许我们从未关注过这些陌生的日本名字,但他们不应被历史沉寂,也不能遗忘某些真正“毁家紓难”的仁人志士。

一部辛亥革命史,竟然有这些日本人的身影

读国父孙文传记,通常会提到一个叫宫崎寅藏的人,毫无疑问,国籍日本。当年孙文流亡英国被捕,出狱后自传《伦敦蒙难记》,经这位仁兄翻译成日文版《幽囚记》出版,一时间洛阳纸贵。孙先生也名声大燥,让留学生们顶礼膜拜、高山仰止。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宫崎慕名拜访,孙文只是睡衣懵侬的接待,但这丝毫未影响到伟人的气场。

一部辛亥革命史,竟然有这些日本人的身影

一开口,宫崎便深深折服,恨不得五体投地。他暗暗告诉自己,眼前正是“明君一枚”,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本以为宫崎也像大多数岛国人民一样,温文侏儒,却不想生就一副武士凶悍样,高大威武、满面虬髯,胡子长得快盖住脸了。浪人出生的他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痛快则畅饮三百杯,不爽则破口大骂。也正因为如此,他交际极广,两边通吃。所以,每次孙、黄、章、宋同盟会内讧,宫崎兄便把酒言欢,各自通融。1912年的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老宫崎泪流满面,一个人蹲在角落痛哭。别人以为他是感怀不易,老人家只说了一句,“恨我不是中国人”。这是何等的胸襟。

黑社会的梦想

无独有偶,日后成为日本首相的犬养毅,当时还是孙大炮的革命密友。犬养先生经宫崎介绍,与孙中山一行会面后,从此加入“中国革命队伍”中,发挥光和热。另一位同样出名的,是“日本法西斯思想的鼻祖”——北一辉,当年他是革命党人宋教仁的秘书兼战友。事业上慷慨解囊帮助,生活中无微不至照顾,北一辉和宋教仁的主张相近,反对孙黄等人西方式的革命,主张走中国特色的“长江暴动”。宋案发生后,北一辉四处奔走,要为老朋友报仇雪恨。只是同盟会内部贼喊捉贼,硬是把刺杀案主谋的屎盆子扣在袁项城的冤大头上,中国的内斗北一先生怕是看不懂。

一部辛亥革命史,竟然有这些日本人的身影

另外两位“日本战友”就比较臭名昭著了,一个头山满,另一个川岛浪速。前者是陈真剧中“黑龙会”的创始人,后者是培养一代“间谍之花”川岛芳子的老坏蛋。他们也都参与近代中国的争夺中,在某些特定场合中,甚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有了头山满的加盟,孙文才会在异国东京黑白通吃,数次躲过清朝的追捕。

一部辛亥革命史,竟然有这些日本人的身影

川岛则一辈子都在幻想着“满清复辟,中国大乱”,结果骗取了中国一个亲王的格格——后来的义女“川岛芳子”,只是他培养出的实在是比自己更疯狂的女浪人。川岛芳子曾策划溥仪出山,制造上海事变,建立伪满军政等事件中出力甚多。自身性取向也有了问题,遇难则女,遇女更男。从义父十七岁将其奸污那天起,川岛芳子就继承并发扬了乃父所有的恶魔细胞。在好色男人的吹捧下,大家只知道川岛妹子,却忘了“教父级别”的川岛浪速。本以为川岛浪速也是像土肥原一样的肥头大耳,却不想长得猥琐枭小,正对其龌龊的心灵。

一部辛亥革命史,竟然有这些日本人的身影

结语

也许浪人们遵循的依然是“尊王攘夷”,在他们心中,中国才是亚洲革命的中心,只有中国才能抗拒白人入侵。明治维新来的太快,还没“玩过瘾”,社会变换就已经过渡完毕,这不是有志浪人渴求的生活,更广阔的天地值得奋斗。在宗主国——中国,“无限革命论”方能激起人们的热血。且不论这些日本人用心如何,在讲述中国的革命故事时,他们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