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为何能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的共同文化信仰?

铜鼓,是起源于云南的一种古老乐器,被誉为“青铜文明的最后一块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仍在民间使用的最大的青铜乐器,广泛用于娱乐、婚嫁、丧葬、祭祀、节日活动中。

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瑶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中,铜鼓仍然广为流行。而在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有铜鼓均出土过这种乐器,其中有些民族至今还在使用铜鼓。那么,小小的铜鼓,为何能具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能在东南亚国家中广为流传呢?

铜鼓,为何能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的共同文化信仰?

1974年在广西藤县出土的汉代铜鼓

一、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有利于铜鼓文化的传播

铜鼓上,最精美的地方在于上面的纹饰。常见的铜鼓的装饰花纹,文物上的纹饰,能够十分生动地体现民族的生活环境与民族特征。中国和中南半岛等地出土的古代铜鼓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船纹。

比如广西广南县南乡阿章寨出土的铜鼓,上面的纹饰为四只木船,每条船上都载有乘客,船尾有旗饰之物,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铜鼓上,有头戴羽冠的人划船的图饰。在马来西亚出土的铜鼓上,也有类似的船纹,并且有的船上装饰着苍鹭、 鹦鹉、 蛇等图案,与中国的铜鼓图腾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铜鼓,为何能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的共同文化信仰?

羽人船纹的铜鼓

为什么东南亚和中国的铜鼓上都有与船有关的纹饰呢?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地理与自然条件对社会变化起着决定作用。在以水运为主的古代,水上交通直接决定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关系。中国和东南亚一衣带水,元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如同四条奔腾的巨龙,将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联系起来。很可能在远古时期,这些地区之间就开始了贸易往来。可以想见,当初中国的先民们乘着一条条船顺江而下,伴着美妙的铜鼓声,走向了中南半岛的山山水水。

铜鼓,为何能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的共同文化信仰?

二、共同的根基:百越文化

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它从长江下游一直覆盖到两广和云贵,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众多越族支系。其中,西瓯曾在秦军攻打百越之战中进行过顽强抵抗,在战败后,西瓯人不断地向西和南进行迁移,来到了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地。留在原居住地之西瓯人的后裔除了汉族,还有壮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傣族等。骆越支系则主要在越南的红河三角洲一带。

在不断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西瓯、骆越等支系演变为一些少数民族,一部分在现在中国境内,另一部分在东南亚或者南亚地区。

壮族与壮侗语族的布依、傣、侗、仫佬、毛南、水、黎等七个民族,与越南的岱、侬、泰、卢、布依、热依等族,老挝的老龙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都有亲缘关系。比如泰国的泰族,大约在秦汉以前,他们还是与壮族还生活在一起,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分化为不同的民族。

因此,这些民族共同的根都在百越,只是因为历史的变迁才被分开。这样,基于共同的百越文化之根,东南亚的诸多民族表现出相同的文化特征。其中,铜鼓文化是最要的一部分,体现在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在先秦时期的百越和汉代以后的僚人部落群体。

在迁徙过程中,人们也将原始宗教信仰带到异乡,其中灵魂不灭与即使鬼神的观念,在铜鼓文化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并传遍了整个东南亚地区。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铜鼓在东南亚地区常作为重器、宝物给死者随葬。居住河边的僚人,他们击铜鼓的来祭祀鬼神。晋代裴渊《广州记》中说:“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

铜鼓,为何能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的共同文化信仰?

三、共同的命脉:稻作文化

我国南方地区与东南亚诸国,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地属亚热带或热带,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十分适合种植水稻这种农作物。广西、广东等古越人居住的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含“麓”、“稻作”等发音或意思的地名,而这些词汇正是古越语对“水田”等的称呼。东南亚大多数国家至今仍是世界稻米的主产地,也保留有不少与“稻作”有关的地名。壮族民间在收藏铜鼓时,常用将鼓例置盛满稻谷的习俗,人们认为此举为“养鼓”以防稻谷飞跑。

农业,在古人看来是最重要的事情。鼓在古代祭祀活动中,是一件常用的道具,用来祈求丰收。《周礼·钥章》中说:“凡国祈年于田祖,则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人们向田祖祈求丰年,就吹奏豳雅,敲击土鼓,以使田畯快乐。中国古人有薅田打鼓的习俗,用鼓声把农民聚集起来,让繁重的体力劳动在轻阵阵鼓声中变得轻松一些。

铜鼓,这种乐器也常常被人们用来祭祀祖先、祈求稻谷丰收。因此,稻作文化是铜鼓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

铜鼓上富有各种各样的图像和纹饰,其中最常见的动物是青蛙和飞鸟。铜鼓上的青蛙装饰与稻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壮语中,青蛙又称为蚂拐,人们传说青蛙是雷公的使者,不仅能预报天气,还能消除虫害,保证稻作的丰收。

铜鼓,为何能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的共同文化信仰?

有青蛙装饰的铜鼓

铜鼓上另一种重要纹饰是飞鸟,它与稻作文化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壮族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有关于始祖布洛陀派出鸟等动物去为人类找谷种的内容,在鸟类的努力下,才使得人类进入了农耕时代。而在黎族的神话传说中,鸟儿由于具备寻找谷物的能力,能够将黎族的先祖抚养成人。

因此,鸟崇拜与铜鼓文化密不可分,铜鼓上常有以鹭鸟为代表的鸟纹饰。在云南开化出土的铜鼓中,纹饰有船形屋顶上有一只大鸟,广西西林出土的铜鼓有数十个羽人,另一 端有两只站立的鸟。在东南亚地区的铜鼓上,也有着鸟的或是划船羽人纹饰图像,并且与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些铜鼓图像非常相似。可见,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地区的铜鼓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

铜鼓,为何能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的共同文化信仰?

有飞鸟图像的铜鼓

四、铜鼓文化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我国历代诗人,对铜鼓载歌载舞的情景有许多精彩的描绘。缅甸的骠国使团来到长安时,白居易曾作《骠国乐》说:“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千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曼斗薮龙蛇动。”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当时骠国使用铜鼓伴舞的场面。

喜庆或节日交往走访时,人们常常击鼓迎客,飨客留饮。广西的白裤瑶打铜鼓,每一面铜鼓,由一个人敲击鼓面,另一人负责拿木桶往鼓腔里来回接送鼓音,同时还有一人击打皮鼓,打皮鼓的人模仿猴子的动作,充满展示了少数民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铜鼓由于其声响的迷人效果,又能吸引群众参与,因此,这种文化对对人们有着特殊吸引力,十分容易传播开来。

铜鼓,为何能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的共同文化信仰?

壮族铜鼓舞

结语

古代铜鼓文化起源于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传向了东南亚地区,成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各族人民共同的宝贵历史文化信仰。中国与东南亚的铜鼓文化之所以保持着共同的特征,除了共同的根基百越文化之外,还有一衣带水的地理环境,相同的稻作文化。当然,也离不开铜鼓文化的强烈感染力。因此,铜鼓文化不愧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