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日漸盛行的“大少爺”,為啥不愁吃穿,究竟是啥原因造成的?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大少爺”也越來越多,即不出去打工,也不在家幹活,但是就是不缺錢。這樣的情況有以下原因。

農村日漸盛行的“大少爺”,為啥不愁吃穿,究竟是啥原因造成的?

兒子是家裡的獨苗。農民一般都是獨生子女,一般的家裡生了一個男孩後不再要二胎了。或者第一胎生了個女孩後,再生的是男孩。

農民普遍都有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雖說解放後農民的舊觀念有所改變,但骨子裡改還有陳舊的落後意識。把兒子看的很重。所以就兒子當做重要保護對象。不讓兒子幹活,怕他累著。不讓兒子出去打工,怕他在外面受委屈。他要什麼就給什麼,不讓他有一點委屈和不開心。

農村日漸盛行的“大少爺”,為啥不愁吃穿,究竟是啥原因造成的?

造成這種現象的另一原因就是農民現在富裕了。現在的農民有的成了暴發戶,很有錢。他們覺得自己家裡不需兒子去掙錢了,讓他好好享受生活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給孩子最大的財富是讓他有獨立生存的本領,不是留下多少錢。錢再多,總會有用完的那一天,再說,現的的社會發展千變萬化,你自以為夠用的那些錢忽然有一天貶值了,那你怎麼辦?

農村日漸盛行的“大少爺”,為啥不愁吃穿,究竟是啥原因造成的?

我記得在網上看到一則真實的故事,說的是中國第一懶人在家裡被活活餓死。他的父母從小就不讓他幹活,要啥給啥。快10歲的時候都不讓他自己走路,用蘿筐挑著他。後來父母都生病去世了。剩下他一個人了,可二十多歲的他什麼也不會做。他自己呆在家裡,不做飯不幹活,就在屋裡待著。有好心的鄰居給他送來飯,他就吃。鄰居給他送來東西讓他自己做飯。他把東西放壞了也不做飯吃。沒飯就餓著。天冷了就拆床板橋燒,大小便也不出去,在屋裡挖了一個坑,就這樣,他終於有一天,餓死了。

農村日漸盛行的“大少爺”,為啥不愁吃穿,究竟是啥原因造成的?

是他的父母害死了他,慣子如殺子。不教會孩子自己去勞動創造,那是害他。讓兒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兒子就變成了“廢人”。人是有惰性的,慢慢的他們就沒有了進取的心,厭倦勞動,好吃懶做,更不懂的感恩,認為父母給他們錢就是天經地義的,父母就該養他們。這樣的人將來能走入社會立足嗎?做為父母,能陪兒子一輩子嗎?

這是我的一點感悟,如有不同,請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