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下的青岛“四新”经济|紧急转产,恒尼智造依然弈出“先手棋”

战“疫”下的青岛“四新”经济|紧急转产,恒尼智造依然弈出“先手棋”

青岛日报2020年3月18日2版

紧急转产,依然弈出“先手棋”

恒尼智造顺势完成新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线上布局提速

即便是“临危”转产,恒尼智造(青岛)科技有限公司也并没有只埋头于生产,仅仅满足于逐渐提升的口罩日产量。2月12日开工转产口罩以来,1个月时间,恒尼已将口罩进化至第三代——立体时尚造型针织口罩,外层针织布,内层为自主开发的添加海藻纤维的无纺布,中间为由四层构成的KN95可更换滤芯。待专业机构检测完成,产品就可投放市场。

“这不仅将作为疫情期间的防疫产品销售,还是我们未来的新品类。”公司总经理、合伙人吴佳说。

战“疫”转产彰显企业社会担当,但同时考验企业经营智慧。既满足社会对防疫物资的需求,企业又借此实现自我发展,这样的双赢结果是大家都乐于见到的。恒尼充分利用转产带来的窗口期,在新上产品线、拓展线上营销等方面下出“先手棋”,为应对尚不明朗的市场,储备尽可能多的“弹药”。

口罩新品研发提前、再提前

如果没有疫情,恒尼并没有明确打算在今年新增口罩产品线,更没有打算仅用不到1个月时间就开发出这款第三代产品。

按照往年惯例,春节假期一过,恒尼就会邀请全国各地经销商来青岛参加上半年订货会。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导致订货会取消,企业复工复产时间也不得不一次次推迟。当接到相关部门通知可以转产口罩时,恒尼上下十分激动。一方面作为土生土长的企业,可以为青岛疫情防控出一分力;另一方面,这意味着企业可以运转起来了,职工生活、企业经营等压力将得到缓解。

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企业迅速召回员工筹备转产口罩和隔离衣。依托“非典”时转产的经验以及熟练的一线职工,恒尼迅速将口罩产能提升至日产5万只左右,助力缓解青岛市民口罩短缺。与此同时,恒尼迅速将新上口罩产品线提上日程。

“口罩是我们储备中的产品线,但一直没有具体时间表。”吴佳说。恒尼定位中高端针织内衣市场,主打自主品牌内销,近几年业绩持续增长。口罩作为补充型品类,完成初步设计、打样后就被储备下来。

疫情将改变人们生活习惯,戴口罩就是其中之一。业内普遍认为,不论防菌防霾还是时尚装饰,中国人对日常戴口罩的接受度会进一步提高。在对经销商进行小范围调研后,这一趋势也被确认。

产品线被提前,整个链条必须跟上。新的产品研发也被启动,要在防护功能基础上,兼顾时尚、舒适、健康,打出自己的特色。外层采用立体设计,中间层为四层可替换滤芯,内层则为创新关键——恒尼利用在海藻纤维上的技术优势,改良无纺布。“用添加了海藻纤维的无纺布作内层,可以改善长时间戴口罩带来的皮肤不适。”吴佳说。

为了让新产品能更早投放市场,技术人员连续20多天不间断调“配方”、打样、测试。只有找到最合适的海藻纤维添加比例,才能令口罩内层轻薄的同时,水洗后不破烂、不起毛。

线上运营再向前一步

如果没有疫情,吴佳和公司相关团队可能刚刚忙完上半年订货会,开始马不停蹄准备订单生产,而不是每天忙着研究线上运营之道、分析李佳琦们的成功“秘钥”。

疫情对线下商业带来的影响有目共睹,开拓线上市场对企业来说已从选答题变为必答题。即使是触“网”已久的企业,也面临新挑战。恒尼就是其中之一。

“线上社群、自媒体运营等我们一直在做,实现中高端客群精准导流。”吴佳说。不仅如此,在生产制造端,恒尼在内衣行业首个引入C2M个性化定制模式,消费者通过APP下单定制,产品24小时生产入库配送。

在以生产制造起家的企业中,敢想、敢做的恒尼毫无疑问已走在前列,线上销售份额稳步提升。但疫情的到来不仅倒逼企业加快节奏,也令企业再一次审视和思考线上经济的价值。这家一直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的青岛针织服装企业,重新理顺思路,并第一时间落地行动,厘定全新线上运营方案。

转产期间,恒尼与抖音传播正能量相关项目合作,试水口罩生产“云监工”直播,粉丝数从200多人狂飙至1.3万人。恒尼迅速将直播推广纳入今年线上运营重点之一,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也正在敲定。

吴佳和整个管理团队也迅速调整思路,进入新语境。“我们的无菌车间特别适合直播这种形式,消费者看到产品在无菌环境中包装,大大增加产品好感;我们还会不计成本推出若干惊爆价引流套装……”说起今年的线上运营打算,吴佳侃侃而谈。

可以期待,线上布局的提速将把企业带入自主品牌打造的新天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孙 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