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力促疫情执行“化学反应”海安法院用“三招”接地气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法院执行工作提出新挑战、新要求。为维护疫情期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执行工作“不停摆”,江苏省海安市人民法院及时更新执行思维,开辟线上执行模式、审慎适用强制措施、挖掘网拍新技术,促进疫情执行的“化学反应”,为疫情期间执行工作输入新活力,为防疫抗疫注入力量源泉。

“云端”执行 解决涉民生案件

“我的款已经到账了,谢谢杨法官。”2月21日,杨朋涛法官的手机微信叮叮当当一直在响,接到的都是申请人发来的执行款到账确认和感谢语。

2019年,张某等21人与某商贸公司因经济补偿金纠纷申请海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该商贸公司支付张某等21人经济补偿合计25万余元。由于商贸公司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张某等21人遂向海安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杨朋涛接手该案后,积极利用网络查控措施,依法对被执行企业账户进行查询、冻结。2月10日,杨朋涛法官在查控系统上发现被执行企业有款项入账,立即通过网络扣划执行款25万余元。

申请人得知补偿金已经执行到位后,欣喜万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杨朋涛法官决定在线上集中发放执行案款。他将21名申请人拉入微信群,通过微信逐一核实身份信息和出账所需银行账号。在核实无误后,在系统中填写金额、当事人账户信息,自动发放执行案款。申请人中有部分是来海务工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通过线上发放案款,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顺利领取案款。截止目前,所有申请人的款项均已到账。

疫情防控不松懈,执行工作不停歇。海安法院执行局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加大信息化执行力度,以线上执行为重点,通过网络查控、微信调解、支云庭审系统谈话、线上发放案款等云端执行新模式,保障了特殊时期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从2月3日至今,海安法院执行局累计通过互联网手段办理案件222件;这段期间共执结案件312件,执行到位金额7955.58万元。

“活封活扣” 助力企业发展

2019年底,某建设工程公司因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将制冷设备公司诉至海安法院,并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依法对制冷设备公司名下账户进行查封。

2020年2月12日,海安法院查控中心接到制冷设备公司的电话,得知所封账户是该公司为工人发放工资的账户,工人将复工,需要把之前的工资结算一下,迫切的语气让执行干警心头一紧。他立即向审理法官核实情况,将制冷设备公司的意愿传达清楚。

在审理法官与制冷设备公司负责人沟通,该公司提供足额担保后,执行干警第一时间依法解除对该公司基本户的冻结。

“工人能够及时拿到工资,为我们后续复工复产提供了保障,这多亏了法院工作人员为我们的事奔走。”制冷设备公司主任事后表示。

疫情发生以来,海安法院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缓解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慎重采取保全措施,审慎冻结企业的银行基本账户,原则上不冻结用于恢复生产、发放工资的资金。对企业生产设备、半成品、成品等一般采取“活封”方式,允许企业使用、销售,对销售所得价款予以保全。灵活适用执行措施,对因疫情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但恢复有望的被执行企业,活封活扣。被执行企业为恢复生产经营申请临时解除或者变更执行措施、恢复信用等,在双方当事人充分协商、综合评估利益风险的基础上,依法支持其申请。多项措施并举,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司法活力。

据悉,截止目前,该院“活封活扣”保全案件5件,给企业释放流动资金一千多万元。

网拍“新招” 强化资产处置力度

10:19:51(92次延时) 农商行20万股金成交!

10:24:33(36次延时)永安北路店铺成交!

10:45:43(92次延时)海光小区别墅成交!

……

一周之内,淘宝网江苏省海安市人民法院司法网络平台不断传来好消息,7件拍品全部成交,单品最高溢价率54%,成交额达1900多万元。

当然拍品成交并不是终结,执行干警还需确保拍品顺利交付。

“刘法官,我们保证一定会在规定期限内将厂房腾空的,谢谢你们的从中协调,给了我们处理的时间。”收到自己可以不必立即搬离的消息,张某忐忑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张某从外地来海安办厂,租用了某公司的厂房,但该厂房系某公司向银行提供的抵押房产,由于该公司无力偿还借款,厂房将被拍卖。疫情期间,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新办公地点着实不易,张某向承办法官刘兴海说明了自己的难处。

刘法官核实情况后,再次与申请人联系。考虑到疫情的特殊情况,希望能从大局出发,协调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案。电话、微信、语音,不能“面对面”,刘法官便在线上搭起“连心桥”,通过与申请人、被执行人、张某的多次沟通,反复确认,最终给张某留下一个缓冲时间。

2020年2月11日,海安法院在淘宝网对某公司涉案财产进行司法拍卖,买受人叶某以最高价竞买成功。厂房得以过户,张某也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有序搬离。

为降低疫情给司法网拍带来的影响,执行干警对所有拍卖标的物的抵押情况、瑕疵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将可能发生矛盾纠纷化解的拍卖之前,确保成交后拍品的顺利交付。

同时该院积极应用网络技术,最大程度优化网络司法拍卖工作。与网拍辅助机构合作,通过文字介绍、实务拍摄、制作视频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向竞买者介绍拍卖财产详情。近日,该院正积极引进VR技术,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针对有拍摄条件的标的物,借助VR技术,使竞买者身临其境,全程“零接触”,满足竞买者足不出户、居家看样的需求。

疫情期间,海安法院执行局资产处置组完成前期资产调查并上网公开拍卖29件次拍品,成交12件,成交金额近6242万元,成交的拍品全部成功交付。(江苏省海安市人民法院: 杨倩靓 花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