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李白和鮑照都寫了《行路難》,但是其精彩程度各不相同

鮑照,南朝宋著名詩人;李白,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兩人都以“行路難”為音調,創作了系列詩歌。鮑照題名《擬行路難》,一共作18首詩;李白題名《行路難》,一共作3首詩。

鮑照的《擬行路難(其四)》和李白的《行路難(其一)》兩首詩,都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課文。這兩首詩往往被人們拿來不斷地進行比較,試圖更深入的理解其內涵,挖掘其意義。

那麼,這兩首詩究竟有何相似?有何不同?今天,我來帶領學生們一探究竟。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鮑照的《擬行路難》組詩,包括一共18首詩

一、兩首“行路難”,其結構、手法頗為相似

很多人將兩首詩進行對比賞析,往往都是從“思想內容”和“語言風格”方面入手的;但是,根據我們的深入閱讀解剖,發現這兩首詩在結構和手法上有著很大的相似性。

1.兩首詩都用了“以物起興、以理結情”的結構模式。

所謂“以物起興”,就是在詩歌開頭,作者不直接表達思想,抒發情感,而是先言“彼物”,而後引出“此情”。

鮑詩開篇兩句寫“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往平地上倒水,水就會照著東西南北不同的方向流散”,而後又寫“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人生早有宿命安排,怎麼能夠不斷嘆息哀愁呢?

李詩開篇兩句寫“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金樽倒滿清酒,一杯就要十千錢,玉盤裡擺滿的珍貴菜餚更是價值萬錢;隨後寫“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面前的菜餚即便是價值萬錢又如何呢?一點興致都沒有,只能停止喝酒,放下筷子,最後只能拔出劍來,四處看看,心中還是一片茫然。

鮑詩通過“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兩句詩來表達詩人面對現實“敢怒不敢言”的無奈和痛苦;鮑照在憤怒的情感抒發之後,是面對現實的冷靜。

李詩則通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來表達面對人生失意而仍然保持樂觀和自信的態度;李白在茫然失落的情感抒發之後,是接受現實的理性。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李白的《行路難》一共有3首詩

兩首詩相對比,鮑照以“瀉水”之物,興寫“宿命”之嘆;而李詩以“清酒珍饈”之物,興寫“茫然四顧”之情;而兩首詩的末尾,詩人都是在強烈的情感抒發之後,仍然保持一種面對現實的冷靜和理想,此所謂“以理結情”。

由此,我們可以把兩首詩的結構概括為“物——情——理”的模式,或者為“起興——抒情——明理”的結構模式。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鮑照委婉地抨擊社會:“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2.兩首詩都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①鮑詩“以水喻人”:

在鮑詩當中,“瀉水”有這樣一個特徵,即“四處流淌”,不管東南西北,只要是“地勢低矮”的地方,都有“瀉水”流淌。這就像“人”一樣,走南闖北,四處奔波。不過,這裡的“人”並非指所有人,而是指“排除往高處走的人之外的人”。

實際上,鮑照指的就是那些“在社會生活中處境低賤的人。只有處境低賤的人,才無法流向那些“有高度的山皋”。詩人鮑照通過“瀉水”這樣一種極為常見的事物,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合理現象,“水”的流向,完全不是靠“水”自身的努力和衝刺,而純粹是靠“地勢”決定的,而這個“地勢”就是“門第”。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處於社會中下層的寒士,只能四處奔波

②李詩“以冰川雪山喻艱難險阻”:

李白在他的詩中,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他用“冰川”和“雪山”來比喻人生路途中的艱難險阻。注意,李白在這裡所寫的“冰川”“雪山”絕不是一種簡單的、符號化的形象,而是非常生動具體的,可知可感的詩歌形象。

“冰川”是一種被“塞滿”的狀態,而“雪山”也是一種“全覆蓋”的狀態,兩個意象具體落實到“黃河”“太行”之上,讓讀者能夠發揮想象,體會到冰川之令人驚駭,雪山之令人無奈。一個“塞”字,一個“滿”字,將人生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之程度寫到了極致。

如若兩首詩非要評論“比喻手法的效果”,鮑詩便像一輪水中之明月,須在恍然之後才悟出其中的妙處;而李詩則像一片飄零之落葉,不必過多咀嚼亦尤覺生動可感。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李白極言人生艱難險阻:“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二、不同的生活時代,決定了兩首詩不同的思想境界

鮑照生活在南朝時期,而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兩人雖都極有才華,也都共同遭遇過人生的坎坷,但是,其表現在詩歌裡面的思想意蘊卻是不相同的。

1.鮑詩“認命”,李詩“待時”。

南朝時期,除開社會動盪和頻繁征戰之外,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其森嚴的士族門閥制度。士族門閥制度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特有的歷史現象,其內容是按門第等級區別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不同地位;士族世世代代擁有上流社會的資源和地位,而庶族則世世代代混跡於下流社會。

而鮑照恰恰就屬於“庶族”,無論他有多麼強的能力和多麼高的才華,就是不能被朝廷重用。用今天的話說即“生來就是老百姓的命”,任憑他努力,任憑他奮鬥,終究不過是一根草芥。因此,鮑照在他的詩中痛言“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這兩句詩表面上看似用“命運”來寬慰自己,實際上卻是對“門閥制度”的批判和失望。

想當初,陳勝在大澤鄉對其部屬的人說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英雄的氣概和堅定的鬥志,經過幾世幾輪,已經被磨滅殆盡。鮑照雖才華橫溢,但是卻無力改變現狀,這種“挫敗感”和“沉鬱感”,讓鮑照無計可施,只能悲壯地認命。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鮑照雖才華橫溢,但是卻無力改變現狀

然而李白卻不同,他生活在盛唐時期,這是一個極盡輝煌、極盡自信、極盡豪邁的時代。文人紛紛進入長安求取功名,武將紛紛奔赴邊疆沙場征戰。無論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還是“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都表現出一種極度自信,無畏犧牲的昂揚精神。

李白《行路難(其一)》寫於744年,這一年李白正好因“宮人恨之”“玄宗疏之”而被趕出了長安。想當初,李白得到玄宗賞識、入京拜職之時,那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情壯志,至今猶然在目。

然而,在長安僅一年的時間,李白便嚐到了苦頭,他因為性格太過狂放傲岸而被眾人排擠,最後不得已被“賜金放還”。但是,李白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還在等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機會。面對人生坎坷,李白仍然保持著樂觀自信:總有一天,將會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李白的豪情壯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2.鮑詩“洞穿而不說穿”,李詩“失望而不絕望”。

有人說,鮑照詩歌因為帶著“宿命論”色彩而顯得低沉消極,這種觀點並不客觀。相反,在《擬行路難(其四)》之中,詩人表現出來的格調是“深沉激越”的。

先言“人生亦有命”,對“士族門閥制度”進行含蓄地抨擊;隨後又以“心非木石豈無感”的詩句,來表達自己心中不甘卑微、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眼看就要將蓄勢已久的憤怒噴湧而出之時,詩人卻用詩句“吞聲躑躅不敢言”讓自己的情緒戛然而止。

這種寫法,既可謂“氣脈流慣”,又可謂“蘊藉深厚”。 社會政治的黑暗,門閥制度的殘酷,深深地窒息著人們的靈魂,叫人“敢怒而不敢言”。“竹林七賢”的悲慘命運,“魏晉時期”殘害士人的血淋歷史,還沒有完全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所以,廣大寒微庶族,只能忍氣吞聲,默默承受痛苦。鮑照的詩歌,並非僅是“抒發情緒”而已,而是藉此“引人深思”。這種“啟人思索”的智慧表達,非有深廣的社會閱歷不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鮑照在詩歌表達上的功力,是非常深厚的。

正因為如此,清代著名學者沈德潛才對鮑照無比欽佩,他在評價《擬行路難(其四)》時說:

此詩“妙在不曾說破,讀之自然生愁”。(沈德潛《古詩源》)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鮑照的詩歌,並非僅是“抒發情緒”而已,而是藉此“引人深思”

比起鮑照詩歌“洞穿而不說穿”的特點,李白詩歌則是顯得“失望而不絕望”。本來到長安是追求理想,救濟蒼生的,然而誰曾料到才1年時間,就被皇帝唐玄宗“賜金放還”。這種“失落感”和“挫敗感”,讓李白茫然無措,失望而又苦悶。

突然之間,失去了前進的目標,又找不到去處,這種茫然惆悵的心情也被寫進了詩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不過,李白並未像鮑照那樣把所有的苦、所有的悶都放在心中自己承受,而是將其全部釋放。無論是苦悶的情感,還是茫然的心緒,李白都豪邁地抒發出來。

這既可能和李白的灑脫個性有關,也可能和盛唐的精神風貌有關。他雖然也是“有苦有悶”,但是他從來不“憋苦憋悶”;不但如此,他還時常“忘苦忘悶”,一切煩惱都束縛不住他的豪情壯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是何等的自信和灑脫?!

即便是在人生中遭遇“冰塞川”和“雪滿山”這樣的艱難險阻,都無法磨滅其積極樂觀的情懷。所以,李白的詩歌“失望而不絕望”,側面反映出了盛唐時期昂揚向上的積極精神風貌。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李白的樂觀自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三、“典型意義”分析

由於李白的名氣太大了,導致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鮑照。如果將鮑照的《擬行路難(其四)》和李白的《行路難(其一)對比,可能也會有很多人認為李白的詩歌要寫得更好。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1.鮑詩是“一座繞不過的大山”。

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鮑照這個詩人,但實際上,他卻非常有名。著名文學批評家鍾嶸曾如此評價鮑照:

“其源出於二張,善制形狀寫物之詞,得景陽之諔詭,含茂先之靡嫚。骨節強於謝混,驅邁疾於顏延。總四家而擅美,跨兩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當代。然貴尚巧似,不避危仄,頗傷清雅之調。故言險俗者,多以附照。”(鍾嶸《二十四詩品》)

所謂“才秀人微,取湮當代”,就是說鮑照生活在南朝門閥制度森嚴、門第觀念濃烈的時代,其縱有千般才華,萬般能力,也無法躋身上流社會。所以,在鮑照所生活的時代,他不被人重視,地位不高,最終被時代所埋沒。

然而,“總四家而擅美,跨兩代而孤出”這兩句卻反映出鍾嶸對鮑照的評價相當高:“四家”指的是張協、張華、謝混、顏延之四位大詩人。“兩代”指的是二張、謝混所處的晉代和顏延之所處的宋代。鍾嶸對鮑照詩歌推崇備至,認為他融合四家的長處,橫跨晉宋兩代,為一代大詩家。

歷史往往就是這樣悲催:等到鮑照去世之後,人們才發現了其詩歌的輝煌光芒,肯定了其文學價值。當然,我們也可以換一種說法,“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即便人不在世,但鮑照的詩歌卻仍然是“一座繞不過的大山”。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鮑照畫像

2.李詩乃“站在巨人的肩上”。

李白的詩歌之所以有如此巨大之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成功的。從李白的詩歌《行路難》來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除開其精神面貌不盡相同之外,李白在很多方面都模仿了鮑照的詩歌。

鮑詩:君不見少壯從軍去,白首流離不得還。(《擬行路難(其十四)》

李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

鮑詩: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擬行路難(其六)》

李詩: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將進酒》)

鮑詩: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擬行路難(其六)》

李詩: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行路難(其一)》

鮑詩:但願樽中酒醞滿,莫惜床頭百個錢。(《擬行路難(其十八)》

李詩: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行路難(其一)》

從這幾句詩歌我們可以看出,李白詩歌深受鮑照詩歌影響,不僅在於詩歌結構和詩歌語言“巧構形似”,甚至在詩歌風格方面也是“承接延繼”。

李白的詩歌風格和鮑照的詩歌風格“近似一脈”:鮑照詩構思幽奇精細,李白詩構思想象奇特;鮑照詩寫景奇矯凌厲,李白詩寫景曲折奇詭;鮑照詩抒情雄渾澎湃,李白詩抒情俊逸豪放。

由此可見,李白雖是千古天才詩人,但是,他的詩歌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得來的,尤其是鮑照對他的影響十分深遠。鮑照在他活著的時候沒有出人頭地,卻在去世之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才子。

兩首《行路難》對比:鮑照嗟嘆“認命”,李白豪言“待時”

李白畫像

結束語:

世間有兩種悲劇:一種是其地位與其才華不相匹配;一種是其才華與其地位不相匹配。有的人地位太高,但是卻絲毫沒有能力,其結局註定是悲劇的;有的人才華太高,但是卻絲毫沒有地位,其過程註定是悲劇的。無奈鮑照和李白,皆屬於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