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些瞬间!他们为我们拼过命


从1月24日除夕开始,全国各地共有346支医疗队4.26万人援助湖北。


3月17日,49支援鄂医疗队的3787名医务工作者成为第一批凯旋的人。数十天以来,他们共支援武汉14所方舱医院、7所定点医院。目前,还有近300支医疗队依然留在湖北,奋战在抗疫一线。


疫情发生后,医务人员们救死扶伤,留下了很多令人难忘的瞬间。


小组精选了其中10个,一起铭记全国各地为湖北“拼过命”的他们。


1.解放军来了


记住这些瞬间!他们为我们拼过命

2月2日,满载着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物资的8架大型军用运输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来源:空军发布)


经习近平批准

1月24日

2月2日

2月13日

军队先后抽组三批医务人员

共4000余人

支援武汉保卫战

承担医疗救治任务

其中不少人

曾参加抗击非典任务

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

网友纷纷表示

解放军来了

人心就定了


2.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记住这些瞬间!他们为我们拼过命


1月26日

举行支援湖北医疗队誓师仪式

护士长林贝

是第一个报名的护理人员

“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将要面对什么。”

第一次真正参加医疗救援的林贝

却早已准备好了

不计报酬

无论生死


3.“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


记住这些瞬间!他们为我们拼过命

护士朱海秀接受采访(来源:央视新闻)


朱海秀是一名ICU护士

也是广东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

23名队员中

年龄最小的一员

面对镜头

她却不想向爸妈报平安

“我不想哭,

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

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她摆了摆手

只说了句“对不起”


4.“跟病人一起被推下手术室”


记住这些瞬间!他们为我们拼过命

脱下防护服的丁盛浑身湿透。(来源:红星新闻)


外科医生丁盛

患有下肢静脉曲张

曾经在做完手术

脱下湿透重达30多斤的铅衣后

需要人扶才能坐下

“跟病人一起被推下手术室”

成了丁盛的一个“梗”

此次驰援武汉

每一次采集咽拭子

丁盛都亲自上阵

一天下来

护目镜、口罩和防护服

都被汗水浸透

再看到“狼狈”的丁盛

同事们没有心思再打趣

只剩下心疼


5.靠椅为榻


记住这些瞬间!他们为我们拼过命

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医务人员们在椅子上短暂小憩。(来源:中国新闻社)


2月16日凌晨三点

患者们都已安睡

吉林省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们

终于可以坐下来歇一歇

他们的生物钟早已被打乱

在为患者输完药

清理完病房所有的垃圾

把护目镜整理送消

难以抵挡的困意随之而来

他们只能靠椅为榻

短暂小憩


6.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2月16日

江苏省支援湖北医务人员

在上班路上手拉手

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

此前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

唱起了这首歌

不知不觉地湿了眼睛

自己在抗疫一线

突然体会到了

歌曲中的力量

自己并不是英雄

只是肩负医务人员的使命


7.方舱版《火红的萨日朗》


记住这些瞬间!他们为我们拼过命


2月10日

医务人员和患者一起

跳起了《火红萨日朗》

由于院内大多为轻症患者

跳舞可以让他们心情舒畅

这个瞬间更加能够说明

武汉在内的全中国人民

抗击疫情的信心

领舞护士孙梦婕

后因抗疫表现突出


8.“我包一年的家务”


记住这些瞬间!他们为我们拼过命

蒋昊峻、赵英明和儿子。(来源:红星新闻)


1月28日

四川省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发时

蒋昊峻带着哭腔

冲着准备出发的的妻子大喊

“赵英明,你平安回来,

我包一年的家务。”

一个多月过去

在蒋昊峻看来

洗衣服、扫地、做饭

已不是问题

就是4岁的儿子比较难带

3月10日

距离赵英明平安回家的日子

越来越近

距离无数夫妻团圆的日子

也越来远近


9.再见了,谢谢白衣天使!


3月17日上午

天津驰援武汉医疗队员

启程回津

临别之际

武汉市民在阳台齐声高喊:

再见了,谢谢白衣天使!

天河机场准备了

5万张纪念登机牌

表达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感激之情


记住这些瞬间!他们为我们拼过命

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展示纪念登机牌(来源:新华网)


10.接风洗尘


3月17日下午

342位山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到达济南遥墙机场

消防队打出2道水门

迎接医疗人员回家

合肥新桥机场

也打出2道水门

迎接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回家

在民航行业

“过水门”有很高的礼仪级别

寓意“接风洗尘”


谢谢你们!

欢迎回家!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