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好“菜園子”鼓起“錢袋子”

六安網訊春風拂面,春意盎然。隨著疫情減弱,記者一行來到霍邱縣城關鎮城南村,看到一排排蔬菜大棚裡村民們澆水的澆水,種苗的種苗,拔草的拔草……一派忙碌的景象。“現在的政策這麼好,俺們老倆口雖說年紀大了,但是越幹越有勁了。”正在除草的該村貧困戶徐文霞說。

手指著一大片蔬菜基地的該村支部書記王緒忠介紹說:徐文霞老倆口,沒什麼文化,數十年來一直以種地為生。以前靠著種點蔬菜,打零工勉強度日。近幾年的扶貧政策讓老倆口重拾脫貧致富的信心,擴大了鋼管大棚的規模,今年準備種植6畝地的蔬菜。現已種植韭菜0.5畝,番茄0.4畝。培育中的黃瓜苗1000棵,瓠子苗、絲瓜苗、冬瓜苗共計2000棵。

據瞭解,城南村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人多地少,面積1500畝,其中耕地面積660畝。耕地主要以種植蔬菜為主,兼種其它糧食作物,村民在從事種植業之外,主要以外出務工及發展服務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增加收入,人均純收入處於全鎮中等水平。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生產對於貧困戶來說是重中之重。位於一組的貧困戶金應蘭,家中5口人,承包地比較少,靠租賃別人家的土地種植蔬菜,一家人早已下地忙活起來了。金應蘭現已種植番茄0.4畝,正在培育的黃瓜苗2000棵、四季豆苗1000棵等,長勢喜人。

金應蘭在村裡還是個熱心腸,在自己種植蔬菜銷售的同時,還幫助鄰居批發、銷售。金應蘭告訴記者:“我們種植的蔬菜大部分是送到農貿市場進行批發,一小部分是自己銷售,還有一部分是在網絡上銷售,都是送貨上門,收入與打工相比翻了好幾番,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

“哎,今年要不是疫情耽誤的,俺家的大棚蔬菜早已上市了。”該村四組貧困戶汪傳江,多年來一直靠種植蔬菜為生。當前,他抓住寶貴的春耕時機,培育菜苗,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目前種植黃瓜0.5畝、空心菜0.5畝、番茄0.5畝等。

產業發展的好,離不開鎮、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扶貧小額貸款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貧困戶的心田。

家住六組的貧困戶劉勝良,一直靠種植蔬菜來維持家庭生活開銷。產業規模小、蔬菜收入低,艱難度日。扶貧小額貸款讓他信心倍增,他不僅擴大了鋼管大棚蔬菜的種植面積,而且還增加了蔬菜品種,提升了科技種植含量。復耕以來,他已種植番茄苗3400棵、辣椒苗1300棵、黃瓜苗1500棵等。如果全部種植完,一年收入預計可達數萬元。

近年來,城南村大力實施產業扶貧戰略,按照“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做精做細特色產品”的總體發展思路,把蔬菜產業做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脫貧攻堅的重點產業來培育。同時,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引領、合作社帶動、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參與”的模式,採取“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勞動力入股”的方式,以規模流轉土地為抓手,以打造“股份農民”為核心,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和沿淮菜產業,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如今,城南村的韭菜、黃瓜、西紅柿等在城區內外小有名氣,形成了以日光溫室、鋼管大棚為主的設施蔬菜基地和淮河無公害蔬菜相結合的蔬菜產業發展新格局,推動了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和全村脫貧攻堅進程。(記者 徐有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