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别想不开去当自由职业者

01

自由职业者并不是新事物 ,古往今来的社会中都有这样一群处于游移状态的边缘职场人 。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从去年开始,很少看到什么“体制辞职做自媒体赚大钱”的鸡汤了。反而是“996是福报”、“资本是弱者”等不利于劳动者的言论占据主流。


以前,不少人看不起职场的固定工位,觉得是混吃等死,没意思。


而从“单位人”到“自由人”,本质是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深渊。


实不相瞒,疫情期间,猫妹身边有不少朋友因害怕复工而辞职在家创业的。无一例外,都非常后悔。


什么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是老板发现没有你,反而过得更好了。


不是上班耽误你赚钱,而是你耽误老板赚钱。


所以,自由职业并不是职场的避风港,反而可能是陷阱。

没事别想不开去当自由职业者


02

不能复工那一周,猫妹有幸体验了一把全职写作者的辛苦。


没有(底薪)收入,为数据流量焦虑,为追热点而疯狂,一整天离不开手机,作息颠倒,孤独又焦虑。


我还算好的,期间接了几个广告,就当赚了点电费与网费,更多的写手是无处投稿。


作为自由职业者,你是没有观众的,只有爬上了顶峰,才能被人看到。如果你没有爬上去,意味着你的付出与时间是没有回报的。


自由职业者还有一个十分时髦的名字 , “SOHO一 族 ” (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代表自由 、开放、弹性的工作方式 。


为自己打工,但没有绩效,没有考核,也没有方向,得与失不是一般人能定夺的。


自由职业者最让人羡慕的就是所谓的自由。


只有身处其中的人知道,自由的前提是“自虐”,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更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没事别想不开去当自由职业者

03

“你为什么想做自由职业者?”——“因为不想上班。”


总有人觉得职场太残酷,人际关系太复杂,而向往自由职业。


抱歉,我是来打击你们的。


比起职场人,自由职业者的生存压力更大。一天不开工,就没有一天的收入;更残酷的是,即使开工了,也可能没有收入,被拖欠稿费、合作款是常有的事情。


虽然,自由职业者通常被贴上高薪的标签,但社会价值认同感低,许多城市未把自由职业人员纳人社会保障体系之中。高薪,却无法享受高福利的社会保障,是不是觉得很可悲呢?


同时,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或共事的人群 ,自由职业者常常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飘泊在各个群(体)之间,是“永远的陌生人”。


猫妹身边有不少全职炒股,做微商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凡是利字当头,缺乏大局观,在生活压力与事业挫折感的双重冲击下,有时会出现心理问题,比如狂躁症、抑郁症。


其实,在任何工种都可能被替代的互联网社会,自由职业者更容易被替代。不少全职写手,从月入过万的神话到月入过千的噩梦 ,一个写稿工具即可实现。


在商业社会里,永运不会有真正的自由 。

没事别想不开去当自由职业者

04

如果,你考虑好了,还是想做自由职业,猫妹有3点建议送给你:


01、拓展自己的收入的管道


千万不要把自由职业者做成随叫随到的客服。


猫妹知道,很多自由职业者基本是24小时手机在线,更有甚者随身携带四个以上的手机,生活完全被信息塞满。


你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而要敏感于行业发展的趋势。


同样是写手,有的人闷头写稿,不愿意尝试任何新媒体平台;有的人能折腾,公众号、头条、百家等到处开花,最后能不看平台脸色生活。


所以,自由职业者,要有危机意识,建造收入的多样化管道。


没事别想不开去当自由职业者


02、融入主流生活,找到身份标记


我太懂自由职业者了,他们通常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知识群体。


由于脱离了人群,在生活中常常受到周围人群的歧视。我身边有不少人是做小众领域的自媒体,很宅,非常依赖网络。知道自己不被接纳,心理上形成了无形的屏障,还会感到自己的低劣。


所以,猫妹特别希望你,无论出于任何原因而选择自由职业,一定要站到人群里,感受到真实的温暖与期待。


永远都有人会等着你,爱着你。


没事别想不开去当自由职业者


03、做好随时返回职场的准备


什么?我都自由职业了,还要回职场吗?

先别惊讶!


恕我直言,任何自由职业的最终目的,都会朝着稳定有序发展,也就是职业化。


不排除,日后会发展壮大,带团队创业;或者被大公司选中,获得资本支持。


自由职业不过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而已,并不神秘与可怕。


每个人都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发掘自己的特长与潜能,摆脱体制的羁绊和束缚 ,找到“自由”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祝你不仅实现职业自由,更能体会到“自由”的快乐与辛劳。


没事别想不开去当自由职业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