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美元的"黄金—石油—信用"三步走,成就美国称霸世界之梦

上篇回顾:

霸权美元开始登上国际舞台

1. 发战争财

一战之前,都是英国占据着全球霸主的地位,因为英国是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老大,国力强盛且信誉优秀,并且当时的英镑也与黄金有等价关系,算是英镑与黄金的自然挂钩。然后英国还创造出了"信用货币"——国债,即发行的英镑超过了实际等值的黄金储备的那部分的价值。

霸权美元的

美国这个由英属殖民地发展起来的国家,当然知道霸权货币意味着什么。所以美国一直在等待机会,踢掉英国,取而代之。

两次世界大战,给美国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套路都是一样的。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美国在一开始都并未参战,只是作为一个吃瓜的商人,一边帮各国保管黄金,一边向各国兜售军火和物资,大大的发了两笔战争财。

霸权美元的

虽然在后期,美国也都加入了战争,但那都是"象征性"参战,并且美洲大陆远离主战场,所以美国的工业成果和国家建设都没有遭到破坏。

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了世界上超过70%的黄金储备,以及大量的外国债券。1945年的时候,美国黄金储备价值200亿美元,是当时英国黄金的两万倍。事实证明英国及英镑早已落寞,规则是时候该改写了。


2.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各国派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目的是要讨论出一个全球货币体系。英国和美国各提出了一套方案。

霸权美元的

布雷顿森林会议

英国派出了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凯恩斯,他的方案是建立一个叫"银行币"的国际货币单位,用一定的权重包含各国的货币。美国则派出了怀特,他提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方案,即美元挂钩黄金,其他货币挂钩美元,实行固定汇率,不得超过限度随意波动。

凯恩斯与怀特是什么关系呢?相当于偶像与迷弟的关系。然后这是一个粉丝打败了偶像的故事。美国赢了,美元赢了,怀特赢了。是因为怀特的方案真的比偶像凯恩斯的更好吗?不,霸权的斗争从来都不是议事的斗争,而是霸凌与屈服的斗争。

美国凭借占据全世界1/4的经济总量,全球70%以上的黄金储量,毫无悬念的凭国家实力建立起了这一个美元霸权的货币体系,因为欧洲各国要进行战后重建,都要依靠美国的贷款,不得不从。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把美元变成了黄金的等价物,

以往各国都在储备黄金,现在只需要储备美元就够了,这也是美元为什么又被叫做美金的原因。

霸权美元的

从此,美元霸权便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世界舞台,也更坚定了美国"金融立国"的道路。


3. "马歇尔计划"遭遇"特里芬难题"

二战结束后,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美国要对被战争破坏的欧洲各国进行经济援助与重建。因为这是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的,所以因此得名。

霸权美元的

美国怎么突然变成了慈善家?这好像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霸权美国啊。

不,美国还是那个美国,霸权也还是那个霸权。

"马歇尔计划"的背后,是美国与日渐强大的苏联共产主义的对抗,更是为了把美国霸权主义渗透进欧洲政治经济体系的关键动作。通过援助使欧洲经济恢复,并且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使欧美形成政治经济一体化,共同打击共产主义,这才是美国真正的如意算盘。

霸权美元的

可惜,欧洲这些老牌列强并不那么好操纵,并且单一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也逐渐暴露出了这个货币体系的原则性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前,即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确定之前,各国的财富储备都是黄金。霸权美元确立之后,各国自然都改成了储备美元。这就促使各国不断地去赚取美元,并留存在本国的国库当中。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并不能被随意创造,

每一美元都必须要有实物黄金相对应,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美元有其对应的价值。

战后各国要去赚取美元,美元的币值是稳定的,意味着美元的总量是固定的,欧洲的美元留存了增加了,必然是因为美国的财富流失了、美元减少了,也就使美国出现了"逆差"。如果欧洲不能复兴、不能留存下财富"美元",那又如何叫发展?

这就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特里芬难题":美元作为单一的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各国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必要会沉淀美元,美元流出美国就会造成美国国际收支发生长期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的关键前提又是必须保持币值稳定,稳定必须要有国际收支顺差作为基础。这两个要求相互矛盾,是一个悖论。

霸权美元的

罗伯特·特里芬

4.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除了"特里芬难题"这个天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还一反以往的和平姿态,开启了烧钱打仗的模式。美元是彻底不够用了,怎么办?先自己偷偷开印钞机多印一点。但是明显还是不够用啊。别急,跟老祖宗学学,英国早在一战之前就发明了国债,这种凭空创造的财富,美国拿来就可以用。

于是,印钞+发债,好像美国拥有了源源不断地财富。然后欧洲列强有一天突然醒悟了,你搞那么多国债和美元,到底美元还值不值它对应的黄金价值?我储备那么多美元到底是不是在存废纸?醒悟过来的欧洲国家开始找美国兑换黄金。

很快,伴随着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和买入黄金,使得美国的黄金储备急剧下降,同时市场上黄金价格上涨,美元贬值,最终爆发美元危机。1971年8月,美国不得不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各国也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即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崩溃。

霸权美元的

石油美元的信用时代

1. 石油美元

深知拥有霸权货币才能掌控世界经济的美国,当然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美元霸权策略,它在寻找着有什么新的锚定物可以取代黄金。

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战败后以沙特为首的中东国家搞起了石油报复,全球陷入了石

油危机当中。危机,危机,美国看到了机会。

霸权美元的

石油是现代最重要的基础资源,各个国家、各个行业都需要石油。很多看似跟石油毫不相关的物品,它的原材料当中总有石油。美国人脑子很灵,只要美元与石油绑定,那么需要石油就等于需要美元。

于是,美国去跟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的首领国沙特谈判,因为沙特的石油产能与出口量都远超其他国家,

控制了沙特就相当于控制了OPEC,控制了OPEC就控制了全球的石油市场。

以往,石油是可以采用任意货币自由结算的,对于这些产油国来说,哪国的钱都是钱,无所谓用什么货币结算。当美国找上门谈判,沙特觉得并没有反对的理由,还能傍上美国捞到各种好处,于是欣然接受。

1974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三年后,美国与沙特达成协议,沙特将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唯一定价与结算货币。随后其他产油国也纷纷将石油与美元挂钩,美元又成为了世界的刚需货币、霸权货币。

霸权美元的

这一次,石油并不像黄金,它没有稳定的价值,美元不需要再去围绕着锚定物稳定币值。然而作为刚需的霸权货币,石油美元开启了它的全新时代,一个以国家主权代替贵金属作为信用的时代,这才是真正的国家霸权。


2. 信用美元时代

理论上,一个国家合理的货币增长率(即M2增速)=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CPI),由此来控制市场中应该流通的货币量。但是美国却不是这样的立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美国实际上已经相当于世界央行的角色,而美国的所有决策都只以美国人的利益为中心,就发生了无数全世界为美国人买单的事件。

所谓信用美元时代,可以理解为美国能够肆意的打开印钞机印钞(实际是通过发债的形式),却不用担心货币超发在美国国内造成通货膨胀,因为全世界都需要美元,全世界都在分担消化美元的贬值,那么货币贬值、物价膨胀这件事在美国国内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霸权美元的

打个比方更好理解,如果说美国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并且连接了各个国家的小水池,只要美国的货币当局一打开水龙头放水(一般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美国这个蓄水池里的水直接就流入了各国的小水池。对于美国而言,既让一潭死水流动起来(即资金流通),也让各国一起分担水涨船高的压力。如果不是作为霸权货币,如果不是与各国经济紧密相连,单个蓄水池若是把水龙头打开过猛,池子里的水马上就能淹死人了。

不仅能放水,美国还能抽水。作为霸权货币,美国一加息,就能引发抽水回流效应。这是由金钱逐利的本质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为什么全世界都紧盯着美联储的政策,因为美联储的一句话,影响的都不止是美国,而是整个世界经济体。

同时,美国更狠的是,他还能掌控与各国小水池连接的阀门。所谓经济制裁,就是美国有办法控制给你加水、抽水、还是把阀门阻断让你成为一潭死水,大国尚能与美国进行些许对抗,小国则是被拿捏得死死的,毫无还手之力。

霸权美元的

这就是货币霸权带来的好处,所以但凡是威胁到美元霸权地位的,美国都会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出拳打击。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发行。三个月后,美国攻打南联盟发动科索沃战争,70多天的战争,打得欧元直线下挫30%。2003年美国打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因为萨达姆用欧元结算石油;2011年利比亚战争打卡扎菲,也是因为卡扎菲想建立非洲中央银行与投资银行,发行非洲货币,摆脱金融控制。

可见,甭管美国找什么借口发动战争或制裁,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对方动到了美元利益。只有保持美元霸权,才能把利益最大化,风险分散化,这就是美国的"金融立国"之路。

霸权美元的

总结

五百多年前,欧洲移民者带着独特的分权制衡的"信用基因"和极具活力的政治金融制度来到美洲大陆上,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强大的国家。自由狂奔了一个多世纪后,摔了大跟头的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修整,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坐收渔翁之利。通过"黄金美元—石油美元—信用美元"三步走,坐实了霸权美元的全球统治地位,同时也巩固了工业革命、科技创新的各项成果,这就是年轻美国的"金融立国"称霸之路。

霸权美元的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