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与降"中看发展!解析恒大未来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总结过去

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让我们一起

在"增与降"中

去触摸过去和未来

强者恒大发展的脉搏……

3月1日,中国恒大(HK.3333)发布2019年度业绩:全年实现合约销售额6011亿,核心利润408.2亿,资产负债率77.9%,净负债率159.3%,现金余额2287.7亿。

在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宣布:恒大从2020年开始启动战略转型,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发展战略,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把负债降下来。之前的几年恒大数据持续大增,与今年提出战略转型重心放在降负债方面,在恒大的"增与降"中我们逐渐看清恒大走向健康的企业发展道路。高、控、降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恒大未来的发展将会经历"三步走"。

许家印宣布恒大全面实施新战略

第一步:新模式强推销售刚增长

作为房企,销售业绩增长是保持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许家印表示,"高增长"就是要实现销售高速增长,今年要实现销售8000亿,到2022年要实现销售1万亿。

如何实现销售业绩"高增长"?恒大已经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多数房企出现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情况。而恒大却因势利导,看准时机率先全面实施"网上卖房",以全新的营销模式推动销售业绩逆市上扬。在新模式推动下,恒大一季度销售额1465亿,大增23%;销售回款1133亿,大增55%,行业排名第一。伴随楼市逐步回暖,恒大的销售数据将会进一步提升。甚至有媒体指出,按恒大目前销售增速,今年8000亿销售目标定得过于"保守",最后数据将会超出预期。


第二步:控规模实现土储负增长

在发展前期,充足的土地储备可以为房企提供足够的货量进行销售,实现业绩增长。凡事皆有度,过多的土地储备也会对企业造成不小的资金压力。这时,适度减少拿地,则可以有效控制规模,大幅减少运营支出。

年报显示,恒大目前拥有2.93亿平米土地储备,今年总可售面积达1.32亿平方米。许家印表示,"控规模"就是要严控土地储备规模,实现土储负增长,未来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万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亿平方米左右。

控土储并不是恒大控规模的第一招。早在实行"网上卖房"之时,减少线下营销支出,加大线上销量力度,恒大已经尝到了"适度节制"的甜头。有效控制土地储备,将更加有利于恒大实现"降负债"的目标。


第三步:"增与降"中走健康企业发展道路

发布会上,许家印表示"降负债"就是要把有息负债每年平均下降1500亿,到2022年要把总负债降到4000亿以下。在"高增长"、"控规模"都实现的前提下,"降负债"实现恒大走上健康企业发展道路,就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为此,许家印在现场为大家算了笔账,"18年、19年,恒大销售回款每年维持在4500亿左右,如果今年实现销售8000亿,回款按7000亿计算,就会增加2500亿的销售回款。同时,恒大今年减少土地储备3000万平方米,就等于减少600亿的支出。这样一增一减,就一定能实现今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的目标。"

恒大一季度销售及回款对照图

从目前的地产发展形势来看,房地产逐渐褪去"金融属性","房住不炒"逐渐成为主旋律,上市11年以来,恒大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各项核心指标实现数十倍的增长,俨然成为国内房地产行业里的标杆企业。然而根据的市场环境,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及时调整战略,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是恒大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充足的土地储备、过硬的产品品质、强大的管控能力和团队执行力,为恒大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保证。顺着今年提出这三步走的战略,恒大通过不断自我变革,走出了其他房企无法模仿超越的专属健康发展道路,未来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