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於完美的投資工具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本《可轉債魔法書》,可轉債這是近似於完美的投資工具。

作者說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持有人既可以持有債券到期,讓借錢的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在約定時間內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者資本增值,既有股性又有債性,對投資者而言,他就是一個保證本金的股票。但是可轉債也不是哪都好,他有一個問題,就是他的固定利息通常比較低,屬於低息債券。所以投資者大概只能用它保住本金,而通過債券屬性,還本付息,應該賺不了什麼錢。國內通常是1-2%,在國際市場通常都是0。我們反過來說,融資的上市公司,其實就是拿未來股票的漲幅來勾搭你,這樣他的利息負擔就會大大降低。他可以用很便宜的錢去融資。如果你不用可轉債融資,而用普通債券,現在一般融資成本都過了8%,一下多了6個點。所以質地比較好的上市公司很有動力去推動可轉債的發行,當然能得到證監會批准的可轉債公司不是親兒子就是乾兒子或者是真正有實力的公司。

可轉債既然這麼牛逼,為啥之前沒聽過,也沒聽哪個大師是靠做可轉債發財的呢?你沒聽過不代表沒有,事實上,巴菲特就超級喜歡可轉債。巴菲特就有句名言:別人恐懼我貪婪。這是建立在對資產很熟悉深諳投資產品的運營週期。比如2001年前後,他就投資了美國一家互聯網寬帶運營商,level3的長債和可轉債,這次投資,其實是有違巴菲特原則的,因為他從不做看不懂的產品當年微軟比爾蓋茨讓他一起合作他都拒絕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巴菲特是不投互聯網這個行業的。而這家公司也並不怎麼好,2000年互聯網泡沫他達到了460億美元的市值巔峰,隨後就開始了暴跌,竟然跌幅達到了97%,真的差點就跌沒了,而且他還欠下了60億美元的債務,由於業務基本面極其糟糕,這家公司基本上借不到錢了,他甚至發普通債券,年化收益率已經高達了25%,這幾乎已經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這時候巴菲特衝進來了,18-50美分的價格收他的債券,還接受了公司的可轉債發售,結果2年後,巴菲特賺了180%,總收益高達4億美元。但這只是債券部分,可轉債他沒有公佈,作者說,他可能賺的更多。

可轉債有以下幾個鐵定原則:

一是110以上的不買,二是沒有回售的大轉債不買,三是存量太少的不買,四是剛上市沒到轉股期的不買,五是人品差不下調轉股價的不買。這5條就是乾貨了,屬於排除法,經過這5條排除下來的轉債基本就可以考慮了,價格越低越好。具體如何實戰運用那大家各自體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