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中國早發現早隔離措施非常成功,值得各國借鑑

【僑報訊】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中國封鎖政策的影響,以收集有關控制大流行病的深刻見解。

《自然》雜誌網站17日報道,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疫情不斷升級的國家急於瞭解中國的極端封鎖是否控制住了危機。還有國家現在也在效仿中國的做法,限制在本國境內的人員流動,數十個國家也對國際遊客實施了限制。

1月中旬,中國當局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來控制病毒,阻止了進出疫情中心武漢和湖北省其他15個城市的流動。湖北省有6000多萬人口,航班和火車停運,道路被封鎖。

不久之後,許多中國城市的人們被告知待在家裡,外出只是為了獲得食物或醫療幫助。據《紐約時報》報道,約7.6億人(約佔美國總人口的一半)被困在家中。

現在距離封鎖開始已經兩個月了,有些措施仍在實施,每天新發病例大約有幾十例,低於高峰時期的每天數千例。明尼蘇達大學的傳染病學家(Michael Osterholm)說:“這些對人口流動的極端限制已經非常成功了。”

在上個月末發佈的一份報告中,世界衛生組織祝賀中國採取了“獨特和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逆轉了病例的升級”。

香港大學傳染病研究員(梁Gabriel Leung)說,關鍵的問題是,在遏制病毒傳播方面,中國的哪些干預措施是最重要的。他說:“現在面臨第一波(感染)的國家需要知道這一點。”

《自然》雜誌採訪了流行病學家,討論了這些問題:如果鼓勵人們避免大型集會就足夠了,那麼封鎖是否真的有效?以及其他國家可以從中國的經驗中學到什麼?

在採取干預措施之前,科學家們估計,每個感染者都會將這種冠狀病毒傳染給兩個以上的人,從而使其有可能迅速傳播。在沒有考慮控制措施的情況下,這種疾病傳播的早期模型顯示,病毒將感染中國40%的人口——約5億人。

但據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傳染病傳播模型研究員庫恰斯基(Adam Kucharski)估計,在1月16日至30日期間,也就是隔離措施實施的前7天,每個受感染的人把病毒傳染給了1.05人。“這太神奇了。”他說。

中國每日新增感染人數似乎已於1月25日見頂——就在武漢被封鎖兩天之後。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研究員賴(Lai Shengjie)和塔特姆(Andrew Tatem)模型評估了中國早期檢測和隔離的綜合效果,即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以及中國城市間旅行禁令對減少病毒傳播的影響。這些措施阻止病例增加67倍,否則,到2月底將有近800萬病例。

人與人之間接觸減少的影響是顯著的。利用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的移動電話定位數據,研究小組發現,人們的移動明顯減少,他們表示,這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大幅減少。他們說,如果沒有這種下降,到2月底感染的人數將是現在的2.6倍。

早期發現和隔離是減少新冠病毒病例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沒有這些努力,中國的感染人數將是2月底的5倍。塔特姆說:“如果你想分清輕重緩急,最重要的是及早發現和隔離。”

早期發現為新加坡帶來了回報。新加坡衛生部負責疾病傳播應對小組的李(Vernon Lee)說,新加坡是最早發現病例的國家之一,因為醫生們被警告要當心一種“神秘的肺炎”。李說,當新加坡出現第一批病例時,醫生立即對這些人進行了確認和隔離,並開始追蹤接觸者。

李說,新加坡有不到250例病例,不需要引入在中國使用的嚴格的流動限制。李說,一些活動已經取消,患者正在被隔離,溫度檢測和其他社區措施已經到位。“但生活仍在繼續.”他說。

中國學校停課的影響尚不得而知。一份關於深圳新冠病毒傳播的預印本研究發現,儘管兒童感染的可能性與成人相當,但仍不清楚兒童是否會傳播病毒,其中許多兒童沒有表現出症狀。“這對於評估學校關閉的影響將是至關重要的。”該研究的合著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家萊斯勒(Justin Lessler)說。(李怡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