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心理学家,亲人全被纳粹杀害,但他用行动活出生命的奇迹

维克多·弗兰克是著名心理学家,开创了心理学上的意义疗法。1905年,弗兰克出生于奥地利一个犹太家庭,25岁时,他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8年,德国纳粹的铁蹄占领了奥地利,一夜之间,弗兰克从青年才俊沦为阶下囚。关押弗兰克的地方,是大名鼎鼎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弗兰克备受折磨,却始终不曾放弃。1945年,当苏联红军冲进集中营时,弗兰克终于盼来了自由的曙光。

出狱后弗兰克才得知,自己的父母、哥哥、妻子全被纳粹扔进了毒气室。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弗兰克万箭穿心,悲痛的洪流几乎快要将他吞没。然而,残酷的命运并没能击垮弗兰克,他强忍悲痛,仅用9天时间,就将自己在集中营里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心理学名著《活出生命的意义》。

书中,弗兰克详细讲述了自己在集中营里的遭遇和感悟。这本书因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感动了无数读者。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士兵看完本书后,果断放弃自杀念头,重振精神积极生活。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本书像前进的号角声,激励着无数人勇往直前。

他是著名心理学家,亲人全被纳粹杀害,但他用行动活出生命的奇迹

此书带给我们的几点希望和力量:

1

当灾难来袭时,绝不做生活的逃兵

弗兰克认为集中营里的囚犯会经历三个心理阶段。第一阶段是惊恐,第二阶段是麻木,第三阶段是坚持。而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挺过第三关。

当时,和弗兰克一同被抓的有1500多名犹太人。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被纳粹处决了。你完全可以想象那画面有多恐怖。而幸免于难的囚犯们,也个个活得提心吊胆。因为每一天都会有人被扔进毒气室,谁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否看到明天的日出。

随着日子的流逝,囚犯们渐渐适应了集中营的生活。这时,每个人都变得很麻木。无论看到多残忍的场景,都会无动于衷。在弗兰克看来,这种麻木其实是囚犯们的保护色,如果失去这层保护色,他们的心灵世界将会彻底崩溃。

由于身心长期遭受严重折磨,有些囚犯实在吃不消,于是他们要么自杀,要么病死。只有极少数的囚犯顽强地活了下来。弗兰克就是那极少数人中的一份子。经过大量观察,弗兰克发现,有些狱友之所以会死去,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彻底倒塌了。人一旦没了精神支柱,身体素质也会急速下降。这时候,不等纳粹动手,囚犯就已经死的死,亡的亡。说到底,死去的囚犯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他是著名心理学家,亲人全被纳粹杀害,但他用行动活出生命的奇迹

同样是被关集中营,弗兰克却和他们有所相同。弗兰克每天都只有一个想法:活下去!好好活下去!无论面对什么境遇,他都不曾放弃这一信念。他凭借这一信念挺过一关又一关。有时,弗兰克还会主动给狱友们讲笑话,逗大家开心,以此苦中作乐,消解内心的痛苦。

从弗兰克和狱友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拥有积极的心态是弗兰克能存活下来的重要原因。当灾难来袭时,能否摆正心态,将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走向。其实,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并不依靠外界的评判,而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当你内心充满希望和力量时,即使现实生活将你推入人生谷底,你依然能一边仰望星空,一边积蓄力量,随时等待翻盘。而世间最可悲的是,还未努力就已向命运举手投降。

弗兰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苦难面前,首先要做到坚定信念,这个信念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苦难。否则,你将沦为生活的逃兵,失去逆袭人生的机会。

2

人生在世一切都能被剥夺,唯有尊严、爱和自由不可被剥夺

虽然身处集中营,但弗兰克从未停止过思考。他发现,极端残酷的环境能让一个人变得更残暴或更善良。这话怎么理解呢?打个比方,在集中营里,纳粹和囚犯头子十分残暴。他们对囚犯百般折磨,在他们眼中,死一个囚犯就和死一只蚂蚁差不多。恶劣的环境扭曲了他们的心理,让他们变得异常凶残。

然而,与残暴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些人却依然善良,甚至更善良。有一次,弗兰克干活时快饿晕了。这时,一位监工走过来,偷偷塞给他一小片面包。这个小小的举动,就像黑夜里的一道光,“刷”一下照亮了弗兰克尔漆黑冰冷的内心,让他感受到了人间温暖。

渐渐地,弗兰克发现,人生在世一切都能被剥夺,唯有三样东西不能被剥夺,那就是:尊严、爱和自由。即使在集中营里,一个人只要愿意,他依旧可以拥有尊严、爱和自由。

弗兰克认为,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要有尊严。尊严,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为了活命而放弃尊严的人,本质上与动物无异。

他是著名心理学家,亲人全被纳粹杀害,但他用行动活出生命的奇迹

在生活中,弗兰克常常能发现小确幸。比如,当他在冰天雪地里干重活时,常常会思念妻子。一想到妻子的音容笑貌,他就会感到无比幸福。还有,集中营的灯晚熄一会儿,或清晨集训的哨子晚响几分钟,都能让弗兰克真切地感受到幸福。弗兰克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他能一边忽视苦难,一边放大小确幸。当他的内心充盈着幸福感时,所有苦难都不再是苦难。

弗兰克认为,自由有双重含义,一层是身体的自由,一层是心灵的自由。集中营只能剥夺人身体的自由,却永远无法剥夺人心灵的自由。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男主角安迪遭人陷害入狱,当狱友们都觉得此生无望时,安迪却始终心怀梦想。最终,他逃离了监狱,过上了梦想的生活。这就是心灵自由带给人的力量。

尊严、爱和自由只植根于人的内心深处,任凭是什么势力,都无法夺走人的这三样宝贝。

3

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并照亮更多的人

稍懂一些心理学的朋友都听过马斯洛模型。该模型将人类需求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最高一级是实现自我价值。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里,弗兰克也一直在强调人生使命对人的重要意义。

出狱后的弗兰克重拾心理学专业,并开创了意义疗法。

意义疗法认为,苦难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要学会从苦难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唯有这样,所受的苦难才没有白受。

那么,何为生命的意义呢?简单来说有三点,第一是树立目标,做有意义的事情;第二是心中有爱,懂得关爱他人;第三是面对困难,永不放弃。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一个人就没有白来人世一遭,他完全对得起生命的赋予。

他是著名心理学家,亲人全被纳粹杀害,但他用行动活出生命的奇迹

在经历过集中营的痛苦生活后,弗兰克尔的后半生过得非常洒脱。他在哈佛、剑桥等名校巡回演讲,激励了无数青年学子。67岁时他学会了开飞机,80岁时他登上了阿尔卑斯山。他这一生大起大落,始终都不曾放弃做人的尊严。最终,连命运都不得不向他俯首称臣。

结语:

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说,衡量人生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意义,而不是看其有多长。弗兰克尔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生而为人,请务必坚强!如果你此刻正处于人生绝境,千万别绝望,请相信一点——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有能力改写自己的人生。

(本文作者,简书诸神的恩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