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遼東防禦體系崩潰之後,皇太極為何看重歸降大清的洪承疇?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做中國人不聽孔子的話是不行的,不信孔子的教導是要吃虧的。

皇太極以及他的女真部落日思夜想,鑽頭覓縫,衝鋒陷陣,殺人盈野為的就是做一箇中國人!

皇太極以及他的政治集團必須要按著孔子的教導來,所以他們走到曲阜要下馬跪伏於地!

扯遠了,轉回題目:

明朝的遼東防禦體系已經崩潰,滿可以策馬奔騰進中原了,皇太極為啥還要看中大明的降臣洪承疇呢?

因為孔子曰: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論語·子路》

名正言順非常重要,禮樂制度更是重要,只有刑罰殺戮不實行禮樂那是土匪強盜。

皇太極不想做一個簡簡單單的強盜土匪。

他要坐天下,坐皇帝。

洪承疇在大明官做的很大很多,其中一個“太子少保”雖然是隻是一個名譽職位,卻很重要,尤其對於皇太極很重要。

為什麼?

因為“太子少保”者,太子的老師是也。

是為大明朝培養“未來皇帝”的職位。

做“軍事家"做到皇太極那種份上,武裝鬥爭已經不是最重要的第一位了。

政治攻心戰才是第一位的。

洪承疇的投降以及後金重用洪承疇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一把“攻心戰之刀”了。

可以昭告天下:

大家看看,“太子少保”洪承疇已經對大明失去了信心,把天下興亡的責任寄予在了我後金這裡。

洪承疇洪大人來我後金“培養天子”了。

天命在我後金!


葭明通半瓶歷史


勸君留一步,小影有話說

引言:洪承疇降清,對於興起的清王朝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歸結起來有三大方面:政治意義、軍事意義、輿論意義。

政治意義

洪承疇為大明朝的薊遼總督、官至兵部尚書兼太子少保,這種明朝的高級官員被俘叛降,本身就意味著崇禎在與皇太極的政治博弈中先敗一籌。明清松錦大戰之前,明朝已經受到過薩爾滸之戰失敗的慘痛教訓。但是當時被俘的明朝將領,仍然能保留很高的氣節,這是受到明朝皇帝和朝廷所推崇的。例如遼陽守將張銓為遼東巡按。城陷被俘後面對敵將拒不下跪,昂首以待,在被押解回牢的途中先拜北京,後揮劍自刎。又如山東僉事張春,在大淩河之戰中被俘,清朝將其關押於盛京(瀋陽)三關廟內達十年之久,而這十年期間張春始終身穿明朝官服、不剃髮以表節操。甚至於與洪承疇在松山城破同時被俘的江東巡撫邱民仰、玉田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也都寧死不降,英勇就義。對於洪承疇一開始的軍報也是英勇就義。同時佐證他死訊的,來自於他的家室。

八月因輕戰撓潰,臣家住坐困松城,內乏糧糗,外奮求援,殺戰馬以飼軍,馬盡而軍多餓斃。軍士畢感平日恩信,聯結忍飢苦守,以死為期,毫無叛志。乃逆將夏成德,見糧斷援絕,開門獻城。臣家主被執,義不受辱,罵賊不屈,惟西向庭闕叩頭,口稱"天王聖明,臣力已竭,願為厲鬼殺賊"等語。奴恨數年戰守,經碎體而亡,從來死節之慘,就義之正,未有如臣家主者也。《家主盡節松山奏本》

從這封家訊來看,洪承疇的確英勇就義,而且死的很慘,是"碎體而亡",大明滿朝動容。鑑於他官位之高,對明朝社稷之重,崇禎破例為其祭十六壇,遠超當時臣子死節的九壇規格,而真正慷慨赴死的江東巡撫邱民仰也才享有祭六壇的規格。崇禎又在正陽門外為洪承疇修廟供奉。由此可見,崇禎是要用洪承疇的就義來標榜"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忠孝節義。但不成想,歷史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當對洪承疇的壇祭進行到第九壇的時候,官報又至,說他已降清。崇禎又尷尬又憤怒,不僅停了壇祭,將享廟也改為他用。但這一消息卻還是讓明朝廷貽笑大方,他精心謀劃的祭奠忠烈的政治作秀只得草草收場。

洪承疇降清對於明王朝的政治打擊是巨大的。在古代封建王朝統治中,政治的失敗就意味著"信仰"的缺失,忠孝節義的根基動搖直接削弱朝本和民心。所以勸降洪承疇,有其較大政治意義。

軍事意義

後金興起的戰爭過程中,與明朝在遼東、遼西地區大大小小打了十幾仗。先是在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的後金軍隊大敗明軍。之後滿清又經歷了寧錦之戰的敗勢。以皇太極領導的後金軍事指揮體系積極尋求跳出遼東作戰的思想禁錮,繞開山海關,五次破長城入關內。但仍然改變不了劫掠隨之撤退的軍事侷限性。而松錦一戰,清軍在錦州、松山、杏山聚殲明朝精銳,俘虜最高指揮官總督洪承疇,下一步就是破關入中原。招降洪承疇,無疑為清軍入關鋪平了道路。洪承疇的叛降,直接導致了堅守錦州內城的祖大壽和撤守山海關的寧遠總兵吳三桂望風而降,明朝扼制關外的門戶被打開了。其實皇太極借洪承疇入關的思想,在為其降清禮宴上就表露出來。由於皇太極對歸降的洪承疇致以較高的禮遇,引起身邊的貝勒、將領的疑惑和不滿,但隨後的一段君臣對話,表明皇太極的心計,化解了疑慮。

"吾曹櫛風沐雨數十年,將欲何為",諸將曰"欲將得中原",上笑曰"譬諸行道,吾等皆瞽,今獲一導者,吾安得不樂",諸貝勒、將領心服。《清史稿·洪承疇傳》

在皇太極心裡,把滿清自身比作瞎子,而洪承疇則是清軍入主中原的引路人。當然,在滿清入關的軍事行動中,洪承疇的確發揮了他明朝重臣的餘力,勸降舊部祖大壽和吳三桂放棄抵抗。特別是祖大壽,在當時屬於明朝能拿得出手的S級將領,祖大壽的投降,標誌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全面瓦解,同時瓦解的,還有明朝將領抵禦清軍的決心。

如果說洪承疇在皇太極時期的作用就是順利推開了清朝頭疼良久的山海關,那麼這位歷經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三世的前明降將,在順治帝時期將引來他戎馬生涯的又一次全盛。瞭解洪承疇的發家史,是從平叛農民軍開始的。自洪承疇為

三邊總督之後,明朝政府一改對農民起義軍剿撫兼施、以撫為主的先期策略,後期全力清剿,堅持了以剿堅撫,先剿後撫的策略。執行此策略,洪承疇展現了他的軍事鐵腕,甚至多次殺降,剿滅流寇。從歷史來看,以高迎降、李自成和張獻忠為主要勢力的起義軍的確反覆無常,經常先降後反,反覆無常。洪承疇清楚的認清了這一點,所以自他升任朝廷委任的剿寇高級指揮官起,對付起義軍向來斬草除根,力求全殲。正是這樣一位發家於鎮壓起義的衛道士,將農民起義推向低估,又被迫投身於解錦州之圍的對清作戰中,而松錦一戰,也預示著洪承疇作為明朝名將的美譽到頭了。順治遷都北京後,洪承疇又顯示了他寶刀未老的戎馬一面。洪承疇首開漢人在滿清任宰相之例。幫助順治和多爾袞定江南、按湖廣、平雲貴,戰功顯赫,平步青雲。洪承疇以前明降將的身份,領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的官職身份,作為招降前明舊臣的一面旗幟,和平招撫了寧國、徽州、九江、南昌、袁州)、南康、吉安、廣信等十三府,這些地方都免遭戰火塗炭。

洪承疇終其一生,前半生為明王朝剿滅流寇,後半生為清王朝平定天下,戰功赫赫,的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這應該是皇太極積極勸反洪承疇的軍事意義。

輿論意義

如果說洪承疇扮演了滿清入關軍事引路人的身份,那麼他仕清之後的政治主張,讓滿清政權有效規避外來民族統治中原的文化障礙,少走了許多彎路(如元朝)。洪承疇開啟了滿漢文化、政治交融的先驅。洪承疇出生的家庭環境本來是極富忠、孝思想的。其祖母、父親在當時都因忠、孝而盛名一世。洪承疇本人也自幼熟讀經史子集,對儒家經典,忠君愛國、民族氣節不可能不熟悉。而正是具有這樣的身平履歷的明朝重臣出師未捷便降清,是很讓人費解的。洪承疇的叛降,直接動搖了"三軍可多帥,匹夫不可奪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傳統忠孝思想在世人心中的地位。當然,洪承疇剛城破被俘也是效法先人絕食不語、大義凌然的。皇太極剛開始派范仲淹的世孫范文程前去勸降,中間不乏一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良禽擇木而棲的大道理,而洪承疇自然對范文程破口大罵,斥其沒有節操。但范文程用忍耐換取了事情的一絲轉機,他在勸降洪承疇的過程中捕捉到了一個細節。關押洪承疇的房屋,樑上的土落到了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一面罵范文程,一面屢拂拭之。洪承疇如此愛惜自己的衣服,怎會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呢?(范文程:"承疇必不死,惜其衣,況其身乎。)

皇太極聽聞此事決定親自前往勸降。之後的場景經過我們在《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屢見不鮮,皇太極以禦寒為由解身上貂衣批洪承疇身上,洪承疇反。

上自臨視,解析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無寒乎",承疇瞠視之,嘆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頭請降,上大悅。《清史稿·洪承疇傳》

我們姑且把洪承疇的心理鬥爭想的複雜些,沒有清史稿中記載的這麼幹脆利落。而洪承疇最終叛降,自然也是權衡了當時的大明王朝、清王朝、以及大順朝(農民軍)三個政權的發展態勢而做出的抉擇。這在當時的明朝的確引起了軒然大波。洪承疇也自此背上了貳臣的輿論壓力。但反觀之,一面是崇禎動不動就誅殺功臣(如袁崇煥)、一面是皇太極禮賢下士(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

洪承疇曾經官居高位,卻壯志未酬,所以他揹負罵名降清,又以前明降將的歷史身份得到清朝的禮待和重用,成為清朝倚用漢人的一個典範。洪承疇以漢人思慮行滿官之事,幫助清朝完善制度、主張漢化。棄舊國而保天下,他的思想得到了滿清統治者的認可和重視,為清王朝統馭華夏、坐穩江山打下了基礎。

結語:洪承疇是前名降清的一個典範。他兩朝入仕,先後被明清皇帝選中,世襲明清四世;他熟諳兵法,官至薊遼總督、兵部尚書,在與起義軍和清軍作戰中展現了出眾的軍事才華;他終歸降清、雖揹負罵名,但亡舊國而保天下。從儒家思想來看,他是不忠之臣,但從歷史角度來看,他卻順應形勢,被譽為"開清第一功"。



小影觀史


皇太極之所以看重洪承疇這個明朝降臣,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01、洪承疇有真才實學,是個文武雙全的帥才,有他的輔佐,皇太極取天下如虎添翼


洪承疇在松錦大戰時是以薊遼總督的身份被俘的,薊遼總督算是封疆大吏了,官位能做到這個程度,說明洪承疇是有兩把刷子的。


而事實上,洪承疇不但有兩把刷子,而且是文武雙全的帥才。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洪承疇進士及第,進入官場後先後擔任過陝西布政使參政、陝西三邊總督,加過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在明末農民起義的戰事中屢立戰功。


崇禎年間,轉任薊遼總督的洪承疇奉命增援錦州,在明清松錦大戰時兵敗被俘,但在戰場上他沒少給皇太極添麻煩。

(上圖為松錦之戰示意圖)

洪承疇雖然在戰場上敗於皇太極之手,但那更多的是明朝中樞、監軍張若麒的掣肘,以及手下將官的貪生怕死,非戰之過。


洪承疇對於整個戰局的把握,以及臨戰時的決策,都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明軍按照他最開始制定的“且戰且守,步步為營,逐步向前推進以解錦州之圍”的正確主張,皇太極在兵力佔據優勢的明軍面前,估計也討不了好。


正因如此,皇太極才對自己的這個昔日強敵倍加看重。因為彼此交過手,洪承疇有幾斤幾兩皇太極比誰都清楚,有他輔佐自己,那豈不是如虎添翼?


02、皇太極的最終目標就是滅掉明朝、問鼎中原,而作為原明朝重臣的洪承疇可以成為清國的引路人,讓清國統一天下變得事半功倍


洪承疇降清後,皇太極對他倍加看重和寵幸,滿族的諸貝勒大臣對此都非常不理解,就問皇太極:“您為什麼如此看重這個降臣呢?”


皇太極反問他們說:“咱們這些人風裡來雨裡去,奮戰了幾十年,到底是為了啥?”大臣們說:那當然是想要奪得中原了。皇太極不失幽默地回答道:“咱們進取中原就像瞎子走路,現在有了一個領路人,何樂而不為呢?”

(洪承疇為滿清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

果然,洪承疇此後成了滿清入主中原、一統天下最得力的助手和引路人。清軍入關後,清廷還提拔他為大學士,讓其全面負責南方戰事。清軍採取了洪承疇“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進軍策略,以較少的代價就平定了江南。


03、清國是由滿族人建立的政權,重用洪承疇這個漢人,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漢族人才來投奔清國


建立清國的滿族,其前身本是靠遊牧漁獵為生的女真族,要想以相對落後的遊牧草原文明,去統一更加先進的中原農業文明,不學習漢族先進的知識和經驗,不重用漢族人才顯然是很難做到的。

重用洪承疇這個漢人,就是皇太極釋放的一個信號:有才能的人,不管是滿族還是漢族,到我這裡都會得到重用。


正是因為皇太極大量重用漢人,保護漢人,實行滿漢一體,才使得清國的實力不斷強大,為清王朝迅速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人專注歷史相關問題,解答歷史疑惑,+關注瞭解更多內容。歡迎點贊、留言,記得關注我。

柚子愛歷史


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明廷調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維繫大明的東北邊防,以防衛清人。

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三月,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命令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愛新覺羅·多鐸等人領兵修築義州城(遼寧義縣)。

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之侄,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之子;幼時,育於努爾哈赤宮中,封和碩貝勒;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封和碩鄭親王。

愛新覺羅·多鐸,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爾袞同母弟;初封貝勒;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進封豫親王;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以故降為貝勒。

當時,明錦州守將為祖大壽。

祖大壽(公元1579年 ~公元1656年),字復宇,遼東(今屬遼寧)人,吳三桂的舅舅。

得到清軍的消息之後,祖大壽嚮明廷報稱:

“錦城米僅供月餘,而豆則未及一月,倘狡虜聲警再殷,寧錦氣脈中斷,則松、杏、錦三城勢已岌岌,朝不逾夕矣。”

於是,明廷命洪承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位總兵,率步騎十三萬,前往援助,以解錦州之圍。

面對當時的情勢,洪承疇不敢冒進,駐紮寧遠,探視錦州態勢。

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率眾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

七月二十九日,洪承疇命總兵楊國柱率所部攻打西石門。戰鬥中,楊國柱中箭身亡。

之後,明、清雙方在乳峰山的戰事膠著。

“清人兵馬,死傷甚多。”

清人戰事失利,幾至潰敗。

八月十八日,皇太極帶病急援,晝夜兼行500餘里,至錦州城北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包圍松山一帶。

明軍與清軍決戰於松山、錦州地區,皇太極秘令愛新覺羅·阿濟格(努爾哈赤第十二子)突襲塔山,趁潮落,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明軍“因餉乏,議回寧遠就食”,分兵兩路突圍。突圍過程中,“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進塔山。

洪承疇等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幾次組織突圍,皆告失敗。不久,“轉餉路絕,闔城食盡”。此時,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投降,準備作為清軍的內應。

到了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洪承疇、祖大樂(祖大壽堂弟)兵敗被俘,押送至瀋陽。

三月八日,祖大壽率部獻城歸降,清軍佔領錦州。

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毀杏山城垣,副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

至此,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松錦大戰結束。

被俘虜之後,洪承疇為表示忠於明室,宣佈絕食。

到了本年五月,洪承疇剃髮降清。

松錦大戰標誌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基本崩潰,大明的最後防線僅剩吳三桂部駐守的山海關。

從此,山海關之外,明廷僅剩寧遠一座孤城,關寧錦防線被摧毀。

關寧錦防線,明朝為抵禦清人,所構築的自山海關經寧遠至錦州防線;此防線以山海關為後盾、寧遠為中堅、錦州為先鋒,其間築有多個堡臺,作為聯防據點。

根據清人昭槤的筆記《嘯亭雜錄》卷一《用洪文襄》一節記載:

松山城破之後,明薊遼總督洪承疇被清軍擒歸。

起初,洪承疇感於明朝皇帝的知遇之恩,他曾有誓死不屈、不肯變節投降的意志與行為。

那個時候,無論白天還是晚上,洪承疇都從不梳洗,頭髮蓬亂;他也不穿鞋子,光著腳板;他還從不停歇,對清軍大罵不止。

皇太極命令手下的文武大臣去勸降時,面對勸降者,洪承疇往往不答一語。

皇太極見眾人勸降無果,最後決定,親自出馬,親口說服洪承疇。

皇太極到了羈押洪承疇的驛館,也沒有說什麼,他先解下自己身上的貂裘,親自給洪承疇披在了身上。之後,他語氣很和緩地問洪承疇道:

“先生不會冷了吧?”

見皇太極如此,洪承疇有些茫然。

然後,洪承疇仔細看了皇太極很久,感嘆說:

“真是命世之主啊!”

然後,就叩頭請降了。

其實,這就是一個戲劇化的場面而已。

猜想,洪承疇降清之心早已定了。他遲遲沒有表態的原因,大概就是在等最高統帥的親自接見吧,他或許只是在給自己暗暗爭取未來的籌碼而已。

洪承疇當面向皇太極叩首請降,這在場面上,當然是非常好看的。

皇太極大喜,當時就給了洪承疇無法計數的賞賜。

為了慶祝這位明朝指標性人物的投降,皇太極還命令屬下,安排各種文娛表演,以示慶賀。

洪承疇當面叩首投降,皇太極又是十二分慷慨地賞賜,又是大張旗鼓地陳百戲以慶賀,這看在清軍的將官眼裡,很不是滋味,那些在與明軍對壘中衝鋒陷陣、拼死廝殺的將領們對此都很不高興。

關於此事,有大膽一點的將領曾當眾問皇太極道:

“洪承疇不過就是一位戰敗的明軍,不過就是一位投降的囚犯而已,主上為何要這般看重他啊?”

皇太極笑著回答說:

“我帶領大家在腥風血雨之中奮力搏殺,所為何來?”

當時在場的眾位將領回答說:

“還不是為了佔領中原嘛!”

皇太極繼續笑著說道:

“是啊,的確是為了進取中原。可是,盲人行路,多有不便。各位對中原的狀況並不熟悉,進取中原,各位就如同盲人一般。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對中原瞭如指掌的引路人,這對我們的進取,是多麼大的幫助啊?我能不高興嗎?”

眾將官聽皇太極這麼一講,都很佩服他的深謀遠慮。

毛西河(奇齡)曾經說,洪承疇被俘後,最初無意降清,清人讓優人誘惑他,他才投降。之所以有此一說,是因為洪承疇是閩人,平常就喜歡男寵,最後禁不住優人的誘惑,才失節。

對於這一種說法,清人昭槤極不認同,認為這是厚誣之辭。

松山戰敗之後,明廷最初得到的消息是,洪承疇已經死節,所以,崇禎帝還曾為他設壇祭奠。這其中,也是不無原因的!

(全文結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謝謝大家關注!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我是@曉看歷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洪承疇作為明朝的薊遼總督,對明朝的邊防防禦、軍事部署瞭如指掌,皇太極勸降之,可獲取重要的軍事情報。

皇太極對於滿清入主中原一直不懈努力,但是奈何明朝邊防有賢將把守,皇太極一直也無法入關,擊敗洪承疇之後,皇太極極力勸降這位大明的重臣洪承疇,希望從洪承疇處獲得明朝的邊防軍事情報,為滿清軍隊入關提供解決方案。

皇太極深謀遠慮,深知滿清入關後必須依賴漢臣,通過勸降洪承疇來彰顯滿清對漢臣的重視,以此來更好維護清朝的統治。

皇太極深謀遠慮的認為“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皇太極深知人才不分種族,誰佔有更多優秀的人才,誰最終才能戰勝對手。因此皇太極欲通過安撫明朝重臣洪承疇來向所有漢官和漢民表示,滿清將重用漢臣,以招攬更多優秀的漢臣為滿清效力。

洪承疇以死明志的決心打動皇太極,皇太極認為洪承疇是個既忠心又忠主的賢臣。

洪承疇兵敗松錦被俘之後,絕食數日,拒不投降,皇太極動用多人前去勸降,均被呵斥而歸,皇太極仍然沒有放棄,洪承疇寧死不降的決心打動了皇太極,皇太極從內心深處確認洪承疇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最終採用多種手段打動洪承疇,使其最終向皇太極俯首稱臣。

歷史證明洪承疇審時度勢降清之後,被清朝重用,在緩和民族矛盾、促進國家統一等方面發揮除了積極作用,是應該被歷史肯定的。

回答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曉看歷史


題目是皇太極為什麼看重投降後的洪承疇。

松錦之戰後,洪承疇投降,是當時為主投降建州的明朝官職最高的人。洪承疇是進士出身,當時是薊遼總督,是明帝國文人帶病的頂級官位,在朝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右都御史,是從一品的高官。

這樣的人,門生故吏一大堆,又熟知明朝官場,各地人脈極廣。這才是皇太極看重他的原因,希望把他鑄造成一個典型,利用他來吸引更多的明朝官吏投降,並帶來連鎖反應。

而崇禎那邊也是一樣的心思,希望藉助洪承疇的巨大政治影響力,大作文章,讓其他官將為國盡忠。

所以,洪承疇的政治影響力是他在關裡關外都獲得看重的直接原因。

至於在建州人的心裡,對洪承疇一直不太喜歡,很早就蓋棺定論那是個小人,不能重用。這樣,為建州奪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洪最終只被封了三等輕車都尉,建州人對他的鄙視肉眼可見,並在乾隆年間不出意外的被列入貳臣傳。

總的來說,建州人對為他們帶兵打仗的、投降於危難時刻的、雪中送炭的漢奸的後人還是比較友善的,也不怎麼吝惜爵位,對洪承疇、孫可望這種小人則是赤裸裸的鄙視。


甲申十七年


明朝遼東防禦體系崩潰之後,清朝看到了入主中原的可能性。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明朝雖然衰微,清軍也可以在戰場上打敗明軍。但是清朝也不強大,清朝當時的人口規模不足百萬,其中的滿人不足五十萬,八旗軍總共不過十二萬。清朝僅憑這樣的家底,是無法平定中原的。

當時的大明雖然紛亂,但是依然有三千多萬人口,兵力總計超過百萬人!明朝的問題僅僅是內部矛盾而已!倘若清朝入關,喚起了漢人對於蒙古汗國統治中原的苦痛記憶,導致漢人放下紛爭,同仇敵愾,那麼清朝非但不能平定中原,而且還有滅亡之憂。

清朝統治者的頭腦十分清醒,知道無法單憑武力去平定中原,因此清朝採取了一手硬一手軟的策略,清朝一邊以武力挺進中原;一邊與中原各方勢利媾和,以利共而不獨的承諾,去安撫丶拉攏中原各方勢力。

最終,清朝的策略成功了,清朝統一了中原。清朝成功的關鍵,其實就是統戰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清朝的統戰工作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要與中原的各大勢力建立聯繫、建立信任,而清朝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找到一些能勝任這種工作的人。

清朝興起於邊遠地區,與中原各大勢力沒多少瓜葛,也沒有與中原各大勢力的溝通渠道,也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去幹這方面的工作。因此來自中原,瞭解中原,在中原有一定人脈的洪承疇,就成了清朝不可多得的人選。清朝必須重用洪承疇,不但皇太極要重用洪承疇,而且清朝入關初期,也必須重用洪承疇。

洪承疇對不起明朝,對不起漢人,但是這位人士對於華夏文明的延續、發展,還是有一定貢獻的。清朝平定了中原,收復了晚明丟失的邊疆,還了天下一個太平,對華夏大地還是有貢獻的。

以史為鑑,從清朝入關丶洪承疇的作用,我們應該吸取教訓,一定要盯緊那些身居外國,卻又有國內有深厚人脈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