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福利:點擊文末鏈接,瞭解更多活動詳情!


古有鑿壁取光,今有寒夜村委蹭網。

一張破爛的桌子,一束昏黃的燈光,一隅寒冷的角落,兩個風中瑟縮的身影。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穿著粉色棉襖的是河南洛寧的14歲女孩郭翠珠,

因要上網課,家裡又沒網絡,所以只能來村支部蹭網學習。

女孩端坐在昏暗的燈光下刻苦用功,父親則默默蹲坐在角落陪伴女兒。

村支書說:“我是教師出身,一看到孩子認真學習,心裡就很感動。”

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他每天一早一晚,都會把屋子附近消毒兩遍。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同樣是受疫情影響,只能上網課的15歲女孩楊秀花,

為了不耽誤課程,每天要爬1個小時陡峭的山路,來到距家4公里外的懸崖下,窩在崖壁邊上課。

因為附近只有這裡有信號。

有句廣為流傳的話說: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過長假。

的確如此。學霸靠的不是智商,而是在那些其他人放縱的時候,默默的努力和持續自律。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南陽淅川高三學生小通,成績優異,班級第一,全縣第15名。他沒有因為假期而絲毫鬆懈自己,堅持每天5點半起床開始早讀。

疫情陰霾之下,學校採用網上開課。小通家中沒有WIFI,只好跟鄰居借網,每天早上8點爬上屋頂,堅持學習。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有人說:“一切終將過去,但過去之後,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經迭代升級。”

他們不是不怕苦,更不是不怕死。

而是怕沒有出路,一輩子困在原地,重複上一輩的命運。

對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應該慶幸出生在中國。

只要你夠努力,就有機會衝破階層,去到更高的地方。

讀書,是一條最公平最迅速的上升通道。


2019年8月,在清華大學2019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

校長邱勇點名了來自雲南的713分學霸林萬東。

林萬東出生在雲南宣威市阿都鄉的一個小山村,那裡是中國深度貧困地區。

由於父親有腰傷,無法乾重體力活,全家的經濟來源都靠母親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磚背沙。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成績出來時,林萬東正在工地搬磚賺錢,得知考了713分,全家人喜出望外。

這個貧寒的家庭,終於看到了出頭之日。

不管一個人的處境怎樣,是貧寒是落魄也好,是優越是平凡也罷,只要努力,他就能站在比別的孩子更高的起點。

前不久一篇關於“華為年薪百萬聘用8名博士”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這8位博士,最高年薪上限201萬,最低的年薪下限也有89.6萬。

而其中有兩位博士出身貧寒,還有一位來自貧苦的農村。

正如白巖松所說:

孩子,除了上學,真的是沒有其他的路能走,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

泰戈爾說過:“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沒有選擇。

所以,如果可以多握住一些籌碼,也多一些選擇的權利。

香港有一個熱度很高的紀錄片,叫做《窮富翁大作戰》。

節目組專門邀請香港當地富豪體驗底層人民的生活,來一次簡單的身份互換。

田北辰,二千集團的主席,哈佛畢業的高材生,被分配去體驗掃街清潔工的生活。

入住一個看起來像垃圾堆的“籠屋”,整個房間只能放得下一張床。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他早上6點開始工作,清掃大街上惡臭的垃圾桶,時薪25元;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扣掉基本開支,午飯只有15元的預算,而大部分的飯要20元。

他好不容易買到一個三明治,卻只能坐在街邊的樓梯上就著白開水吃。

最終受不了這種生活,提前終止體驗的他,在鏡頭前意味深長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這個社會正在極嚴厲地懲罰讀不成書的人。”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而錄節目前,他的座右銘是:如果你有鬥志,弱者也可以變成強者。

節目裡,沒有學歷、沒有技術的人,為了活下去,不是住籠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

拿最低的回報,吃最便宜的飯,有的甚至要工作17個小時。

他們無暇顧及其他,因為僅僅活下去就很難了。

他們沒得選擇,來來去去都在一個“死衚衕”裡。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當你強的時候,你就有很多選擇的機會;當你弱的時候,命運給你什麼,你就得接受什麼。

就像那段很經典的話說得那樣: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讀書雖苦,卻是此生承受最輕的苦。

讀書雖累,卻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最大轉機。


有人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部分讀過的書最後都會忘掉,那讀書的意義何在?

底下的一個高贊回答說:

小的時候我吃了很多東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記不清是什麼,但我知道,他們已經成了我現在的骨和肉。

讀書,正是如此,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的思想,擴寬你的眼界,提高你的格局,藏在你的談吐,早就成為你身體中的一部分。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時間是最公平的東西,每個人都是平等的24小時。真正產生差距的,只是不同人的不同使用方法罷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中華大地,歸校復課至今遙遙無期。

為了幫助孩子們持續學習,防止假期滑坡,各個學校在這週一開始了上網課。

然而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卻不想上網課,就想趁著假期延長好好睡懶覺、刷手機、玩遊戲。

讓家長和老師焦慮不已。

有老師反映,正式上完課後,甚至有學生中午12點還沒起床,躲在被窩裡假裝打卡。

因此還誕生了一個流行詞語,那就是“網課學困生”。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別抱怨學習苦,那是你通往世界的路!

不會自覺學習,更沒有享受到快樂學習。

如何讓孩子過一個充實的假期,學好、玩好,就成了很多爸媽煩惱的事。

既然已經有這個時間了,我們不如借鑑遊戲,讓他們在自由遊戲中,

玩出自己的想法,玩出對世界的看法。

讓玩具不只是玩具,讓遊戲也不只是遊戲。

我們不僅有態度,更有方法!

3月18日——22日,我在直播營等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