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5! “少跑路”服务再升级,发展更提质!

“局区合一”

作为新时代双流提升经济组织方式

重要创新之举

正在成为推进产业功能区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本、活力之源

16+5=5! “少跑路”服务再升级,发展更提质!

立足成都芯谷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

打造创新政策高地和产业服务特区的实际

区发改局、成都芯谷管委会

通过机构整合、职能融合、

服务聚合、制度集合

探索建立“局区合一”创新模式

以服务方式与理念之变

聚焦产业功能区

有力推动着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6+5=5! “少跑路”服务再升级,发展更提质!


服务之变 力量整合目标同向


眼下,成都芯谷芯谷孵化器建设基本完工,本月底即可交付使用,但成都芯谷公司总经理贺海华却高兴不起来。“楼是建好了,但进出道路还没通,毫无意义。”


不过贺海华的焦虑只是短暂的,因为区发改局·芯谷管委会的及时介入,打消了他的忧虑。3月18日,该局工作人员专程来到该公司,向他们通报道路建设的最新情况。“我们通过协调,建设方保证4月10日前会把这条路修通。”


根据规划,将按照纵一路、横四路、横五路的顺序修建园区几条道路,其中横五路要今年年底才能建成。这样一来,地处横五路旁的芯谷孵化器就不能立即投入使用。为此,区发改局·芯谷管委会积极协调调整道路建设顺序,还协力推动建设进度,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企业之困。

16+5=5! “少跑路”服务再升级,发展更提质!

“没想到他们比我们更着急,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贺海华在商业领域见多识广、经历丰富,但他直言这样的服务不多见。“通常是向园区反映,然后再层层反映、多头协调,费时费力效果参差不齐。”贺海华说,以前园区管委会面对这样的情况,多是充当传话筒,来回多头奔波,但效果不见好;而在双流,通过“局区合一”,不仅服务变得更直接了,效率也更高了。


“对于一件事,有专人负责,时时跟踪服务,真正让企业请求帮助变成了部门主动关注解决。”区发改局局长、芯谷管委会主任黄彬说,“局区合一”后,区发改局、成都芯谷管委会在合署办公的基础上,还将16个内设科室和5个下属事业单位按职能整合为5个工作室,对职能、岗位、职责深度融合,采取“专业的人做专业事”,加之项目化的落实、层级化的推进、过程化的考核等作保障,自然就让工作流程变得更简单,服务效率变得更高效。

16+5=5! “少跑路”服务再升级,发展更提质!

黄彬说,他们将进一步整合职能、激活资源、优化岗位设置、细化岗位职责,并加快建立和完善管理、用人、考核等制度机制,真让“局区合一”快速反应、科学决策、高效落地的工作机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武器。


理念之变 条块推进效率提升


自“局区合一”后,区发改局·芯谷管委会综合协调部的魏帼和部门同事,每天干劲十足。“专注擅长的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感觉有释放不完的青春。”魏帼以前在芯谷管委会主要从事园区规划编制及政策研究等工作,但常常因为其他事情,让自己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干得身心疲惫。


如今,随着职能职责的调整,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不仅让魏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位,还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工作热情。

16+5=5! “少跑路”服务再升级,发展更提质!

可不,这段时间立足融入成都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一体化发展战略等,在我区编制城市发展机会清单和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工作要点等工作中,她结合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提出了不少精准性、实操性意见,得到了极大点赞采纳。


“有时间、有精力,才能更专注做好一件事情,才能更充分开展调查研究,效果自然就不一样。”如今在区发改局·芯谷管委会,像魏帼这样的职工不在少数,他们曾经都是机关的多面手,如今都在转身成为专注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


“通过内部力量的整合,并以条块化的工作协作,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工作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黄彬说,通过深度融合,将发改局宏观管理职能和芯谷管委会的具体实操业务有机结合,统一目标、思路、制度、路径,实现了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行、节奏同步。


如今围绕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

重大项目、要素需求、支持政策、

产业协同、区域合作等

不仅有专班专人对接国家、省、市

进行策划包装、对上争取

而且具体到园区规划研究、项目推进、

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

通过打破部门、科室、岗位设置界限

还实现了力量、链条、效率

进一步加强、延长、提高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双流发布”今日头条号或下载“空港融媒”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