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什麼時候服用有講究嗎?

曾被無數次問過同一問題,那就是中藥什麼時候服用有講究嗎?

其實,一般情況下的普通疾病,我們都簡單化回答患者“什麼時候服藥關係不太大,空腹服用吸收會好些(類似於西藥腸溶片的原理)”因為對於很多人煲藥都不甚方便的年代,過分要求服藥時間似乎有點嚴苛,難以做到。但是對於一些重症大症而又有條件選擇服藥時間的患者,我們還是建議按照中醫理論,以如下原則選擇最好的服藥時間。

利水祛溼藥宜清晨服用

藥物進入人體之後,終歸要通過機體的內因才能發揮其治病作用。《內經》認為,營衛之氣平旦由陰分出陽分,行陽25度;入夜則由陽分進入陰分,行陰25度。一般而言,水溼之邪多留於陽分、氣分,若於平旦進服行利水溼之藥,即可藉助營衛之氣行陽之際,載藥直達病所,又可秉乘平旦人體陽氣旺,以增強藥物溫行水溼之力。

例如,宋代《類編朱氏集驗醫方》所載的通陽化溼名方——雞嗚散被稱之為“治腳氣第一品藥”。該方之妙不僅在幹選藥配伍得法,且以擇五更雞鳴時服藥命名,其療效與合理擇時服藥密切相關。又如龔廷賢用沉香快脾丸通陽行水,亦提出“消頭面腫,五更初用蔥白酒送下,消中隔胸腹腫,五更初用陳皮湯送下;消臍以下腳腫,五更初用桑白皮湯送下”。也就是說,儘管其水腫的部位不同,引經藥的配伍相異,可強調五更時服用的觀點是一致的。

補陽藥宜清晨服用

補陽藥主要指補腎陽藥,據資料統計,《奇效良方》所載強陽補腎方藥71首,其中註明平旦空腹服之達56首,佔總數的73%,可見補陽藥主張在清晨服用。

補氣藥宜清晨服用

從李東垣《陴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均可發現其治脾虛氣陷諸疾所制補中益氣湯、參術調中湯等八首益氣昇陽方都強調在午前服藥,李東垣學生羅天益還進一步指出益氣昇陽藥之所以午前服用,乃“使人陽氣易達故也”。

養陰藥、安神藥宜入夜服用

夜寐不安,伏火勞熱,乃陰分之病。入夜進服安神藥、養陰藥可憑藉營衛之氣行陰之際,助藥引陽入陰,導神歸舍,或載藥而達陰分,清洩體內之伏火。例如,明代薛立齋用六味地黃丸養陰就十分強調入夜時進藥,李東垣以當歸六黃湯治陰虛盜汗,王肯堂以麥煎散、連桕益陰丸治陰虛勞熱亦主張睡前服之。至於安神助眠藥就更多例子,例如許叔微以辰砂、遠志丸、珍珠母丸鎮心安神,提倡夜睡前薑湯送下,危亦林以天王補心丹養心安神,龔廷賢用加味定志丸寧神定志,王肯堂以遠志丸安神定魄、酸棗仁湯養血寧神時都提出了夜睡前服用。

催吐藥宜清晨服用

朱丹溪曰“凡吐藥宜升提其氣”,若氣機不升,何有騰越倒倉之力?清晨正是人體氣機上升之際,顯然是用吐藥的最有利時機。劉河間以獨聖散湧吐風痰,提出“吐時辰巳午前,宜早不宜夜”其後不少醫家都效法用之。韓國古代的中醫著作《東醫寶鑑》以吐法截瘧,所載常山飲、七寶飲諸方儘管其適應症有所不同,亦均強調宜清晨服藥取吐。解表發汗藥宜午前服用

午前,人體之氣升浮於肌表,腠理易開,外邪易被驅出,故張仲景認為此乃太陽表證欲解之時。發汗透表藥,若於午前服用,正可藉助陽氣升浮外達之際,加強藥物透邪之力。李東垣認為“午前為陽之分,當發汗;午後陰之分,不當發汗”,明代李梃受其啟迪提出“俱宜午時前發汗,午後陰分不宜”,亦有醫家認為大凡走表透邪之藥均宜午前服用。

瀉下藥宜午後服用

午後氣機開始下降,如應用瀉下藥,則可引邪下行,從內從下奪其病勢,同樣可得應時而降之氣所助,使藥力與氣機升降同步,而相得益彰。但午後到何時服用最好呢?歷代醫家對此大致有三種意見:

  • 下午:李東垣的觀點是“乃當日巳午之後,為陰之分而下之”,李梃亦謂“傷寒漸熱不納食者,巳午之後下之尤好,雜病皆同”。
  • 傍晚(日晡):清代張隱庵等注《傷寒論敘例》雲“秋宜下者,日晡人氣收降,因服下藥,亦順天時之大法也”
  • 入夜:《證治準繩》中記載:倪維德以通氣利中丸治臟腑秘結,火邪上炎之目疾,羅天益用神功丸瀉熱結便秘,王肯堂以局方七宣丸通利大便、抵當湯下蓄血,皆主張入夜時服之。可以說三種說法各有依據,各有粉絲,但瀉下藥不適宜於早上服用則是共識。

按發病規律特殊應對的擇時服用

疾病現象如表現出特殊的晝夜節律性時,臨床治療就應按其節律服藥而治之,如麻黃蒼朮湯證表現為每日五更咳嗽,就應“稍熱臨睡服”,意在截其未發,瀉血湯證發熱晝少而夜多,則宜早晨“空心溫服”,意在避其銳勢。正如趙獻可所云“若未發之時當迎而奪之;若正發之時,當避其銳鋒”,根據發病的時間規律參合病勢之虛實而加以運用擇時服藥,亦常可收到特別滿意的效果療效。

相同藥物不同時辰服用的現代研究

人體臟腑功能的盛衰隨晝夜而發生週期性節律變化,主時之時,主時髒的功能最旺盛,其相對的時辰(即12小時之後)則功能最低。如現代醫學已經查明腎功能最旺盛之時是下午17-19點(酉時),依據是經測定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流量證實其峰值正好在該時辰,最低值則在上午5-7時(卯時)。因此,溫補腎陽之藥,在其腎功能最低之時服用,便可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心、肺、肝、睥等髒庸功能的盛衰規律,經現代實驗證實亦與子午流注的理論相一致。故臨床中合理補虛瀉實,擇時而服藥是可望提高藥物的療效的。子午流注的歌訣?這裡順便跟大家提及一下有詩句背誦:

肺寅大卯胃辰宮,

脾巳心午小未中。

膀申腎酉心包戌,

亥三子膽醜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