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爱好者,是先看通史还是先看断代史呢?

豫史台


我是小民学历史,我来回答,

我觉得先看通史,为什么

一 画主轴

我们先看二十四史,因为看完二十四史之后我们会有一个大概的概念,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亡国之君是谁,如何开国的,又是如何亡国的,所属朝代都对整个中华民族做了什么贡献,这样脑中就有一个主线了

二 填枝叶

我们看完通史之后,我们就可以深入到每一个朝代,去看每一个朝代的政治,军事,社会,文学等具体的方面,通过这个我们会有一个深刻的进阶,我们会有一个自己的理解


小民学历史


就想看电影一样,从古看到今!再连串起来你会发现很有意思!



中国古文法传人


个人观点:

祖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无论怎么个读法都未必能读全了。阅读历史不能了解一些概况就满足了,那样读与不读没有区别。所以我个人认为先从自己喜欢的一段历史开始阅读,然后向前或向后延伸一点一点的。

先从喜欢的历史时期入手的好处

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历史时期,那么多多少少对这段时期都会有些了解。那么在阅读这段历史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一些是喝历史不符合的,这样就激发了读书的好奇心理,这段历史就会顺理成章的读下来。反之如果自己对这段历史不感兴趣,购买是史书很难读完或者用心深入的去读,那么就是去了阅读的乐趣。

依我个人举例,我个人比较喜欢三国时期这段历史。最初的接触的是《三国演义》及同年的各种三国类游戏,但是当我买了一套《三国志》后这本书颠覆了我很多对三国的认知,与此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好奇。《三国演义》中太多的虚构和吸睛的剧情了和正史出入很大,作为正史的《三国志》我现在已经快将第三遍看完了但是依然不敢说自己读透了。现在我就有了探知三国时期之后历史的欲望,但是因为还没读懂《三国志》,所以我暂时没有向后延伸读关于晋朝的历史。


正、逆阅读方式阅读

想要学习历史阅读的方式很多,最直接的就是由近代史向古代历史逆向读回去或者反过来。可以先选读一些概况的史书,读到喜欢的朝代就找一些详细的、拓展的史书丰富一下当时的历史。读史首先是兴趣,有很多时期记载的事件是枯燥的,如果没有兴趣一翻而过则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和继续读下去的耐性。

个人建议正史、野史一起读,因为历史已经过去没人能证明正史记载的都是真的、野史里记在的都是假的。


总结:读历史一是了解祖国几千年的传承;无再有就是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更有可能的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


感谢大家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国


個人建議先看通史,連帶看如何治史的學術著作。斷代史在確定深入研究某朝代後再看,此時也要有全局觀,必須有通史基礎。無論如何,通史都要時刻在心中,所以建議先看。在往後的學習中,修正原先的觀念,這卻有點難,但很重要。


TonyDeng


爱好者本身就区别于学着,科班历史学出身毫无疑问读通史,再读断代史,再到重点研究某个时代,比如说易中天,他三国精通,其他朝代也不错,但是没有三国那么熟!

爱好者嘛,想多个话题,读读近代史就行了,封建体制下皇朝的那些蝇营狗苟稍微知道点就行了[捂脸]


剑客老刘


我觉得应该先看通史,除非你是特别想了解哪一个朝代,那么可以不看通史,只看断代史;假如真的是一位历史爱好者的话,还是应该先看通史,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一个大致的框架,比如朝代的先后顺序,每个朝代如何建立的,开国皇帝等等。当然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肯定不是看一遍两遍就记住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反复思考研究。

看完通史,了解总体架构以后,可以再针对性的看某个朝代,分析各个朝代的特点,以及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些贡献和灾难。

历史本身是很枯燥的,但是如果你是一位真正的历史爱好者,一定会在读历史的过程中发掘乐趣所在。


郁琰无忌


你我都是历史学爱好者!

首先要激发自己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要以点带面,不能上来一把抓,我的建议是先学习断代史,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开始,中华文明灿烂,历史悠久,我们不可能精通5000年的历史,倒不如在某一个朝代深入钻研下去,


江少晨


看断代史需要哪看哪


奉天书院老张


先看通代史 在看断代史


一般人情味


先读通史。对历史走向有了一定认知后,再读断代史。这样轻,重结合。才能更好的贯川中国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