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中國五千年一共出了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剩下半個是曾國藩,今天就說和孔聖人齊名的王陽明。

王陽明,明代心學集大成者。在王守仁逝世後五十四年,王守仁從祀孔廟,他與薛瑄、胡居仁、陳獻章一起成為明朝從祀孔廟的四位學者。王守仁的從祀,表明王陽明心學最終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他被後人評價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絕頂”。作為一代名臣,他嚴以修身、恪盡職守、廉潔奉公、體恤民情,深受百姓愛戴。作為一代名儒,他提出並一生踐行“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念。

王陽明從小深受祖父王倫、父親王華言傳身教的影響,忠孝友悌、淡泊名利、清廉正直的王氏家風,為他後來的為官為人為學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他的很多思想也被後世人所借鑑。

一、“欲修身,先養心”。

天理良知是人的本性,豈能斷舍離?

人生不是放下,人生是擔當。修行不是斷舍離,修行是致良知。

王陽明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遇到事情切不可浮躁,只有心定了,則萬事皆可成。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二、愚人求知識,高人悟學問。

《傳習錄》上記載,一朋友問王陽明:“讀書不記得如何?” 王陽明回答說:“只要曉得,如何要記得?要曉得已是落第二義了,只要明得自家本體。若徒要記得,便不曉得;若徒要曉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體。”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王陽明認為,一般人讀書只是記得書中的話,這是在學知識。因為記得只是你記住了書中的話,但這“知識”對你有沒有影響、觸動?這個就難說了。 曉得則是你從自心中發現了書中的那些道理,在自己心中印證了書中的道理。這就是讀書以發明本心。這樣得來的才是真正的學問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不管是讀書還是修行,我們都應該搞清楚我們是在學知識,還是在體悟道理,做學問。 老子說,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為學就是學知識,當然是越學越多;而為道,就是體悟學問,自然越來越少。王陽明告訴我們,學問的最後就只有體悟良知。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三、“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天地間的大氣,本來沒有瞬息中斷過。但有了一個主宰,就能不先不後,不急不緩,即使千變萬化,主宰是一成不變的,人有了這個主宰才產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運行一樣永無停息,即使日理萬機,也經常從容自在,也就是所謂的“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只有氣在四處奔流,怎麼會不忙呢?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其實,忙碌已經是成為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一種生活狀態。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要在忙碌的生活中給內心留一份悠閒,才能在人世間瀟灑自在,輕鬆愉快。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有人說,人生當讀王陽明。

近代有句流傳甚廣的話:

“五百年來兩大完人,前有王陽明,後有曾國藩。”

中國當代著名學者,現代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杜維明曾說:“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當你人生不順心的時候,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讀一讀王陽明,合上書籍,豁然開朗,對於這世界上的一切也就都釋然了!

如果您也想了解陽明,不妨看一下這本的《王陽明全集》。

1、全。全套書共4冊,全面講述了陽明心學及其推演等內容。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2、精。文白對照,原文譯文相結合,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陽明心學的精妙,再也不怕看不懂晦澀的文言文了。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3、值。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精髓,是“醬缸文化”的最後一劑解藥。千古完人王陽明的傳世經典,教你修煉內心的強大,開啟與生俱來的智慧。

王陽明大智慧:心定則萬事皆可成,人生當讀王陽明

王明陽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而他的心學適合所有的人,可以讓你明白什麼是“知行合一”

全套書僅需78元,共4冊,每冊只要不到20元,也就是一頓午餐的價錢,就可以把永恆的經典帶回家。

不要再猶豫啦,這一定是你期待已久的理想藏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