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樑曉峰:“預防為主”的這杆大旗不能倒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曉峰:“預防為主”的這杆大旗不能倒

“預防為主”的這杆大旗不能倒

——訪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曉峰

保健時報記者 董超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晓峰:“预防为主”的这杆大旗不能倒

梁曉峰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兼任世界衛生組織病毒性肝炎防控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管理分會主任委員等職務。承擔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預防新策略的研究”研究。多次參與處置國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組織全國性疫苗接種及群體事件,2008年曾赴汶川地震災區組織應急接種,2014年帶隊赴西非塞拉利昂援助處置埃博拉疫情。

“世界公共衛生聯盟對中華預防醫學會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做的預防、控制及管理措施表示支持與讚賞。”“亞太流感控制聯盟對中華預防醫學會採取的系列措施印象深刻,為所有奮戰在抗擊疫情崗位上的公衛同仁加油打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華預防醫學會陸續收到了世界公共衛生聯盟、亞太流感控制聯盟等組織發來的信函,讚賞中國政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做的努力,並肯定中華預防醫學會針對抗擊新冠肺炎採取的行動。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肆虐神州大地,人民健康遭到嚴重威脅。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舉全國之力,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

“中華預防醫學會作為我國預防醫學科學技術和預防醫學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我們更應當履行好職責,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當中。”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曉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疫情發生後,學會迅速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組建起一支涵蓋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疾病預防控制、傳染病、衛生應急等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緊密相關的專業領域的專家組,每天對疫情發展趨勢進行研判並提出有關政策建議上報國家相關部門,發揮了社會組織建言獻策的作用。

“人類與傳染病的鬥爭遠沒有結束,還將繼續下去”

國際合作尤為重要

傳染病在歷史上曾經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人類也在和傳染病不斷較量的過程中付出了巨大代價。比如100多年前,人類社會就暴發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流感——西班牙大流感,奪去了千萬人的生命。

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人類在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如天花、脊灰等疾病的消除,到後來疫苗的出現,讓人們似乎覺得傳染病的威脅越來越小了。可進入21世紀後,非典型肺炎(SARS)、埃博拉病、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以及目前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又一次次讓人類防不勝防,吞噬了無數寶貴生命。梁曉峰說:“事實告訴我們,人類與傳染病的鬥爭遠沒有結束,還將繼續下去。”

目前,國內疫情雖逐步明朗,但國外疫情卻越發嚴重,新冠肺炎已蔓延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可見抗擊疫情並不是中國一國的事情,而是全球性的事務。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肩負起了採取果斷措施防控病毒的責任,且積極有效的舉措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梁曉峰說:“為了向國際社會真實、客觀分享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中華預防醫學會組織相關專家,將中國新冠肺炎防控和診療相關指南最新版及其解讀編譯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和診療指南(英文版)》,並正式出版。該書為受疫情影響國家的衛生防控工作提供借鑑,促進國際上各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經驗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全球衛生健康發展。”

在談及如何加強與其他國家公共衛生方面的交流時,梁曉峰表示,當前新冠肺炎成為大流行(病)的威脅已變得非常現實,所以國際合作顯得尤為重要。中華預防醫學會一方面要不斷與發達國家進行交流學習;另一方面也要幫助那些不發達國家,特別是非洲一些沒有疾病防控體系、經濟也比較弱的國家,為他們傳授一些中國在防控傳染病方面比較成功的經驗。這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詮釋。

“我國疾控工作的短板和不足已然不容忽視”

體制改革刻不容緩

2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了《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聯合考察報告》。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通過對中國的實地考察,對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報告指出,面對這種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國採取了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這一新的呼吸道病原體的迅速蔓延,改變了疫情快速擴散流行的危險進程。

雖然我國在疫情防控行動上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但同時也暴露出我國疾控體系的短板和不足。自2003年非典之後,國家在疾控體系建設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投入還遠遠不夠,關鍵要理順體制機制問題。從這次發生的公共衛生事件來看,真正建立一個符合疾控本身內在規律的體制,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從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處置情況來看,我國疾病防控工作的短板和不足已然不容忽視。”作為一名老疾控人,梁曉峰也指出了我國疾控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他直言,能力不強是首要問題,整個疾控系統不足以應對此次疫情。監測工作沒有及時發現病原和人傳人的證據,前期也缺乏深入細緻的流行病學調查。不明原因肺炎監測系統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沒有能發現此次疫情的嚴重性和病毒的快速傳播能力。

梁曉峰說:“本次新冠疫情處置,從疫情的發現報告、流行病學調查、防控措施的提出與實施,疾控機構發揮的作用有限。比如疫情的網絡直報系統的作用發揮不夠,對外公佈和各級決策部門使用的數據均為行政部門另設一套電話和表格報告系統,數據對不上口。

另外,現行的傳染病早發現方法、疾病監測預警技術、防病適宜技術、流行病調查分析能力、不明致病因子檢測技術、健康大數據分析運用技術等,特別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機制,極為不適應新時代的需要。造成這種嚴重情況的原因很多,但根本上是‘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未形成社會共識,對疾病預防工作重視投入不夠。”

“公眾要革除陋習,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預防為主的大旗不能倒

預防病魔,方能驅逐“窮魔”。2019年8月,中華預防醫學會在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發出了《積極參與健康中國行動倡議》,號召全國衛生與健康工作者落實預防為主工作方針、大力普及健康知識、全力維護人群健康、有力防控重大疾病,發揮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主力軍作用,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貢獻力量。通過這次疫情來看,更加體現了這個倡議的重要性。

“從公共衛生角度來講,最好的時機還是預防。我們發佈這個倡議,也是想喚起社會、喚起有關部門、喚起廣大衛生與健康工作者對預防為主的重視性。”梁曉峰說,當前我國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重視度不算高,再加上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的不斷增長,認為傳染病會越來越少了。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帶給我們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所以預防這根弦不能松,“預防為主”這杆大旗也不能倒。

梁曉峰告訴記者,希望通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家能深刻認識到預防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慢性病的防控上,則更為重要。同時,也建議公眾要革除生活中的一些陋習。“你看,由這次疫情引發的野生動物保護如今已達成了共識,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但類似的陋習還有很多,比如吸菸。”梁曉峰說,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每年因吸菸死亡的人數高達700萬,其中包括約110萬中國人。在國際控煙快速進展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吸菸率仍然居高不下,兩個成年男性就有一個吸菸者,至今還在沿襲著這種陋習。此外,還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缺少運動、不合理膳食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改變的。

“怎麼能夠健康地生活,是未來每一箇中國人需要思考的事情,要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革除陋習外,也要養成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到了冬春季就戴上口罩,在你打噴嚏的時用紙巾或者用胳膊肘擋住臉部,外出時隨身攜帶消毒酒精等。”梁曉峰說。

“謠言止於智者,沒有智者,謠言就會一直傳下去”

公眾健康素養水平亟待提高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路上,抗擊謠言幾乎一路伴行。在當下疫情傳播的特殊時期,利用公眾急於知曉病毒來源、傳播情況和救治方法等心理,一些謠言製造者更是捕風捉影、斷章取義,散佈大量不實消息,讓一些健康素養較低,並不瞭解真相的公眾被誤導,進一步形成毀滅性的“蝴蝶效應”。那麼,公眾應如何對信息源和信息質量進行鑑別和判斷呢?

梁曉峰坦言很難,因為有一些問題要提出一些證據,就需要做大量研究。另外,那些輕信謠言、上當受騙的都是以老年人居多,由於他們生在特殊的年代,缺少文化知識和辨別能力,子女又不在身邊,很容易上當受騙。

“謠言止於智者。沒有智者,謠言就會一直傳下去,特別是健康謠言。”梁曉峰說,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還是要加強我們的科研能力。對公眾關注的健康問題,一些大學科研機構、公共衛生機構都可以發揮其自身作用,公眾關心的就是怎樣吃有營養,怎麼鍛鍊有效果等,但這方面的科研恰恰是比較弱的。

其次,公眾的健康素養水平亟待提高。國人在健康素養和健康知識的積累上還是比較差的,2018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只有17.06%。建議公眾要多看官方發佈的信息,其他傳聞不要輕信,要有一個基本的判斷能力。

梁曉峰說,中華預防醫學會歷來非常重視科普相關工作,一直採取多種形式,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並進行廣泛宣傳。下一步,學會還要充分整合全國省級學會、分支機構、系列期刊和科普基地等資源,制定參與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發展規劃。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晓峰:“预防为主”的这杆大旗不能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