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增創發展新優勢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我省堅持抓住主要矛盾,根據疫情分區分級精準有序紮實推動復工復產:18日,全省集中開工重大項目265個,總投資1950億元;目前,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99%,在建省重點項目已全部復工;2月全省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1.7%……

疫情對我省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不改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但面對疫情衝擊,我們要敏銳把握經濟運行規律,通過提質增效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通過轉型升級增創發展新優勢,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比如,受疫情影響,遠程辦公增多、網絡消費更盛、在線課程日豐、無人配送流行、5G場景落地……仔細審視這些變化,不難發現下一步產業轉型升級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我們要善於化危為機,變不利為有利,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抓住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利契機進行佈局。

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搶佔發展主動權。從檢測試劑盒研製到防控物資生產線改造,從各類資源的精準調配到復工復產大數據的運用,在我省戰“疫”中,科技創新盡顯硬核支撐的實力。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新科技不僅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而且帶來新產品、新服務,催生新業態、新模式。

我們要用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6·18”等平臺,不斷完善產業與科技對接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抓住數字經濟新風口,推動產業升級。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發揮重要作用:“八閩健康碼”作為全國首個省級“健康碼”,方便群眾出行和返崗復工;“雲招商”、“雲招聘”、“馬上就辦”網上辦等助力復工復產;農村電商、生鮮電商等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可以相信,疫情過後數字經濟將加速發展。我們要加大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力度,高起點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的持續轉換。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當前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但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慎終如始,在抓緊抓實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以轉型升級增創發展新優勢。

(福建日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