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麥家於2019年發表長篇小說《人生海海》,這部作品一經發表就受到了廣泛關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讀完後為這本書寫了《六記》,其中不遺餘力地誇讚道:

險處求勝是要功夫的,功夫不到家,一腳踩空,一個跟頭飛將出去,涉線成尋死。麥家一路試險,一再身臨絕境,叫人替他驚險,終是有驚無險,叫人佩服他的武藝。

可見,《人生海海》乃麥家創作之新突破,他再一次突破自己的天花板,站在新的高度之上,戲弄文字,玩弄“人生”。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這位以寫諜戰小說出名的作家,這次創作了一篇鄉土小說,在小說中塑造了一個遭受自私而又無知之人嚴重迫害的上校。多年以來,上校一直奉行著自己的處事準則,對鄉里鄉親能幫就幫,能救就救。但他的善行並沒有換來人們的善待。大家那他不近女色打趣,給他取外號為“太監”,用他的過往肆無忌憚地詆譭他。

上校的一生經歷了太多風風雨雨,他從一個英雄淪落為群嘲對象,他的善良被人們認為是理所應當,他的犧牲成為罪有應得,上校的悲劇人生最後因發瘋喪失記憶得以終結。這是作者對上校的祝福,也是命運之神對良善之人最後的彌補。

以個人經歷為基礎,創作的獻給父親的作品

2019年4月,經過七次反覆修改的《人生海海》終於面世,這部麥家沉寂八年,潛心創作的作品帶給人們全新的閱讀體驗。

高曉松評價《人生海海》,是麥家老師跨域了自己的第一座高峰,向內心深處的文學攀登下一座高峰的大作。

然而麥家本人卻表示,這是一部“獻給父親的作品”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麥家和父親的關係並不好,他曾和父親冷戰長達二十年之久,當他想要與父親和解時,父親因為患了阿爾茲海默症已經完全不認識他了,因此父親也始終沒有當面原諒麥家,這讓麥家一度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

麥家成長於一個壓抑的時代,家世不好的他在學校裡時常遭到老師和同學的欺負,有一次因為同學辱罵自己的父親,麥家怒氣衝衝地堵在同學家門口,揚言要打對方。因為父親及時趕來,給了他兩個大耳光而告終,隨之告終的是他和父親的關係。

父親的兩個耳刮子把麥家打得鼻血直流,麥家沒有做任何解釋,從此恨上自己的父親,再也沒喊過他,並且開始策劃著逃離故鄉,逃離父親。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1981年,麥家參加高考,故意報考了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為的就是遠走高飛,遠離那個淌著自己血與淚的地方。

麥家幾乎是馬不停蹄地離開的,他告訴自己,離開了這,一切都將重新開始。

之後的日子,他幾乎和父親斷了聯繫,給家裡寫信,抬頭只寫母親,甚至不提及父親半句。

麥家多年來對父親粗暴的教育方式耿耿於懷,他忘不了父親當眾給自己的兩個耳光,他似乎怎麼也走不出童年的陰影。

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他站在廢墟之前,感受到生命的短暫和渺小,看到一個滄桑的老人抱著一個孩子號啕大哭,在那一瞬間,他突然想念起父親來,也在那一瞬間他決定迴歸故里,陪伴老父。

然而一切都已經完了,他的父親得了老年痴呆症,怎麼也認不出麥家來。父親望著麥家傻傻詢問:“我的小兒子呢?”麥家一遍又一遍地告訴他,“我就是您的小兒子啊!”他卻像看一個陌生人一樣不斷地審視他,到死都沒有認出他來。

此後,麥家不再耿耿於懷於父親的兩個耳光,而是懊悔於自己為什麼沒有早點回到父親身旁,接受父親的原諒。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麥家的自責無法釋懷,他輾轉反側的日子讓他最終決定在創作中與自己和解,讓作品裡的人物代替父親與自己和解。

在《人生海海》中,麥家創作了許許多多父親形象,書中爺爺對父親近乎偏執的愛,父親對“我”自我犧牲的沉重之愛,礦工對遇難孩子捨棄生命的愛,痴傻的上校對“我”的純淨之愛。

可以說,麥家把父親對自己的愛,掰開揉碎地嵌入到作品的人物中,讓這些人的父愛在書裡再次融合碰撞,組合成父親那無言而又廣袤的愛

父親不是不愛自己的,只是他的表達方式錯了,他所做的是在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兒女。只要災難不降臨在兒女身上,那麼願意揹負一切罪孽苟延殘喘一生。這就是父愛如山的偉大之處,這也是麥家創作《人生海海》的初衷。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類《羅生門》寫作手法的運用,多角度敘事打造更飽滿的上校形象

在《人生海海》中,麥家用了類似“羅生門”的創作手法進行講述,通過上校、老保長、林阿姨以及“我”的講述還原了一個命運極為悲壯的上校形象。

上校在雙家村因為生殖能力問題,被村民們群嘲為“太監”,但他本人並不在意這件事兒,依然悠然自得地過生活,養貓看報,喝茶燉肉,一樣都不落下。

村民們眼紅上校不用下地照樣時常燉肉的生活,卻也瞧不起他找不到媳婦的悲劇人生。

被村裡人瞧不起的上校,在老保長口中是一個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大災大難的英雄。上校見慣了上海的燈紅酒綠,聽膩了鶯鶯燕燕的嬌嗔怒罵,也體驗了精彩人生的跌宕起伏。

在大上海的日子,上校機緣巧合成為女鬼子的男寵,在床第之間竊取情報,危機四伏,忍辱負重,甚至為此留下了一生無法回首的骯髒往事,在身上留下了一片任何人都無法觸碰的逆鱗。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上校甘願縮在雙家村這個小角落裡討生活,而不去外面的大世界闖蕩一番。

老保長理解上校的苦衷,為他保守一輩子的秘密,最終為了讓洗清爺爺對父親和上校另有姦情的嫌疑,而將上校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講給了爺爺聽,這才排除了上校和父親是雞姦犯的嫌疑。

而通過林阿姨的講述,我們則又看到一個正直善良卻又身不由己的上校形象。這時候的他已經是一個醫術高明的軍醫,他對名利沒有任何想法,對女人也沒有想法,他默默地做自己的事兒,為國家的建設出工出力。

然而這樣好的人卻被人嫉妒,林阿姨甚至因此被人利用來指正上校行為不檢點,強姦良家婦女。林阿姨的愛而不得讓她鋌而走險,使得上校被撤去所有職務,一無所有地雙家村,可以說上校的後期的遭遇,有一部分原因是林阿姨造成的。

林阿姨因愛生恨,她無法接受已經要了她身子的上校將她拒之門外,她不知道上校曾有過那樣不堪回首的過去,她自私的為了得到上校不擇手段,最後卻兩敗俱傷。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爺爺和父親講述的是上校還沒有參軍打戰前的故事,上校自己說的是自己還是國民黨士兵的故事,老保長則挑上校成為特務的傳奇故事來講,而林阿姨則說的是抗美援朝時的故事,他們每一個人講一段關於上校的過往,湊成了一個鮮活立體的上校形象。

第三部分又通過經歷了生死逃亡,長大成人,發家致富的“我”與失憶的上校打交道的故事,還給上校一個潔淨而又安寧的世界。

這種多角度的敘述方式,有幾分像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不同的是,芥川通過多個人物的敘述將整個故事演繹得撲朔離迷,而麥家則通過各個人物的敘述將上校一生的跌宕起伏講得明明拜拜。說不上誰更高明,二者都通過這種多角度敘述為讀者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故事,也帶來了不少人生的思考,和人性價值觀的衝擊。

一鍋大雜燴,燉煮出人性的五味雜陳

麥家在《人生海海》裡創作了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好色而明理的老保長,固執而軟弱的父親,壞到讓人咬牙切齒的小瞎子,滿口大道理最後卻自私自利被人唾棄的爺爺……

除了這些主要人物,還有一些小人物,身懷六甲依然在槍林彈雨中執行任務的女特務,為了救困在礦井塌方中的兒子犧牲性命的礦工,恩將仇報幫助兒子陷害上校的瞎佬等等。

這一鍋亂燉,雜七雜八的人物,在麥家筆下顯得如此鮮活,竟把人性的真善美,假惡醜都燉煮出來。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1.小瞎子與生俱來的惡,在混亂之中盡顯無疑

小瞎子可以說是《人生海海》中貫穿始終的惡人,小說開篇不久,就點到小瞎子戲弄上校,以為少校在房頂上掏煙囪,打不到他,似一隻猴子一般對著上校瞎嚷嚷“太監!太監!”結果被上校灌了一嘴菸灰。

小瞎子是個有娘生沒娘養的小子,他娘被瞎佬聯合弟弟騙婚娶進家門,弟弟拜堂,瞎佬入洞房,小瞎子她娘一開始並不知道要嫁的人是個瞎子,日子久了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但此時已經懷有身孕,生下小瞎子便遠走高飛了。

小瞎子沒人教,善惡自然不分,他甚至直挺挺地往惡的方向生長開去。他對上校的惡意比村裡任何一個人都來得深重,活著說小瞎子對全村人都懷著惡意,而把所有的惡意都集中在上校一人身上發洩。

文化大革命爆發,靠著阿諛奉承買香菸巴結胡司令當上紅衛兵的小瞎子,雞毛當令箭,把上校捆了起來,對其又打又罵,連夜審訊,什麼都問,但又什麼都問不出來。

最後,他千方百計終於找到上校的軟肋,他知道了上校肚皮上刻字的秘密。為了弄清楚那行字到底寫了什麼,他設計上校洗澡,偷摸著趁他睡覺之時偷看,想盡辦法,為的就是碰一碰上校的逆鱗,最後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被上校割去舌頭,挑掉手筋。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從此,他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人,造謠上校和父親是雞姦犯,抹黑“我”一家,從而間接導致爺爺將上校的行蹤報告給公安,使得上校被抓回雙家村批鬥審判。因為胡司令默許瞎佬提出的扒上校褲子的建議,上校直接在眾目睽睽之下發了瘋。

小瞎子的“惡”並不是到上校發瘋就結束了,他的惡貫穿《人生海海》,在小說即將結束,“我”在網上碰到了小瞎子,他用那斷了筋的手敲下“我”父親是雞姦犯,並且偷摸著賣掉上校的財產養著他,雞姦他的謠言。

小瞎子始終活在粘稠的人性之惡裡,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究竟錯在了哪裡,又是什麼導致自己有那樣半死不活的下場。小瞎子一輩子以詆譭抹黑他人,造謠生事為樂趣,葬送了自己一輩子的前途,也拉著上校本該平靜的人生陪葬,甚至毀了“我”一家人的生活。

2.爺爺的自私自利,成為一家人揹負一輩子的枷鎖

爺爺是老保長嘴裡的“老巫頭”,是看透了天下事,懂得許許多多大道理的人。他說過很多至理名言,比如:

“綽號是人臉上的疤,難看。但沒綽號,像部隊裡的小戰士,沒職務,再好看也是沒人看的,沒斤兩的。”

“幸福是養自己心的,不是養人家眼的。”

“人和獸之間,只隔著一團憤怒,像生死之間,只隔著一層紙。”

爺爺的大道理有很多,但是很不幸的是最後他因為一己私利變成了一隻沒有良心的獸,他為了澄清父親不是雞姦犯,保留自家的顏面,派人跟蹤父親,得到了出逃在外的上校的下落。

他馬不停蹄地到公安局告發上校,並且要求公安抓住上校以後,出一個聲明,說上校不是雞姦犯,以此來澄清父親不是雞姦犯。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爺爺糊塗的舉動斷送了上校的一生,也觸碰到了雙家村村民的利益和底線。整個雙家村人因為上校被抓恨上“我”一家,爺爺雖然澄清了父親不是雞姦犯的事實,卻把一家人推進了水生火熱之中。

村民們用暴力對待“我”一家,出門被打,上學被欺負,家裡被搞的亂七八糟,父親也因為爺爺乾的蠢事搬到了上校家去住,為他看家,也為了遠離爺爺。

村民們的暴力逼得爺爺上吊自殺,父親忍受著屈辱為上校看家,大哥遠走他鄉給人做了上門女婿,二哥遭到報應得了白血病,而“我”通過買通蛇頭遠走西班牙,九死一生。

爺爺的自私一時間迷了他的雙眼,那些從他嘴裡講出的大道理都變得灰暗無色,如果說小瞎子的惡是與生俱來的毒蛇般的惡,那麼爺爺的惡就是突如其來的毒蠍般的惡,壞得讓人觸不及防,讓人痛心疾首。

3.林阿姨的自我犧牲,是對個人靈魂的救贖

當林阿姨還是林姑娘的時候,她遇到了上校,被上校的精氣神吸引,她愛上了上校,但她並不知道上校有哪些無法觸及的過往,她只是深深地愛著上校。

一開始,她並沒有表達自己的心意,只是默默地愛著他,但以為一場車禍導致她下體出血,上校當時在現場,救下了她,並知道了她這個秘密。

從此以後,她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的愛意,寫情書,當面表白,卻沒有得到上校肯定的回應,上校拒她於千里之外,但她不死心,依然糾纏著上校。

為什麼說《人生海海》是麥家十八般武藝的集大成者?

在一個夜裡,她被人摸黑性侵了,她以為那人是上校。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回國後,她要求上校娶她,上校因為身上刻著恥辱的字眼而拒絕。於是,她一封舉報信說上校強姦了自己,逼著上校娶她,但上校至死不從,從而導致他被開除軍籍,遣返老家,過去一切的榮譽、身份、地位一夜之間全部歸零。

於是便有了後面的故事。林阿姨是懷著愧疚之心找到雙家村的,她自責要是沒有自己的任性,或許上校就不會有這樣悲慘惡遭遇。她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照顧發了瘋的上校和他的老母,她如願以償地和上校結了婚,才發現當年要了自己身子的人不是上校。

林阿姨的懊悔全部化成照顧上校的動力,她把自己所有儲蓄都拿出來給上校治病,把能夠得到的最好的東西都給了上校,把他養成一個天真無邪的八歲少年(瘋病治好後的上校只有八歲兒童的智力水平)。

林阿姨用後半生救贖自己的靈魂,照顧上校終老,最後陪著上校死去。

“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繞過自己的智慧。”

小瞎子放不下當年的荒唐事兒,爺爺放不下面子,而林阿姨用一生去放下自己的罪孽,最終得以圓滿。

《人生海海》這一鍋亂燉裡的悲歡離合,最後活明白的只有林阿姨,一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