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中國的上古時期,那是一段缺失的歷史片段,所有的記載流傳下來,最終都無法考證,相傳我們的人文之祖-伏羲氏帶領部落在黃河一帶繁衍生息,過著茹毛飲血,結繩記事的生活。忽一日一個龍頭馬身的巨獸,從黃河上踏波而來,興風作浪,禍害百姓。伏羲見狀,義無返顧地縱身下河與之搏鬥,經七天七夜的較量,始在圖河上降服了它,因此《易·繫辭上》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之說。千百年來,河圖洛書一直披著神秘的外衣,而這個千古之謎的源頭就在:龍馬負圖寺。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龍馬負圖寺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發現地。龍馬負圖寺因有龍馬“負圖出於孟河之中”而得名,始建於晉懷帝四年,是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在圖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禮場所。初名 “浮圖寺”,永嘉時改為“河圖寺”,梁武帝改稱“龍馬寺”,唐高宗麟德四年更名為“興國寺”,明嘉靖四十二年仍叫“負圖寺”,清乾隆十九年又改“羲皇廟 ”,民國後又稱其為“負圖寺”。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龍馬負圖寺山門前,有條河,這條河就是大名鼎鼎的圖河,伏羲與龍馬與河圖洛書的交匯點。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揹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氏依龍馬之圖畫出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後來成為《周易》的起源。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人們便在在圖河故道上建起了一座祭禮場所,距今已有1600餘年,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因歷代戰亂,屢建屢廢。如今經修復的負圖寺大殿,重修伏羲龍馬像,並建山門一座,在圖河架石橋三座,逐步恢復寺院原貌,使其發展成為炎黃子孫的祭祖聖地和河圖洛書的研究中心。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龍馬負圖寺,雖然名字稱之為寺,實際上確實一個道觀。它由山門、鐘鼓樓、伏羲殿女媧宮、淵源閣、三皇殿、洛書宮、兩廊展室等建築組成,而其中只有伏羲殿是寺內唯一的古建築,1992年這座明代嘉靖年間重修的大殿全落架提升兩米修復。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伏羲殿內牆壁鑲嵌有十幾方石碑,有題額、畫像碑、詩文碑和記事碑。仔細看這些碑刻,其中有許多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比如像周敦頤、邵雍、朱熹、王鐸、胡煦等。在畫像碑中有一方《伏羲廟全圖》碑,碑上的龍馬負圖寺全景圖後來成為1998年龍馬負圖寺重建的藍本。山門兩側分立兩通巨石碑--圖河故道碑和龍馬負圖處碑,據說是唐代遺珍。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龍馬負圖寺有一展室,專門展示慕名而來的人士題字附贈,河圖洛書的淵源、內涵和價值,是古往今來,名人薈萃雲集於此的原動力。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伏羲氏造書契、正婚姻、教漁獵,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結繩記事的矇昧歷史,開創了中華文明,龍馬負圖寺遂成為“河圖之源”,伏羲氏則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龍馬背後的綠琉璃瓦建築是女媧宮,女媧在宮中面北而坐,她和伏羲背靠背。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後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晨鐘暮鼓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千百年來,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漫長的歲月,但是對於人類歷史來說,也不過彈指一揮。也許一切都不過是行雲流水,時光荏苒歲月蹉跎,一切都會歸於塵土。

人文始祖,河圖之源!根在河洛,開啟一段尋根之旅

飲水思源,落葉歸根,中國人以不忘本為人之最高品質,為人處世,世風家風,造就了我們中國人艱苦樸素、團結奮進的品質,這些讓我們在世界上立於不敗之地,成為共和國堅定的脊樑,我們也不能忘記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精髓,去研究和發揚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