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文學的盡頭是哲學嗎?

紾惜丶伱


武哥說文很高興來參與探討這個問題


文學的盡頭在哪裡

在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很多是有哲學思考的。是不是文學的盡頭就是哲學呢?

對哲學,哪怕是現在,學術界都沒有一致認同的定義。但哲學是最大的智慧,這一點沒有人可以質疑。

如同問永遠到底有多遠一樣,這些問題真能夠給人以無限的思考和討論空間。

我個人是承認的文學的盡頭是哲學的。我不只是承認文學是哲學的盡頭,我甚至還以為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盡頭”都在哲學那裡。

因為,哲學和科學、藝術、文學一樣,是沒有盡頭的,所謂的“盡頭”也是受我們思維限制的不是盡頭的盡頭。

文學的盡頭應該有哲學的影子

如果一定要找到文學的“盡頭”的理論依據,《道德經》或許真的能夠給我們以啟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反過來理解:萬物歸於一,一歸於道。

我粗淺的理解就是“一”就是哲學,而“道”是各種學說的“盡頭”,是近乎天、近乎神的地方。

在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們或多或少都有哲理思考。因為只是從特殊發展到一般,從個別看透到普遍,這樣的文學家才可能偉大。

且不說中國古代的老子、莊子本身既是文學家也是哲學家,唐朝的韓愈是文學家也是哲學家,就是李白、蘇軾,這些人本身就有非常高的哲學素養,在作品中有豐厚的哲學成分,說他們是哲學家也毫不為過。

文學家與哲學家的距離

李白是哲學家嗎?李白詩中始終有一種思想,那就是“天人合一”,李白追求和踐行的是道家思想,自稱為“謫仙人”,一生好入名山遊,就是尋求成仙之道,在他的詩中有大量的諸如“仙人借綵鳳,志在窮遐荒”“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青溟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等語言,有濃郁的道家思想的成分。

蘇軾是哲學家嗎?蘇軾的思想中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佔的比例大於道家思想。在《南華寺》詩中他寫道:“本是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不過在他臨終前,對趕來看望他的維琳方丈說:西天有極樂世界,可是如今我用不上力了。看來,在蘇東坡的思想深處,他還是願意自己是一個堅定的儒學家。

近代,蘇曼殊半詩人半僧人,李叔同後來剃度成了弘一法師……

文學的盡頭是什麼?是哲學?是宗教?

結語:

還是如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說的這樣:"哲學是由事實到上帝,而神學則是由上帝到事實。"也就是說,哲學很多時候就等同於神學。當然,神學,一定不是指基督教神學,而是指人類心靈最原始,最深處對於宗教的需求。


武哥說文


您好,我是曹鏡明

首先我可以十分肯定的告訴您:文學的盡頭並不是哲學,哲學從實質上來講也和文學的關係不大,只是兩者的輻射區域有所疊加;

普遍形成一種文學是哲學的載體,哲學是文學的盡頭的認知錯覺;

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什麼是“文學”?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當然這也只是關於“文學”的客觀闡述,如若想要真的弄清楚“文學”是什麼,就需要從“文學”是怎樣出現、發展的來進行分析;

1)一切以“文字”為“形式”的“藝術”作品的源頭都是詩歌;(持此觀點的有學者有朱光潛《詩論》、亞里士多德《詩學》等,目前已成為學界普遍認可的觀點)

2)東方認為“詩歌”為“表現”內在情感,西方認為“詩歌”是“再現”外來印象,故而形成:詩歌為人生世相的返照的基本觀點。(此觀點依據同上)

3)由此可得出:文學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其次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研究普遍的、基礎問題的學科,包括存在、知識、價值、理智、心靈、語言等領域。它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於哲學有獨特的思考方式,例如:批判的方式、系統化的方法等,並以理性論證為基礎。

當然這也只是“哲學”的客觀解釋,對此胡適在《胡適講哲學史》中,有過另一種更為簡潔的定義: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王東嶽在《知魚之樂》中也談到:哲學是無用之學,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邏輯規律,指導思想,卻不能有效地,解決任何一個實際問題;

1)哲學是一種獨有的思考方式;

2)哲學是一門無用之學;

3)由此可得出:哲學並不需要文字載體,文字載體也只是為了傳播這種方式、學問;

最後重新梳理一下上述內容:

1)文學是人生世相的返照,是情緒的表達或是外在環境的再現;

2)哲學是一種針對人生問題的思考方式;

3)文學和哲學的唯一交集就是針對“人生問題的思考方式(情緒的表達)”的文歸納;

綜上:文學是文學,哲學是哲學,兩者是分別的兩個能量源,向外輻射自己的力量,只是區域有所重疊,再加上重疊區域的文學力量實難表達出哲學的觀點,故而讓很多人錯以為文學的盡頭是哲學;

持此觀點的專家學者有:維特根斯坦(哲學就是對語言的誤用)、羅素(哲學需要另一種語言)等


曹鏡明


不是。文學是感性的,擴展的是人的感受性經驗。你讀《紅樓夢》能明白什麼道理嗎?也許,但《紅樓夢》本身只提供故事,對故事的解讀,那是個人的事。追隨故事的喜怒哀樂,才是大多數人讀文學作品的方式,也是作者所重點關注的。 文學是個體的感受性,所以叫描述。你說林黛玉很美,我還覺得她病癆呢!怎麼?你不服?你來打我呀。 哲學是理性的,邏輯地講普遍的道理(至少哲學家是這麼想的),要擴展的是理性的邊界。你讀《純粹理性批判》有沒有喜怒哀樂?也許,但那不是康德所考量的,康德只想著講明白他的道理。 哲學是普遍的客觀性,所以叫論證。你要是說康德這裡不對,那我就不同意了,來來來,我們坐下來,討論討論,論證論證!誰跟你論證!我就這麼覺得,怎麼了?你不服?你來打我呀!好!我就打你!我打不死你! 所以,文學與哲學走的是不同的路,至少目標不一致。 但是! 凡有但是的,就標明前邊講的都是廢話。 但是,要想寫好文學作品,往往也的確需要一種哲學視角(《月亮與六便士》,《局外人》)。同樣,要想寫好哲學作品,往往也需要一種文學視角(《理想國》,《論語》)。反正都是瞎扯蛋,都是兄弟,家產沒必要分得那麼清。


瀟灑47728


這個問題問得好。

小說、詩歌、戲劇、非虛構文學都可以是哲學思想的載體。還記得中國當代的尋根文學,韓少功(1953年出生於湖南長沙,祖籍湖南澧縣,畢業於湖南師大中文系)等人寫了《爸爸爸》《女女女》等。“根”就是傳統,是文化,是一種根本的思考。

法國人薩特是一位獲得諾貝爾獎文學獎的哲學家。魯迅先生被譽為偉大的思想家,也就是說:魯迅是有哲學思想的作家。

英國的蕭伯納等著名作家也被稱為思想家。

革命家孫中山有哲學思想,也是一名作家。

中外歷史上,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還有托爾斯泰、伏爾泰、巴爾扎克、屠格涅夫等等。文學作品裡有思想或哲學,是很正常的。諾貝爾文學獎金要授予 “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所謂“理想傾向”,可以理解為哲學。


慈善文化研究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文學的盡頭並非哲學,我甚至懷疑文學的盡頭是否真的存在。

文學本質上是人類以文字為工具表達內心世界的藝術。從《詩經》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到《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我能否將你比作夏天?你比夏天更美麗溫婉”,文學作品作為人類思想的記錄,只要生活還在繼續,記錄就不會停止。


小馬拾圖


不是哈!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不同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文學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把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哲學,英文是Philosophy,希臘語是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的學科,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係的等普遍基本問題的總體認識,方法論是人類根據世界觀形成的認識世界的方法。



士心水天


不是。文學是感性的,擴展的是人的感受性經驗。你讀《紅樓夢》能明白什麼道理嗎?也許,但《紅樓夢》本身只提供故事,對故事的解讀,那是個人的事。追隨故事的喜怒哀樂,才是大多數人讀文學作品的方式,也是作者所重點關注的。

文學是個體的感性性,所以叫描述。你說林黛玉很美,我還覺得她病癆呢!怎麼?你不服?你來打我呀。

哲學是理性的,邏輯地講普遍的道理(至少哲學家是這麼想的),要擴展的是理性的邊界。你讀《純粹理性批判》有沒有喜怒哀樂?也許,但那不是康德所考量的,康德只想著講明白他的道理。

哲學是普遍的客觀性,所以叫論證。你要是說康德這裡不對,那我就不同意了,來來來,我們坐下來,討論討論,論證論證!誰跟你論證!我就這麼覺得,怎麼了?你不服?你來打我呀!好!我就打你!我打不死你!

所以,文學與哲學走的是不同的路,至少目標不一致。

但是!

凡有但是的,就標明前邊講的都是廢話。

但是,要想寫好文學作品,往往也的確需要一種哲學視角(《月亮與六便士》,《局外人》)。同樣,要想寫好哲學作品,往往也需要一種文學視角(《理想國》,《論語》)。反正都是瞎扯蛋,都是兄弟,家產沒必要分得那麼清。

cr.


雲書暮


牛頓為你回答問題:

哲學是包羅萬象的,文學只是哲學的一種表達方式。

文學的最終目的是表達出思想,其表現形式包括語言、文字、圖文、音頻、視頻等。

而哲學的根源就是思想,而且包括所有的思想。


牛頓de蘋果


竊以為,不要為了問問題而問題。

哲學是什麼?先搞清楚他的定義。

哲學,最簡單一句話描述,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的學科,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係等普遍基本問題的總體認識,方法論是人類根據世界觀形成的認識世界的方法。

你可以反駁我哲學的定義到現在仍沒有定論,沒錯,不同的學派,不同的哲學家,對哲學的定義都有不同,但是,他是研究科學的科學,這句話基本上所有的哲學家都認可。所以,楊振寧有句話,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還有人說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可見,哲學是一個非常宏大的概念,他可以包括所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本質,也就是說,哲學可以有任何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而來。

但文學是什麼?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形式。理論上講,文學和哲學、神學都是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哲學的內容需要語言和文字進行研究、歸納、傳遞,文學可以幫助哲學更好、更完整的架構其理論體系和方法論。

那這兩者誰又是誰的盡頭呢?文學的盡頭依然是文學,孤立的考慮文學的發展,它依然只能起到載體的作用,最多就是更準確、更生動、更優美。他成為了不了哲學,改變不了哲學的本質,甚至不能成為哲學的一部分。就像前文所說,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體系,是對基本和普遍問題研究的學科。文學當然也可以成為體系,但那是文學自身的體系而已,與哲學無關。

我估計提問者可能聽過科學的盡頭是哲學這句話。許是記錯了,又或許認為把科學換成文學,可能更顯得自己高深莫測一些,卻不免貽笑大方。


堃舍傳播


NO,並不是這樣。

文學和哲學是不分家的,是相互融合的。文學是哲學的載體,哲學是文學的骨架。

德國學者溫格爾說:“文學作品不是把哲學知識轉換一下形式塞進意象和詩行中,而是要表達一種對生活的一般態度。詩人通過非系統的回答的問題也是哲學的問題,但詩的回答方式隨時代與環境的不同而不同。”

一篇文章,如果任何什麼實質,只是一味的用文字組裝成一個故事,塑造一個人物形象,敘述一段感情,一味地平鋪直敘,沒有任何思想,沒有任何真理性,客觀性或是代表性,那還會有什麼閱讀的意義?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總結,是世界觀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分享一句哲學鑑賞:

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人人都喜歡的那種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