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群众筑牢疫情“防火墙”

两个月以来,湛江医护人员以“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无私无畏精神,在“援湖北”与“护湛江”两个战场中打好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回顾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作战历程,我们不忘率先吹响湛江医护人员冲锋抗疫号角的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蔡齐健。

蔡齐健是湛江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接诊上报者,在其上报案例详细情况后,我市马上布局联防联控,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前拉响警报并进入疫情戒备状态,为我市及时控制疫情扩散蔓延赢得了宝贵时间。

3月18日,记者专访了蔡齐健,还原了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并治愈背后的故事。

记者(以下简称记):据了解,湛江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是由您第一个接诊并上报。能谈谈患者当时情况吗?

蔡齐健(以下简称蔡):2020年1月14日我值班时,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患者被家属推进我所在的急诊科就诊。该患者纳差、乏力5天,发热、气促3天。5天前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附近探亲,曾在武汉多家医院门诊就医,考虑诊断为“发热查因: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到达我院时体温36.6摄氏度,SPO2:96%,呼吸音减弱,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记:当时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了吗?当时医院是在怎样一个背景下接诊这一病例的?

蔡:接诊患者当天,我院还不是定点收治医院,当时全市还没确定定点收治医院,还没听说市各级医院收治到此类患者。此时国家还未正式通报疫情,而广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是1月23日才启动的。

记:接诊患者后你是怎么考虑与处理的?

蔡:我仔细查看询问患者情况后,内心还是非常警惕的,有着隐隐的担忧,认为肺部疾患很有可能通过飞沫传播,马上告知所有当班医护人员加强个人防护,加戴口罩,清空隔离病房的患者,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加戴口罩,进行单人单间隔离。

我接着向二线值班医生、科主任及医务科、院内感染办公室报告情况,我们急诊科主任梁创及二线值班医生、主任医师彭晓东及时赶回科室诊治患者,并安排下一步工作。同时,我在院感系统填报疫卡。感染内科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放射科、ICU、院内感染办公室相关人员迅速赶来急会诊,最后决定将患者收治于ICU科隔离病房。

在与护士陪送患者到病房的路上,正是各科患者及家属外出就餐的高峰时段,电梯口人流量非常大,为了减少该患者在公共场所的暴露时间,降低传播风险,我第一时间给予解释,清空电梯,专人专梯护送她至ICU隔离病房,进行详尽交班后才放心离开。

记:您上报情况后,医院层面是如何应对的呢?

蔡:我院主持全面工作、具有丰富临床和医院感控管理经验的副院长刘华锋教授凭着极高的职业敏感度,在接到汇报后当机立断指示将该患者作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诊,进行单间隔离治疗,并叮嘱一定要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

随后,他向党委书记李明意汇报并与其达成一致意见,紧急成立了医院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由李明意书记、刘华锋副院长担任组长,在第一时间组织全院大会诊拟定了患者诊治方案。从这一天起,我院全力以赴,通力协作救治该患者,并加强了类似患者的筛查工作。在全市率先构建了新冠肺炎的诊疗流程及院感防控体系,为随之而来的疫情防控及患者救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当初假如您没有格外留多一个心眼,未能及时上报疫情、做好防护及隔离措施,将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蔡:如果当初不够敏感与果断,处理不当,不但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疫情会迅速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很强,极有可能与她有过近距离接触的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其他患者及其家属等所有人均被感染,一传十、十传百……而此时又未要求对近距离接触者的基本信息做登记,无法追踪;假如湛江市卫生健康局没能接到我院的疫情报告,可能会影响到政府部门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

记:经过救治,这名患者在1月29日痊愈出院,是我市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目前她身体恢复得如何?

蔡:经过我院后续追踪检查,这名患者目前身体恢复良好,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全部安全脱离了医学观察期。

记:您认为这名患者最终得以痊愈、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原因是什么呢?

蔡:关键在于我院党委书记李明意、副院长刘华锋等医院领导的重视,果断处置、精准施策,举全院之力组织救治,ICU全体员工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同时,医院组织全体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构筑了抗击疫情坚实防线,才避免了新冠病毒在我院乃至粤西地区等更大范围扩散蔓延。具体说来,这也是与我院急诊科等科室员工对传染病防治法学习、理解与执行得好,医务人员消毒隔离、个人防护意识强,医院严格执行上报、会诊等制度分不开的。医院在这方面的管理与培训很到位。

疫情发生后,我院采取迅速组建新冠肺炎专家团队、完善发热门诊、规范院前转送、完善规范新冠肺炎诊治流程等一系列及时高效的措施,是我院在战“疫”中“零感染”不可或缺的基础。

记:这名患者痊愈出院,对湛江市疫情防控工作有什么影响或意义?

蔡:这名老龄患者在我院的医治可谓打响了湛江市抗疫的“第一枪”,初战告捷,鼓舞人心,大大提振了全市医护人员的士气,给全市人民带来极大的信心与希望。也为全市构建新冠肺炎诊疗流程及院感防控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对随后的疫情防御及患者救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您可谓湛江疫情上报“第一人”了,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您接下来将会怎么做?

蔡:目前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疫情仍在持续,还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和全体市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为最终战胜疫情贡献力量。同时,我为自己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深感庆幸,为自己身为急诊人倍感自豪,我要继续坚守急诊抗疫最前沿,与同事们一起筑牢疫情“防火墙”,一如既往坚定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