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什么时候落地?

Sh孙洪涛


  大家好!我是IT小白,智能教育可以说是近几年一个新兴的名词,想必大多数人还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智能教育?

  智能教育,是指国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的人工智能教育。

  记得在19年的时候,国家举办了关于“智能教育”的研讨会,讨论智能教育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时还制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计划,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


布局智能教育

  哪些企业公司已经开始布局智能教育了呢?

  据笔者查询,百度的unit和腾讯云等众多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都早已开始布局智能教育。

  如腾讯云提出了“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在“教、考、管、营销“等教学流程中,落地AI教育场景方案,提供课堂质量分析、智能阅卷及作业批改等AI教育产品及服务。

提供了4大不同的应用场景:

  • 教学辅助:为老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手段,通过AI教育技术手段判断教学质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学习效率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 考试评测:通过文字识别功能,识别试卷以及学生作业文本,实现智能阅卷与作业批改; 通过AI教育技术深度学习,利用计算机自动对发音水平进行评价,纠错、缺陷定位和分析。

  • 内容管控:提供色情人物过滤、政治人物检查,暴恐敏感信息过滤功能,对业务下视频、直播及图片内容进行有效把控,帮助企业有效避免涉黄涉政风险。

  • 招生营销:基于营销的售前售后售中等阶段,提供语音质检、智能外呼、人脸融合等能力,帮助客户精细化运营,降本增效。


  智能教育除了以上4个应用场景,还可以应用于人脸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等等。


智能教育落地是否困难

  在政策的鼓励下,智能教育产品开始走入越来越多的学校课堂,但它们能否真正被老师、学生们用起来,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截止2019年,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7.6%,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3.4%。但是,即使学校配齐了互联网各类软硬件之后,老师们却并不一定愿意使用这些设备。

  因为一些不够发达地区的老师不愿让学生通过远程教学,跟着大城市优秀学校的名师上课,他们担心这会削弱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

  很多地方的名师都是年长的老师,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年轻人相比确实存在差异。


智能教育到底何时能真正落地

  对于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从诞生到大范围应用,都需要走很长很长的路。也许需要10年、20年。从2019年的智能教育研讨会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计划,也许未来20年内,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一定会涌现出很多有实力的企业,依靠这些企业的技术可以把这项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中。


我是IT小白


作为一名科技从业者,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当前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已经逐渐开始展开,未来智能教育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当前对于智能教育有很多种解读,而且每种解读方式也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对于科技公司来说,会根据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特点来选择智能教育产品的切入点。

智能教育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而且概念本身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智能教育要想全面得到落地应用,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智能化教育平台的搭建。从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智能教育首先要有智能化教育平台的支撑。智能化教育平台通常需要借助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而且针对于不同的教学场景,智能化平台需要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智能化教育平台的设计和研发也是当前科技领域的一个创新、创业热点,相信在5G通信的支撑下,智能化教育平台会逐渐完善。

第二:教育体系的升级。智能教育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的调整,不仅仅是上一套智能化教育平台就能让智能化教育落地,这个过程还涉及到教师队伍的升级等一系列问题。教育体系的升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也需要不断积累更多的经验。相对于智能化教育平台来说,教育体系结构的升级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第三:教育资源的智能化。从智能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要想实现智能化教育,首先要完成教育资源的智能化,以便于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覆盖到更大的范围,教育资源智能化也是当前智能教育发展的一个基础。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现在,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从业者心目中的“教育3.0”。这两年,几乎所有与教育相关的论坛和峰会“言必称AI”;投资人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关注度明显盖过了其他教育项目,去年融资总额就达到42.17亿元,今年还会更多。

为什么人工智能对于教育从业者包括学校、老师、学生以及教育培训机构(思想层面)的冲击比其他传统行业更猛烈一些?主要是AI带来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校园的管理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并且AI教育的落地并不是停留在BP(项目计划书)上,也不是在实验室里虚拟数据,而是通过一系列产品解决方案让校园智能化、教育智能化了,这背后的助推手还是百度。

2018年12月13日,百度大脑行业创新论坛校园专场在武汉举行,吸引全国教育产业从业人士参加。百度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龙头,其“走进校园”不仅引起教育产业人士密切关注,也是产业互联网值得关注新动向。

一、AI+教育方兴未艾,但很多创业项目技术基础并不稳

目前人工智能项目大致分为to C与to B两大类。

朝to C方向的项目,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效率提升上优化,很多拍照答题、题库、1对1直播平台转型做了AI产品,还有一些自适应公司主要是收集人类教师的知识图谱,并进行规模化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朝to B方向的项目,则是帮助学校引进人工智能教学系统,替老师分担智能作业批改、进行学生人脸识别及专注力监控,以及学校信息化升级改造等等,从而为老师减负。

这么多项目蜂拥抢滩学校及教育的蛋糕时,带来了一些发展式问题:

(1) 首先,教育是一个整体,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学校之间不能用各种不同碎片化的产品去应用操作,反而带来产品体验上众多问题,最终难以落地;因而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和产品应该有整体化思维和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才能实行真正智能化。

(2)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既有人脸识别、语音识别、OCR、手势识别、表情识别、AR虚拟内容开发等基础技术层面,也要有足够多的大数据、迭代足够快的算法模型以及样本足够多的训练场景作为支撑才能开发出相应的“AI”产品,很遗憾,目测很多创业团队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技术储备与研发实力,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 很多自适应项目本身是做一个个学科及细分领域的教育AI项目时,忽视了人工智能(机器智能)是深度学习,并不是模仿人进行感官记忆和逻辑推理,真正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一个“通用学习引擎”,并且能够成为学校、老师的智能助教,而不是谋求将人类老师取而代之,如果一旦方向偏了,也就与教育的本质南辕北辙。


数学几何专项


2014年新东方就因网络面临重大转型考验,好未来已经开始打出科技口号。

2017年-18年在线教育机构就已经疯狂增长。vipkid更是通过三年一跃成为在线少儿英语一对一的龙头。

早在几年前在线教育就已经成为热点,19年5G的推出,2020年疫情推动下,智能教育的落地就在眼下。

当市场缓过来,肯定就是落地的时候了。


江苏升学资讯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相信,你只要建立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思维理念,就不会在乎什么智能不智能教育的了。当然,我们也希望智能教育的普及落实,但只要能有学习的途径就行,有智能教育更好,没有也不强求。不喜勿喷哦!


刘和坤13875188190


在中国,自一个生命呱呱坠地起,父母就开始了不见尽头的马拉松比赛,直到身心俱衰,才有可能卸下这泰山般的重负。在现有教育制度面前,家长们如同一头头被点着屁股的斗牛,日复一日进行痛苦的狂奔——浇在尾巴上的汽油,足够烧十几年而不竭。为孩子们的上学教育变成十足的孩奴,中国现在教育的悲唉,一天天只见孩子们上这样或那样的辅导班。中国教育是该转型了,这一次疫情发生,不少地方使行了网上教学,这一次尝试,可能会上智能早日落地,对中国教育是一个巨大的跨跃。


沉浮四季


教育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智能教育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将在教育过程中与实践结合,形成生产力,反过来为教育服务,现在生活中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建设等许多已落地成功为各行各业服务


ma跃888


这次的疫情可能就是个加速器,上网课这件给全社会来了一波。

到了推广智能教育的时候,自己觉得先是网上推广的,所以这样就少了一部分阻力。

这次就差不多,将硬件,软件,服务器,课件,老师,学生都深度体验一次

应该到不远的将来智能教育会到的


碧云空天


近几年来,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宽带网容量提升明显,这为各类在线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视频云服务行业也为线上教育提供了高效的服务。

相信在未来的时间,为了迎合教育发展,线上教育用户将会不断持续增加,智能也会开始逐渐建立。


互联教育平台


按照中国的速度,应该是件非常快的事!

现在的中国,好象无论干什么,都有一个“快”字。

公路快,铁路快,网路更快!

从智能化与网络相结合的情况来看,中国会大大的超越其他国家的速度。

考虑到智能教育对网络的要求,估计和5G的建设有紧密的联系。

5G的建设,对于自动驾驶,远程有着无比巨大的影响。

我个人的看法:5G应该会在3-5年普及。

普及以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这些会在一年之中相继落地。

现在的智能教育其实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了,但是便利性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网络速度,客户端这些暂时还跟不上步骤。

所以我的判断是3-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