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做休閒農業的人最後以失敗告終了?

現代農大


為什麼很多休閒農業都是以失敗告終的,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項目比較單一,變現能力較差。

最近幾年農村颳起了一股休閒農業的風潮,不過除了個別農村做的比較好以外,絕大多數農村都宣告休閒農村失敗,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1、盲目跟風。很多農村搞這個休閒農業其實更多的盲目跟風,看到別的村弄的風風火火的,就想把同樣的項目引進到自己村子裡面。但是對於休閒農業來說,其實更多的根據當地特色然後去打造出來的一種集觀光、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特色農業項目。

很多村莊只學習到了其外在,但是卻沒有學到其內在。所以弄的亂七八糟的,沒有一點吸引遊客的地方。吸引不到遊客過來參觀,遊玩,那麼自然就不會給當地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那麼只能以失敗告終。

2、當地人不配合。休閒農業,雖然說的是農業,但是更多的是需要當地村民的支持。有些人對於這種現代化的東西不能接受,認為還是傳統模式的農業更好,一個村裡面如果這樣的人多了,工作自然就不大好搞了。尤其是前期休閒農業變現慢,很有可能讓一些搖擺不定的人,站到了對立面。對後面工作的開展造成了極大的干擾。

3、以自身利益為主。為什麼這麼多地方都在搞這個休閒農業,關鍵問題在於有上級對下面的補貼。而有些人搞這個休閒農業並不是為了擴大自己村子的影響力,純屬過來騙補貼,薅羊毛的。“羊毛”薅完了,那麼人家自然就會撤資了。

最近幾年,休閒農業還是雷聲大,雨點少,離真正的能做大做好,還是太遠了。


種花家的種花匠


為什麼很多休閒農業都以失敗告終?

休閒農業是近些年很熱的詞彙和農業投資項目,可以說是全面開花,各地打著休閒農業搞的項目,不在少數。但說實話,成功的鳳毛麟角,很多休閒農業以失敗告終。

今天阿兮就從個人觀點和角度,來談談休閒農業為什麼大多以失敗告終:

1、目的不純,休閒農業只是幌子

我們不得不承認,任何一次惠農政策實施,都會有一些鑽空子的,目的不是為了造福鄉村,振興鄉村,而是套取 惠農政策補貼。

我有個朋友是做基地技術服務的,他走過全國幾十家大型土地流轉基地,很多就是地一圈,板房一蓋,就沒有然後了。很多良田荒蕪,很讓人心疼。好在現在政府已經在著手整治這種亂象了。

2、資金鍊崩斷,無力迴天

農業項目,尤其是休閒農業,投資週期太長,很多人還沒等形成預期規模和效果,資金鍊已經崩斷了,泥足深陷,疲於奔命。

休閒農業開始的五六年,基本都是投入。果樹,買樹苗得花錢吧?僱人栽樹得花錢吧?你栽下幼樹,到掛果需要時間吧?但這段時間你得拉枝、修剪、施肥各種管理,得僱技術員幹吧?想要一年四季都可觀賞,你得有景觀、有大棚、有休閒區吧?這些投入也都是錢。

我認識一個回鄉流轉千畝土地,要再造家鄉的老闆,兩年扔進去200多萬,沒見什麼回頭錢。一般人誰有這樣的資金承受力?一直投入不見回頭錢,叫你你還砸鍋賣鐵借債堅持嗎?

3、盲目跟風,無做休閒農業的資源條件

休閒農業是由農業(Agriculture)和旅遊(tourism)兩個詞組合,由詞意可知,它所兼顧和滿足的條件可不簡單。

有些所謂的休閒農業,圈塊地就搞,所在地區既靠不上旅遊景區,又沒有獨特的人文資源,周邊也沒吸引人的附加特色景點,種植養殖物種單一,配套設施也不完備,一眼看到底,無吸引力。

你得想想,特色農產品你能種植別人也能種植,採摘園遍地開花,那麼,你的休閒農業比別人好在哪裡?吸引力又在哪裡?憑什麼讓消費者選擇你?你比別人領先的優勢在哪裡?

4、有情懷還得理念不跑偏

做農業沒有情懷不行,但只玩情懷更不行。目前做休閒農業項目的,大多不是真正懂農業的農民或技術員,而是不懂農業憑情懷回鄉創業的新農人,他們對休閒農業的定位嚴重錯誤。

我知道的一個休閒農莊老闆,他的想法就是要種出老味道的農產品,完全不打農藥,不用化肥。可想而知,每天僱工人工鋤草捉蟲,就花費了數不清的費用,果園和莊稼仍被蟲子吃的不像樣,別說什麼產量了,很多人看到後說寧可吃打農藥的果子,也不吃一掰開就是肥蟲子的果子。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休閒農業可不是讓你恢復原始社會,現在的蟲子原本抗藥能力就很強,你突然不用藥,那還不所有周邊蟲子都撲向你這個安樂窩?

又大又漂亮的農產品價格便宜,你這樣被蟲子肆虐過的果實,卻要多賣好幾倍的價格,你也得想想,有人會買嗎?理念跑偏,100頭牛也拉不回來的。

5、成功的案例分析

做休閒農業有沒有成功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壽光菜博會就是標準的休閒農業成功案例,每年菜博會期間,吸引大批遊客參觀遊覽,已經成為重點休閒農業旅遊景點。

阿兮身邊比較成功的休閒農業案例,是家鄉一個桑園。這桑園的採摘期一直被劃入當地旅遊景點之一,組團來旅遊的觀光客,必會將他家桑園作為一個休閒點。原因何在呢?

就是因為他不只是有十幾種的桑果品種,還有更多特色果品採摘和種苗供應(人參果,野櫻桃,紅肉蘋果等),種植從大棚到露天使採摘期拉長出幾個月,又開發了桑葉桑葚系列產品:桑葉茶,桑葚酵素,桑葚酒,桑葚甜點,桑葉美食系列菜譜,桑葚麵條,桑葚花捲,還有吃桑葉長大的香豬,散養在桑樹下吃桑葚果長大的土雞,桑園裡還廣種特色中藥材,比如詩經中的葳蕤(又名玉竹)。

他在桑園桑樹下鋪設“地毯”,等於給休閒採摘旅遊者提供了天然蔭涼的休憩場所,在樹下美美的睡個午覺,也是非常愜意。最主要他家特色的桑葚餐飲,獨特的烤香豬,柳枝烤肉,都屬於獨家買賣,別無分號,自然吸引了很多人週末到此一遊。有些城裡遊客驅車前往,就為了吃一頓桑葚系列美食,過過癮。

總而言之,休閒農業必須有能持續吸引旅客的點,有支撐發展的收益點,才能生存下去。沒有自己特色,只是盲目跟風而上的休閒農業,連你自己都想不明白你的特色所在,又怎麼能吸引來客流量,賺到錢呢?不賺錢的休閒農業,自然無法繼續生存,以失敗告終也就沒什麼稀奇。


阿兮隨筆


很多的休閒農業是跟風發展。即是選擇項目,就要全面的管理服務。地方特色文化,食品走廊,觀光風景,環境衛生,本鄉本土的歷史發展過程,都是創意的手稿。比如:建始的扇子丘,大寨山的西南面,休閒特色,介紹了建始縣土家族苗族的歷史發展,簡約了先輩們的祖傳文化和經歷史。吊腳樓的始原,概念的呈獻,記截了遠古的勞動者的智慧和創造。而很多的休閒農業,就缺乏創意精神。建始的耍羅鼓、絲絃的發展史,經過上千年的文化文藝傳承,值得喜愛者的關注。從南北朝到大唐盛世的文藝曲譜上百首。記下了中國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直到大唐整偏合曲,寫下了勞動創造智慧,智慧改變人活的傳承,而建始區域內是這一文化文藝的唯一繼承者。

休閒不僅是修身養性,更是文化交流的場所。曲牌棋藝,互動學習,也是地方中在新勢力下的精神食糧。休閒旅遊,發展更新,創業創意,全在於安全第一,經濟第二,服務周全,以禮待人!


打魚佬1


我們村雖處於北方,卻因村外有一條河,一年可收穫一季麥子一季稻子。村北有幾百畝的老灘地,雖是灘地卻因幾百年的耕作,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而且經歷了多次的發大水,從沒被沖毀。六月之際,布穀聲聲,麥浪滾滾,十月之際大雁南歸,稻穗飄香。

前些年,說要搞旅遊開放,同時要搞休閒農業,一個公司就以流轉的方式將這些好田從農民手中流轉到公司手中,同時這樣做的還有好幾個村。但幾年過去了,田裡雜草叢生,成了荒田,卻不見所謂的休閒農業有何成效。

農民問,這麼多的良田荒蕪著多可惜呀,公司答曰“過去農田施肥過多,土地有毒了,荒蕪幾年消消毒,再種環保優質的稻子”。真是可笑,這是胡弄鬼。

休閒農業之所以大都以失敗而告終,是社會浮躁的表現,是某些人為了掙錢和套取國家農業補貼,或以租到的田,租到山場與湖泊為抵壓從銀行貸到款,用於其它用途。許多的公司並非是以發展農業為目的。

休閒農業,基礎應以發展農業為主,旅遊發展為副才行。而實際上許多的定位就錯了,以發展吃喝玩樂為主,農業只是個幌子,並不在農業上費心思。

中國人多地少,保證糧食安全至關重要,一些人打著休閒農業的幌子,卻無意發展農業,而且還用基本農田用做非農用途,這自然是會受到糾正的。

休閒農業,休閒農業,只有將農業發展好了,才談得上旅遊觀光,毀了農業談那門子休閒農業呢。

沒有特色的農業和傳統的文化做基礎,只建些豪華設施,時間久了,煩意四起,觀著寥寥,只能賠錢而去。

(圖片來自於網絡)





春日之虎


一是騙取國家的高額補貼。很多有門路的老闆,就想法設法按照國家的政策來辦事,租用農民的土地謀發展休閒農業。達到多少畝規模以後,就可以向農業部門申請一定的農業補貼。這可以說是一筆不勞而獲的鉅款。很多人都是千方百計,想方設法與政府項目掛鉤,騙取補貼。

二是農業投入成本很高。農民自己有土地,發展農業只需要提供相應的花費農藥、種子等,但是發展休閒農業的老闆不一樣。他們需要支付一定的租金。在我們這裡一畝地的租金,最低600元,一般都要800元左右,加上其他的人員工資、生產成本,一步地少說2000元。為了實現創收,他們必須選擇產出價值比較高的農業。比如說花卉、優質農產品等,發展特色農業,才能夠掙到錢。

三是農業風險很大。搞農業的夏天最怕暴雨和颱風,暴雨引發山洪,導致作物絕收。前段時間我們這裡連降大暴雨,導致山洪爆發、滑坡、泥石流,農作物被毀,甚至農田也被毀壞。冬天容易有霜凍,一些水果,如砂糖橘不抗凍,必須蓋膜,如果不蓋膜,果全部凍壞。

四是農業技術很關鍵。之前有一個老闆租了幾百畝地,發展玫瑰花種植。第一年高新聘請了一個專家,讓花集中開放,吸引了很多人來參觀。剛開業的時候,門票180元張,後來降到120,最後降到30.因為第二年老闆沒有繼續聘請那個專家,導致沒有東一朵西一朵,稀稀拉拉的,沒有什麼花。一傳十十傳百,大家知道沒有花,就不去了。直到後來,計劃沒有遊客了。

所以,發展特色農業,確實是發展鄉村產業,實現鄉村振興的好路子,但是一定要考慮好,做好各項準備,避免出現失敗的結果。


千里走鄉村


休閒農業也不能說都失敗了,成功的也還是有的,但是確實很少。但是不得不說休閒農業肯定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個方向,所以說休閒農業肯定還是值得投資的。

我自己是張家界的,我們這邊就是以旅遊出名的,在張家界這邊的民俗,休閒農場還是有一些的,有些做的還不錯,有些就明顯帶著商業化的模式。我自己現在是在農村搞養殖種植的,但是自己還是一直想搞一個種養結合的休閒農場的,只不過自己資金目前短缺,而且休閒農場投入資金過大,一直夜不敢開始。但是自己一直對於休閒農場這一塊還是非常關注的。目前來說休閒農業失敗的原因還是很多的。

休閒農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地利是非常重要的,周圍的環境,人流量,已經地理位置等等都關係著休閒農場的失敗與成功。休閒農業真正想要做起來需要強大的的人流量來支持,本來就是賺城裡人的錢,休閒農業就是立足農場,但是市場肯定是城市。所以距離城市的不能太遠。

目前來說很多休閒農場都是一些老百姓自己搞出來的,缺乏一些比較現代化的設計,當然不是說要一些現代化的科技設備,只是說農村老百姓盲目投資,並沒有做過市場調研,缺乏科學性的設計,都是按照的意向來的,沒有創意和新意很難吸引到人來。

還有就是缺乏後期的運營和推廣。現在的休閒農場就是在一些路口上掛一些牌子,但是這樣做的廣告效果其實非常有限,只有路過的人才知道,但是一般別人去玩都是計劃好的,不是說在路上隨便看一個牌子就停下來去玩,誰知道是不是騙人的,做得好不好。

缺乏實質性的東西,很多休閒農場打著休閒的名號,但是客人來了之後就是吃飯,然後幾分鐘就看完了,沒有一點新鮮感,和以前的農家樂沒有什麼區別,既然是休閒農業肯定是要做一些有關農業農村的項目,活動,吸引遊客來玩。還有就是沒有做好定位,缺乏實質行的設計,活動,項目這些,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市場定位,如果只是簡單修幾棟房子,做點農家菜是很那吸引到遊客的。必須要有很好的主題,比如以茶園養雞的,那麼就要以茶園,和土雞開展一些活動來吸引人,而且多搞一些親子活動,讓一家人都能參與其中。

還有一些休閒農場設計的不錯,前期運營的也不錯,但是成功了之後就完全商業化,慢慢忘記了自己是一個休閒農場。活動減少了,設計落後了,沒有更新,但是價錢確實越來越高,慢慢的也會失去客源的。

休閒農場要成功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時間,資金,客源,地利等等各個方面的因素都要考慮到。風險還是蠻大的。


三農帝國


為什麼很多休閒農業都以失敗告終?

最近幾年農業發展越來越紅火,尤其是結合餐飲住宿的現代休閒農業,不過它們雖如雨後春筍般繁多,卻大都經不起風霜,開的多失敗的也多,用我們這農村的一句話說,叫“公雞拉屎——頭兒硬”,為什麼既有資金支持又有大環境優勢的休閒農業會以失敗告終呢?


就拿我身邊的一個實際例子來說吧,在姥爺家村子那有一家蔬菜種植培育基地,叫三友農場,農場主要是進行蔬菜的無土栽培和外租土地搞休閒農場,通俗點說就是把土地分成小塊,租給城裡邊沒有地的人,週末時他們可以來到農村休閒遊玩,在自己租的地上種點東西。

農場剛開始確實很紅火,無土栽培基地天天有人參觀,種植農場也有很多城裡人來這兒租用,又是大人又是小孩,有的鋤地有的種菜,不過好景不長,也就一年多的時間吧,我就沒再見小方格地裡有人耕種,無土栽培的大玻璃棚也廢棄了,沒有在種菜乾活的,偌大的休閒農場顯得很蕭條淒涼,只有個大叔在看管,造成這種失敗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原因一:沒有長遠規劃,只顧眼前利益。

很多人在搞休閒農業時都是“頭腦發熱型選手”,看到有好的投資項目,又有補貼資金就快速下手,拿著各種補貼款開啟了休閒農業的建設。可是現代農業拼的不僅僅是力氣更是頭腦,要有長遠的規劃和打算,提前為自己的農產品找好市場,找準定位,不能拿了補貼資金就走人,這樣做就是在浪費農業資源套取補貼資金,必然長遠不了。

原因二:缺少技術支持,知識帶來利潤。

現代休閒農業不是過去胡幹蠻幹的那個時代了,農業發展需要知識和技術的支撐,如今農業類大學很多,每年農學畢業的大學生也是數不勝數,可是真正能鋪下身子到農村去搞農業技術指導的有幾個。

僅我知道的姥爺村的這個農場,就存在招不到技術人員的問題,擁有專業技術的大學生都不願到農村來,天天與泥土和蔬菜打交道,雖然給的工資都不低,但也吸引不到高材生。缺少技術指導的休閒農業最終都得失敗。

原因三:後續資金不足,無法投入再生產。

現代休閒農業是個“大坑”,前期需要投入很多,待步入正軌後要有盈利進行後續投入,每一筆資金都不是小數目,財力不足恐怕無法支撐其運轉,不能只是注重前期,忽略中後期投入,這樣就會形成不良循環,農產品賣不出去,沒有錢繼續投入,導致農產品產量下降甚至農場荒廢。

要想搞好休閒農業,資金、技術、市場一樣都不能少,要有特色產品,不能千篇一律,這樣才能持續發展下去。我們這裡還有個葡萄莊園,休閒農業就做的很好,集採摘、觀光、休閒、餐飲一體,他家的葡萄賣30一斤都搶不到,很多人都駕車慕名而來,很是紅火。


一品小十六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叫休閒農業?把概念理解好非常關鍵,這是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所謂的休閒農業就是把農業與旅遊結合起來,通過農業的景觀、農村悠閒寧靜的環境以及農耕文化的體驗,讓遊客得到精神上放鬆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



休閒農業於19世紀30年代興起於意大利、奧地利,隨後迅速在歐美各國發展起來。

在我們國家休閒農業是一個新興產業。雖然從起步到現在也有20年左右了,但是還是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還不成熟。正因為這樣許多休閒農業項目經營狀況不理想,有的還以失敗告終。總結分析,主要原因是:



第一,盲目立項。任何一個項目的開發必須具備相應的條件。休閒農業的功能就是休閒放鬆和體驗,客戶群體主要是來自城市。不少休閒農業項目,遠離城市,交通不便,基本條件都不具備,卻一廂情願,立項開發。休閒農業到底是姓“農”,還是姓“旅”,定位模糊不清。



第二,嚴重同質。缺乏文化和內涵,沒有特色,沒有吸引力。十里八鋪一個面孔,不是燒烤就是農家樂。有地方在環境改造過程中,把老房子給拆了,把古樹砍了,把溪水溝給蓋了,環境生態都是人造景觀。村不村、城不城“兩不像”。



第三,不善經營。在我所瞭解和熟悉的休閒農業經營主體中,多數人是跨界打劫過來做的,既不熟悉農業也不熟悉旅遊行業。尤其是旅遊業經營有其特殊性,營銷渠道和手段不一樣。很多休閒農莊因為經營問題,待新鮮熱度退卻後,便客源涸絕,束手無策,陷入守株待兔、艱難度日的境地。



第四,投入不足。休閒農業是一項目投入很大,收益週期長的項目。而且不少休閒農業立項就過樂觀,項目“邊建邊籌,走一步看一步”。存在資金計劃先天不足,經營受挫,資金斷鏈,難於持續,無力迴天。



第五,違法犯規。比如“大棚房”違建現象,有的投資上千萬元農莊被強拆。其原因有的法律意識淡薄,有的頭腦發熱失去辨別能力,被所謂“全域旅遊”呼悠了。違建觸碰了法律線底,付出代價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第六,社會消費需求和能力發生變化。經濟增長的時候,社會消費需求旺盛,而經濟下行的時候,人們收入減少,消費慾望受到抑制,這也當前休閒農業所面臨遇到困難和問題的原因之一。



雖然,有的休閒農業項目在發展過程中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受到挫折,但需求還是客觀存在的,隨著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城鎮化不斷推進,它將日益發展和完善,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人民美好生活的願望將會得到更好的滿足。



以上是我的觀察與分析,不一定正確的,就回答到這裡。身處“三農”,情繫“三農”,一支一葉總關情。歡迎互相交流,謝謝。


生態潮人


休閒農業,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方式,以農業資源為基礎,發展旅遊、觀光,讓人們得到休閒的經營形態。

休閒農業的概念在上世紀就已提出,在國外興起較早,而我國不同的地方,興起的時間早晚也有差別,以我們這裡來說,休閒農業被大眾所熟知,也就是近幾年的事。

在綜合的休閒農業區中,大家不僅可以欣賞美麗的農村風景,有些還可以體驗農作、摘農果、尋農樂、瞭解當地農民的生活等等,不僅能調整農業機構,挖掘農業資源的潛力,對於增加農民的收入,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正是休閒農業的好處多,所以吸引了不少朋友進入,但投資是有風險的,有賺就有賠,小幫手發現,在我們當地個人模式做休閒農業的,今年已剩下3家,而且人也不是很多,針對此情況,小幫手說說自己的看法:

1、盲目投資

投資休閒農業很盲目,只是聽到別人說掙錢,自己也沒有經過詳細的考察,冒然進入,裡面的經營模式、當地的喜好程度等等,一問三不知,最終堅持了一段時間,只有關閉。

2、無特色

以農家樂舉例,大家去農家樂不僅是吃飯,還有遊玩,如果一個農家樂沒有自己的特色,只是讓大家簡單的吃飯,可想而知,基本不會再去第二次,而如果有自己的特色,讓人們在裡面,除了吃飯外,還能愉快的玩上一天,相信會吸引很多回頭客,人氣也會越來越旺。

3、服務差

大家既然選擇去休閒農業遊玩,要的是舒適、開心,如果服務差,影響了遊客的心情,結果可想而知,人氣越來越少,如果不及時改變,過不了多久,就做不下去了。

4、資金斷裂

記得看過一句話,既然選擇投資,就要做好半年不掙錢的準備,資金要跟得上,如果資金鍊斷裂,後續無法開展工作,那沒辦法,只有關門了。

5、惡意競爭

假如一個地方有多個休閒農業區,大家共同維護,共同發展,可能做的比較好,但就怕一些人搞惡意競爭,最終導致的結果,當地的名聲被破壞,大家都做不下去,一句話形容,一隻老鼠壞了一鍋湯。

最後,關於此,如果你還有其它問題或者更好的經驗,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來討論。


農民的小幫手


0515做休閒農業基本都以失敗而告終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偽命題,並不是所有的休閒農場都是失敗的,還有很多是成功的,只是沒有被你所發現而已。

關於這種判斷,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是新聞報道多以“投資xx萬,賠個精光、慘不忍睹”等等反差特別大的方式進行宣傳,尤其是近兩年自媒體的興起,為了博人眼球,以標題黨來吸引讀者,讓很多人形成了這種結論;二是,一般賺錢的休閒農場是沒有太多案例被大肆宣傳而被廣泛傳播的,不僅僅是因為業主低調更主要的是受眾更喜歡看衰而不喜看好,這也是信息自動選擇的結果。

回到休閒農場是不是能夠成功的問題上,如果這種項目沒有成功的可能,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人義無反顧、前赴後繼地拿著真金白銀和身家性命投身到這種事情上來呢。

這總會有其原因的,這種項目的可成功性是最低的因素之一,更主要的是這是需求的未來。

休閒農場沒有成功主要是因為自己的農場生產模式、商業模式、盈利點設計等方面沒有做好,沒有很好的與市場做好對接,被市場所拋棄了。被拋棄也就意味著投資失敗。

如何能夠做好以上工作,就需要將自身資源、農場條件、市場人群、產品特色、活動營銷、渠道引流等等方面與自己所要做的事情進行緊密地結合起來,而不是通過簡單地參觀幾個農場或者聽幾次培訓課看幾篇自媒體文章就能夠成功的。

成功不是敲鑼打鼓輕而易舉就能獲取的,必須是紮紮實實切身實地的去做研究、去進行調查和試運行才能在不斷試錯不斷調整中找到一個階段的項目,同時根據形勢發展,隨時快速應變迭代升級,跟上潮流,持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很多休閒農場運營都是非常好的,並不是題中所說的都是失敗的。所以,看重了行業趨勢,就要去修煉自己,不要再抱怨市場。那樣沒用。

>>>持續抒寫超20萬字的三農原創答主——【農業引擎agrisky】

歡迎關注,互動交流; 有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返鄉下鄉創業項目、農業農村發展規劃、休閒農場建設運營等相關方面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或者在下面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