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一劍:駐馬店的新價值時代

葉一劍:駐馬店的新價值時代

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

作為一個曾經被長期“汙名化”的地區和城市,駐馬店的轉型發展,難免帶有一些負重前行的色彩,一個現代而正向的區域和城市品牌的塑造,對駐馬店來說,不僅關鍵和重要,而且還很迫切。

和所有的區域和城市一樣,駐馬店新的區域和城市品牌的塑造背後,本質上也是對區域和城市新價值定位和座標尋找、構建和踐行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不但要立足於區域城市固有的資源稟賦、歷史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認知,更要面向一系列新的發展實踐和成果展開,並結合對時代變革、國家轉型、區域重塑、城市治理和未來世界的洞察與研判。

在我們看來,對於駐馬店而言,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與時代變革主題、國家戰略佈局、省域發展規劃、市場投資方向等產生共振,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新一輪轉型發展的資源配置能力、效率和質量,並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其新一輪轉型發展的成敗。

考慮到駐馬店現有的經濟體量(2018年GDP2370億元)、財政收入、經濟外向度(主要表現在進出口和上市公司數量)、本地銀行存款規模等指標,別說是在全國城市競爭中,哪怕是在河南省轄市中也沒有太多優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層面的投融資空間,也就決定了政府必須將區域和城市的發展儘可能多的納入到國家戰略體系和省級戰略佈局中去,並儘可能多的利用市場化的資源、平臺、機構和團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消費、出口保持在河南省內第一梯隊,甚至領跑全省,從而在一定發展時期內實現對其它省轄市的“彎道超車”,甚至是“換道超車”。

在我們看來,這也是駐馬店在新的時代背景和新的發展階段,構建其城市新價值時代的最重要的思維依託、戰略依託和邏輯依託。

1、最大的資源和潛力在農業

在我們嘗試系統性梳理有關駐馬店的資料過程中,不無驚喜的發現,當地政府對農業的價值認同甚至是追捧,不僅表現在政治表態和政府文本中,還直接成了當地政府思考區域和城市轉型發展戰略的最重要的背景和出發點之一,並基於農業的現代化轉型大力推進一系列項目和平臺的建設。

葉一劍:駐馬店的新價值時代

基於農業現代化轉型大力推進一系列項目和平臺建設

從實際的發展效果來看,這樣的認知和選擇,不僅為駐馬店的綜合發展找到了直接的國家戰略依託,在客觀上還直接構建了多元化資本和機構進入駐馬店的通道,從而可以讓駐馬店以相對弱勢的經濟總量,獲得了相對強勢的經濟總量增長速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等,主要經濟社會指標增長保持在河南省第一方陣,進而呈現出逆襲的發展態勢。

“駐馬店作為農業大市,最大的資源在農業,最大的潛力也在農業。駐馬店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首先要把農業發展好,利用好農產品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駐馬店市委書記陳星曾公開表示。

此前,我們在很多傳統農業地區和產糧大市看到的結果是,雖然大家都知道農業的重要性,但農業卻成了一個進退失據的產業構成——對於地方政府來講,農業發展合理性的背後更多是依靠轉移支付、政治義務、社會責任來支撐,經濟和市場理性一直不足,使得這些地區的發展戰略一直搖擺不定,離不開農業,但又找不到依託農業實現地區高附加值變現的路徑和模式,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地區人口流失、地區經濟遭遇相對邊緣化。

當然,駐馬店之所以能夠有這樣認知和選擇,與當地在農業以及農產品加工業有著良好的基礎是有直接關係的。就資源稟賦而言,駐馬店的農業基礎還是比較不錯的,不僅在河南省內,在全國地市中,應該也是不錯的,而且,這種基礎不僅表現在糧食的種植面積、糧食產量,在糧食加工和直接相關的食品加工領域,也具有一定的基礎和規模優勢。

據當地官方介紹,駐馬店素有“中原糧倉”“中州油庫”“芝麻王國”“花生之都”的說法,常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40億斤左右,每年外調原糧及製成品超過80億斤;依託正陽、平輿全國花生、白芝麻生產第一大縣優勢,打造了全國糧油生產基地;依託夏南牛品牌優勢,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夏南牛生產基地;依託確山竹溝肉羊品牌優勢,打造了全國肉羊集散地;依託君樂寶、花花牛品牌優勢,打造了全國重要的奶業生產基地;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不斷延伸產業鏈,不僅十三香、一加一面粉等一批本地企業日益做大,雀巢、徐福記、君樂寶、魯花、五得利、克明面業、今麥郎、思念、恆都等一批國內外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紛紛落戶,截止到2019年9月,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685家,實現總產值1631億元,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達到21個,居河南全省第一。

葉一劍:駐馬店的新價值時代

駐馬店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居河南全省第一

被當地尤其推崇並寄予厚望的是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和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兩個國際化、市場化平臺,在當地政府看來,通過這一靜一動兩個平臺,不但能夠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推動駐馬店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還將推動當地的城市空間優化,為駐馬店的中心城區的建設提供重要的產城平臺。

據介紹,自1998年以來,由農業農村部和河南省政府主辦的“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已經連續在駐馬店成功舉辦了22屆,期間儘管會議名稱有過幾次變動,但會議主題始終圍繞促進中國農業發展。經過多年的積累,大會的規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影響越來越廣、吸引力越來越強,市場化、國際化程度逐步提升。2019年,第22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全國31個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澳門地區和河南各省轄市均派代表團參會,參會代表團216個、企業7000多家,55個國家和境外地區組團參會,25個國家的大使館派官員參會,參會客商超過4萬人,已成為全國唯一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題的5A級“國字號”盛會和中國農產品加工領域風向標性的會議。目前,駐馬店正致力於將這一平臺打造成線上線下、全年辦會、永不落幕的盛會,真正成為促進駐馬店農業發展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正是因為在駐馬店連續22年舉辦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2018年1月,農業農村部批覆在駐馬店建設全國第一家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提出了“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發展定位和目標,而河南省委、省政府專門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的建設領導小組,印發了建設方案,省政府專門制訂出臺了支持產業園建設的政策意見,與河南自貿區、鄭州航空港綜合經濟試驗區以及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享受同樣的政策。

按照規劃,該產業園致力打造“四基地一中心”,即國際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國際高端食品製造基地、國際農產品加工裝備製造基地、國際農產品科技研發基地和國際農產品貿易物流中心;產業園還將瞄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吸引國際國內大企業、投資商、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向園區集中集聚,做強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

目前,產業園基礎設施基本具備,公共服務正在逐步完善。

在我們看來,對於駐馬店來講,如果說上半場更多表現為農業種植加一個會展會議的話,那麼,下半場的內容顯然更加豐富了,不僅平臺更加多元,而且,再加上有國家部委和省級政府的直接支持,關於農產品加工及相關的產業延伸,在駐馬店的想象空間正在變得更大。

葉一劍:駐馬店的新價值時代

駐馬店農業品加工及相關產業延伸的想象空間正在變得更大

比如,作為駐馬店的“一號工程”和國家級的農業現代化戰略平臺,不僅可以將駐馬店當地存量的優勢農業加工資源快速的向產業園集中,下一步,在河南省的統籌安排之下,如果能夠推動全省優勢的農業產業資源、農業加工和食品生產企業向該地區集聚的話(比如推動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的一些部門或職能在這裡落地,甚至可以考慮鄭州和駐馬店雙中心運作),該產業園的發展將會更快,產業規模將更大,影響力也將更大。當然,如果農業農村部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一定的資源調配,至少可以針對農業現代化轉型中增量的資源向該地區集中,這一產業園的勢能將更大,對駐馬店來講,這一平臺的綜合價值的發揮將更值得期待。

2、農業產業化與駐馬店的新想象

在我們此前的專題研究中,曾經對會議會展行業的發展,以及會議會展對區域和城市的綜合影響,提出過幾個值得重視的創新和趨勢:

其一,會議會展與其它產業的深入融合越來越普遍越來越深度,

甚至可以說,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會有本行業所公認的幾大全球性行業會議會展品牌,會議會展對行業發展的資源配置的價值不但沒有減弱,而且,越來越深度化。會議會展業也成為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思想策源地和重新凝聚行業共識的重要場所。

其二,越來越多的會議會展品牌,都表現出全年運作、品牌化運營、全產業鏈延伸、永久會址落地等特點,超越會展做會展,超越會展做會展經濟,將會展經濟與地區或城市的發展深入互動,不但是會展行業的共識,而且,也是越來越為地區政府和城市組織所認可,通過會展帶動城市轉型發展,成為越來越多的城市的戰略選擇。

其三,會議會展的國際化、品牌化成為普遍共識,這並非由主辦方刻意追求高大上的辦展意圖所決定,而是因為,隨著互聯網、大交通和全球型企業、平臺型企業的基礎賦能,讓任何一個地區和任何領域產業的發展,都必須採取全球化和市場化的資源配置策略,而會議會展作為主流的資源配置方式和平臺,國際化也就成為必然。

其四,與當下時代最先進技術的結合依然是會展業最大的魅力之一,而且,與之前很多的先進技術只是在一些展會上第一次亮相展出不同,現在的會展在策展和布展過程中,本身就是很多最先進技術和最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的實驗場,智慧化、智能化、系統化成為會展的標配。所以,會展本身對周邊延伸服務和產業的拉動不僅表現在訂單上,還表現在推動其相關產業不斷實現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創新上。也正是基於此,由會展的發展帶動一個城市和地區的前沿產業的集聚變得越來越正常和普遍。

葉一劍:駐馬店的新價值時代

與當下時代最先進技術的結合是會展業最大的魅力之一

其五,會展經濟作為一個小鎮、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區域的支柱性產業的案例越來越多,而且,這些會展經濟體都表現出了強大的活力和知名度,並具備良好的自我迭代更新能力。為此,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地區和城市更願意將會展經濟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來進行扶持,這不僅可以為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而且,還可以使得該地區具備在某些產業鏈中具有全球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可謂是名利雙收。

其六,會議會展與文化和旅遊的融合進一步明顯,這一方面體現在,所有的會議會展,都需要將文化納入到相關議題或議程之中,另一方面體現在,會議會展在傳統帶動一個地區和城市的商務旅遊發展的基礎上,還進一步影響到商務人群背後的家庭出遊,在旅遊目的地選擇中,也在不斷拉長產品體驗的空間距離和時間週期,對旅遊的綜合帶動價值越來越明顯。

其七,對於中國會展業的發展而言,正處在深刻變革的前夜,這一方面體現為國內很多城市的場館供給過剩,閒置過多,有的甚至被廢棄,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

與此同時,一種新的業態運營也開始呈現出來,就是會展綜合體或稱為會展經濟綜合體,越來越多的團隊和企業參與其中,從會展場館的策劃、設計、業態佈局、後期運營管理、品牌營銷等全生命週期、全業態來看待會展場館的建設,進行會展綜合體的打造。

其八,中國的很多會議會展的品牌運作缺乏持續性,雖然產生了博鰲亞洲論壇、廣交會、深交會、深圳文博會等具有廣泛影響力且持續性較好的會議會展品牌,但整體而言,很多會議會展品牌都是虎頭蛇尾,越做越差,直到最後不了了之。還有就是,很多會議和會展缺少市場運作,全靠政府買單,最後要麼成了自娛自樂,要麼成了雞肋,進退失據,勞民傷財。

在我們看來,會議會展是現代經濟的必然組成部分,尤其是面向某一垂直產業的會議會展,對產業鏈的發展推動是綜合的,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面向地區乃至全球戰略新興產業集中進行會展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是塑造一個城市和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和戰略載體,通過包括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這一會議會展品牌和平臺,讓駐馬店成為服務於當地、河南省、全國乃至全球的農業加工產業,將是駐馬店城市新價值的重要體現之一。

就駐馬店的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而言,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產業基因很明顯的會議會展品牌和平臺,更何況,經過多年的積累,還進一步延伸到了線下的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接下來,基於“會議會展+產業園”的模式,在互相賦能的過程中,將推動兩個平臺的進一步成長——在原農業部關於同意河南省建設中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覆函中就明確提出,“利用好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公共服務平臺,互為支撐、共同提升,全力打造農產品加工產業國際競爭新優勢,為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和城鄉融合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在我們看來,接下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還可以進一步挖掘這麼多年會議會展所積累下來的相關企業和產業數據,為更多的項目創新和落地提供支撐;還可以立足於投洽會和國際會展中心以及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空間載體,將產品和服務進一步延伸,從農業產業投資、農業創新創業、農產品交易中心、總部基地等進一步拓展;圍繞該會議會展品牌的運營,引入或成立市場化的機構,通過市場化的手段來推進,以更加市場化的邏輯來配置資源,讓會議會展本身就變成一個市場化的盈利平臺,而不僅僅是一個花錢的平臺,甚至可以與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開發、建設、運營打通。

葉一劍:駐馬店的新價值時代

遂平是承擔駐馬店區域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載體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按照規劃,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位於駐馬店市京港澳高速以西、京廣鐵路以東、板橋路以北、遂平縣北二環路以南地塊,地處駐馬店市城市規劃區和遂平縣城市規劃區之間。而在駐馬店的新一版的城市總體規劃中,提出了通過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聯繫,推動形成駐(駐馬店)遂(遂平)同城發展核心,作為承擔駐馬店區域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載體,主導功能為農副食品加工、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公共服務與生產性服務、商務辦公、商貿物流、創新研發等。

在我們看來,這樣的規劃定位和發展目標,無疑給駐馬店的農業產業化和中心城區的建設都提供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在這一理念之下,作為駐馬店最重要的一個戰略平臺,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建設突破了傳統產業園區的策劃、規劃、建設和運營邏輯,可謂是從一開始就將產業、城市、文化、智慧城市等進行綜合考慮,不但成為推動駐馬店、河南省乃至中國的農業現代化的戰略平臺,而且,還將成為駐馬店現代城市營造中的高質量的空間增量,這一朝著以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為主題的現代產業新城發展的地區,實現和帶動的價值將更加綜合,併為駐馬店努力建設中原活力之都、區域發展之核、產業集聚之區、宜居宜業之城,全力打造中原經濟區南部區域中心城市和中國一流地級市等目標的實現提供直接的支撐。

2018年,駐馬店全市68個省重點項目、380個市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599億元、2130億元,分別佔年度計劃的143%和145%,在2018年全省重點項目建設綜合考評中位居第二。

2018年,駐馬店市生產總值增長8.5%,居河南全省第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居河南全省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2%,居河南全省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3%,居河南全省第一,實際到位省外資金、利用境外資金分別增長6.8%、5.7%,均居河南全省第一。

2018年,駐馬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3.1%,較上年提高1.58個百分點, 增幅居河南全省第二。

2018年,駐馬店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4166.6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8.3%,旅遊總收入281.23億元,增長52.0%。

2019年上半年,駐馬店市生產總值增速居河南全省第二。

守正出奇,寧靜致遠,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至少從最近兩年的數據上來看,駐馬店正處於快速發展的時期,這不但與全國性的經濟下行壓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哪怕是在經濟增速依然保持高於全國水平的河南省內看,也是處於第一方陣。

這樣的經濟增速背後,當然不全是因為農業產業化的實踐(在駐馬店新一輪的轉型發展中,以農業產業化為代表的農業現代化也不是唯一的命題,中心城區的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形成、縣域經濟的轉型發展、文旅產業的發展、生態環境治理、綜合交通樞紐的構建、城市社會治理的完善、區域和城市公共服務的高質量供給等,這些中國地級市發展中所面對的普遍性問題,也是迫切需要駐馬店做出回應、突破和提升的問題),但包括農業加工業發展在內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是絕對重要原因之一,而且,

隨著包括中國農業加工投洽會和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在內的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項目的不斷推進,駐馬店在河南省乃至全國的農業現代化轉型中的獨特地位將更加凸顯,而這種更加凸顯的地位一旦形成,會進一步加速更多農業產業化的資源在駐馬店的集聚,一個正向的區域發展價值閉環就會越來越得到強化。

在我們看來,圍繞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現代化轉型的認知、規劃和實踐,不僅已經成為駐馬店新一輪轉型發展的最重要的戰略抓手之一,而且,還構成了觀察和審視駐馬店城市新價值時代的最重要的價值維度和座標之一,並對全國很多傳統農業地區和產糧大市的轉型發展有直接的鏡鑑價值和鮮明啟示意義,也是駐馬店重塑其區域和城市品牌的重要的價值變量之一。

沿著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就像我們在此前的一篇關於駐馬店的文章中提到的,在今天這個全球產業和城市經濟都在經歷劇烈的顛覆式變革時代,此消彼長式的城市崛起和城市衰敗的案例每天都在發生,駐馬店的理性選擇是,忘掉那些曾經困擾這個城市多年的負面形象的傷害,以及那些過時的“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式的爭辯”,跳出駐馬店看駐馬店,面向前沿的時代命題、新興的產業變革、重大的國家戰略、當地的資源稟賦等,通過市場化和全球化的資源配置,以區域和城市發展的常識、規律和創新,搶抓機遇,快速推進城市和區域的綜合轉型。

毫無疑問,這樣的一個新駐馬店,不僅現實可觀,而且未來可期。

設計:孫月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