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魏国降将,姜维为什么为蜀国拼到如此地步?

覃云伟


姜维投汉的故事,按史书记载,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蜀汉方面的(陈寿《三国志·姜维传》),另一个是曹魏方面的(鱼豢《魏略》)。

先说蜀汉方面记载

公元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
姜维当时跟随天水太守马遵巡视各县,听说蜀军攻过来了,沿途各县城纷纷开门投降,马遵怀疑姜维这帮冀城人也跟蜀军有勾结,所以不敢回冀城,连夜背着姜维他们,跑去了上邽(凉州刺史郭淮),姜维等人发觉后,也跑去上邽,马遵不敢开门,姜维等人无奈返回冀城,结果说,冀城也闭门不开,于是,姜维等人无奈转投了诸葛亮。
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

再看曹魏方面记载

《魏略》中的故事主线差不多,细节是马遵是跟随雍州刺史郭淮一同巡视地方,当时他们走到了洛门(也称落门,在冀城以西)。

【郭淮、马遵逃走路线】

当他们得到蜀军入侵的消息后,郭淮先行返回上邽。
郭淮前脚刚走,马遵不敢回冀城,而决定去追郭淮,姜维等人劝阻无用,马遵甚至当场撕破脸,说冀城人都是蜀贼(帮凶),这才分道扬镳。
姜维等人无奈返回冀城后,经过冀城百姓一致商议,让姜维和上官子脩一同去见诸葛亮,向蜀军投降。
《魏略》还讲了后续故事:
姜维等人没有把冀城中的亲人接出来,等街亭之败后,魏军进入天水后,姜维等人无奈跟随诸葛亮入蜀。
曹魏方面只追责了马遵,对姜维等人及其家属宽大处理。
天水太守馬遵將維及諸官屬隨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門案行,會聞亮已到祁山,淮顧遵曰:“是欲不善!”遂驅東還上邽。遵念所治冀縣界在西偏,又恐吏民樂亂,遂亦隨淮去。時維謂遵曰:“明府當還冀。”遵謂維等曰:“卿諸人叵復信,皆賊也。”各自行。維亦無如遵何,而家在冀,遂與郡吏上官子脩等還冀。冀中吏民見維等大喜,便推令見亮。二人不獲已,乃共詣亮。亮見,大悅。未及遣迎冀中人,會亮前鋒為張郃、費曜等所破,遂將維等卻縮。維不得還,遂入蜀。諸軍攻冀,皆得維母妻子,亦以維本無去意,故不沒其家,但繫保官以延之。
裴松之认为两方面记载存在的差别,没有明说。比较一下,最大的问题是:冀城到底拒没拒姜维?
蜀汉说是冀城拒姜维,其实分析一下,还是《魏略》靠谱一些。
因为姜维这帮人都是冀城子弟,郭淮和马遵都跑去上邽了,冀城留守的人应该以姜维这帮人为依靠,怎么可能拒姜维入内?
所以我觉得陈寿没有如实写,或者是姜维入蜀后,也不愿意把故事说得太细,免得授人以柄,就干脆简单点,说自己当时确实是走投无路。

马遵为何不信任姜维?

从曹魏在战后处理责任来看,守住陇西的太守游楚成了先进典型,丢弃天水的马遵成了反面典型,甚至可能把姜维等人的责任也让马遵一并承担了。
曹魏方面也认定姜维等人是被迫入蜀的,而造成这一后果的正是马遵。
关于姜维的官职情况,在当时这个节点,他正确官职是:以州从事参郡军事。中郎是曹魏赐的散官,一种荣耀,并没有实际职务内容。
从“州从事”上看,姜维的上级领导是郭淮;“参郡军事”并不能说马遵又(或也)成了姜维的上级领导。
这种“以州从事,到地方任职”的案例应该还有一些。汉末的阎温是以州从事领上邽令,杨阜也曾以丞相掾参州军事。
相对于马遵的个人感受,他看姜维,更像是郭淮派来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毕竟刺史是考察郡守工作得失的,姜从事在自己身边,万一自己有点什么过错,怎么看都有点不舒服。
所以我觉得,马遵对姜维没什么好感,是可以理解的。

马遵为何放弃天水?

和姜维一同投蜀的其他郡吏,如《魏略》中的上官子脩,《姜维传》中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这四人妥妥的是马遵的府吏,但他们还是被马遵给抛弃了,实在是冤枉。
从马遵的角度看,他胆小怕事,觉得这些人中万一有一个是蜀军奸细,自己的人头可能就保不住了。所以就跟在郭淮后面跑路了。
其中,梁绪、梁虔、尹赏三人在蜀汉帝国混的也还不错,都做了高官。

进入正题

对于天水子弟各分两国的情况,在三国史,这种情况也常见,每个人只能代表自己的家庭,而不是家族。

在《曹真碑》,在这份痛斥“诸葛亮是蜀贼”的碑文中,我们还能看到天水的梁氏、姜氏、尹氏均有人在曹真的将军府中任职,显然,姜维等人入蜀,并不会影响留在天水的同族其他人的仕途。

【红线处为天水籍官员:梁苗,尹辇,姜兆】

从这一点看,姜维一心改效力蜀汉,不影响自己的家族利益。

至于其家人,按照《姜维传》,母亲,妻子,儿子也没有性命之忧,前文也说了,《魏略》中也记载了曹魏方面没有追究姜维家人的责任,甚至在孙盛《杂记》中还有姜母写信给姜维,劝他回头的故事。

而姜维拒绝了母亲的请求,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当然,孙盛距离姜维时期,时间久远,这“当归”故事很可能是民间传说。

这个故事不论真假,也能反映出:姜维志在求功名,而不能尽孝了。

综上

姜维好立功名,在家族、家人无忧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也做到了蜀汉帝国的大将军。最后在蜀汉皇帝刘禅投降之时,姜维还选择奋力一搏,怂恿钟会起兵作乱,可惜功亏一篑。

当姜维在蜀汉宫中与云涌而至的魏军做最后一战时,也无愧于自己当初的理想了。


浔阳咸鱼


诸葛亮死后,姜维九伐中原,为了匡扶汉室不遗余力,很多人会有疑问,作为一个魏国的降将,姜维为什么会为蜀国拼的如此地步,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姜维的人生经历之后,就不难得出答案。


贫寒之家,出仕无门

姜维出身贫寒,尽管自己天资聪明,武艺不凡,还深通兵法,但是也只做了一个小武官而已,在魏国他没有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如果继续留在魏国,他可能会一生庸庸碌碌,碌碌无为而死。而姜维随诸葛亮来到蜀国之后,他有了施展自己才华和抱负的机会。

知遇之恩,恩同再造

姜维是魏国的降将不假,但他同时也是诸葛亮兵法唯一的传人,他继承了诸葛亮全部衣钵,包括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对于姜维而言,诸葛亮对他有知遇之恩,恩同再造,为了继承诸葛亮匡扶汉室的遗愿,北伐中原,匡复汉室,便成为了姜维最大的抱负。



匡扶汉室,不世之功

姜维是个有抱负有追求的人,匡扶汉室是不世之功,连自己的老师诸葛亮都没有实现,如果自己能实现,那么就实现了人生的最大价值。其功绩不仅将超过自己的老师诸葛亮,还将超越韩信等名将,这对于所有的将军都是巨大的诱惑和挑战。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士为知己者死——姜维早已预订的宿命「原创」

第一,姜维在曹魏的遭遇:

1、烈士之后,享受了什么?

父亲姜冏曾是军官,在抗击少数民族入侵的作战中,英勇牺牲。那时候,姜维还很小,孤儿寡母,作为英雄之后,受到的哪些照顾?

姜维被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中郎”是一个荣誉性职务,指皇帝近臣,侍从,主要是六百石的俸禄,真正的权力是“天水郡参军”,相当于地区,或市一级部队(这样的部队,大约为一个旅)的军事参谋(一个中校,已经是顶天了)。这样的赏赐,拿父亲的命换的,不高不低。

2、遭遇上级猜忌,百口莫辩

当蜀军前来进犯时,天水下辖的县城纷纷叛变,太守马遵在没有任何证据,没有事实依据的前提下,怀疑姜维叛变。扔下姜维等人,连夜逃跑,姜维追之不及,然后又拒绝姜维入城。还到处发通知,都不准姜维入城。

姜维欲哭无泪,百口莫辩,不得已投降蜀汉。

第二,姜维在蜀汉得到了什么?

1、信任有加,二十七岁封征西将军

诸葛亮辟姜维为仓曹掾(相当于粮食站的站长,古代粮草是超重要的),加奉义将军(杂号将军,相当于少将),封当阳亭侯(相当于正处干部),这一年,姜维二十七岁。

诸葛亮还曾给蒋琬写信,称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并让姜维统领五、六千虎步军,充分信任,给予兵权,后迁升姜维为中监军(军法处长,可以按律法,随便杀人)征西将军(正规军,中央军的中将)。很多人一辈子都爬不到这个高度~


2、卫将军,假节,平襄侯

诸葛亮死后,姜维仍一直在升官,最终达到卫将军,相当于现在的“一级上将”,集团军群的司令;假节,相当于拥有皇帝的仪仗队,如朕亲临;平襄侯,相当于部长级别的领导。


早已预订的宿命!你说,姜维怎么会不卖命地替蜀汉去打拼?!!!


菊兰庑主人


姜维原本是魏国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了蜀汉,最后为何对蜀汉忠心耿耿,拼尽最后一丝力,也要挽救蜀汉呢?

这首先要说一下姜维的为人,他从小就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无论在投蜀前还是投蜀之后,姜维为国出力的志向从没有改变过。对于一个从小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人,肯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姜维也是如此。原本在魏国姜维为上司马遵献计,却遭到上司的不信任,最后更是被抛弃,姜维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向诸葛亮投降。

然而姜维在投蜀后,立刻得到诸葛亮的重用,相比在魏国时的待遇可谓是天壤之别。诸葛亮任命姜维为奉节将军,封阳亭候,还让其率领5000虎步军,摇身一变成为蜀汉的明星将领,地位甚至堪比蜀汉老将魏延,诸葛亮对姜维的知遇之恩令姜维感激不尽,要知道以前姜维在魏国的时候过的相当憋屈,还是因为他父亲姜囧为魏国平叛战死,姜维才被赐官中郎,天水郡参军。

姜维投蜀后才仅仅27岁,虽然他号称"幼麟”,但是其军事水平与诸葛亮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姜维的军事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之后诸葛亮就开始重点培养姜维,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当然没得说,姜维在诸葛亮的耳濡目染下当然受其影响,对魏国的那一丝感情也消无踪,虽说诸葛亮与姜维相处只有短短的7年,但是姜维已经被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才华所折服,诸葛亮的思想观念已经深深的烙在姜维的心中,成为他的骨血,成为他的理想。

在诸葛亮死后,把兵书全部留给了姜维,这时的姜维摇身一变成为了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加封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领蜀国所有的兵马。6年后蒋琬患病,加封姜维为镇西大将军,领益州刺史,在大将军费祎死后,姜维继任大将军,持假节,督内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这时的姜维真正的达到了蜀国权利的最高峰。

可以参考同时期的魏国,此时司马昭在魏国的职位与姜维的一样,吴国的孙峻也是如此。然而司马昭能在魏国做到如此高的位置,是得益与司马懿几十年的隐忍,是他们父子三人苦心经营数十年的结果。而孙峻在吴国得到如此高位是因为他是吴国皇室宗亲。也就是说三国时期的豪门大族,依然掌握社会上层的权利,寒门出身的人依旧得不到重视,姜维在蜀国能够达到如此地位,这是诸葛亮,刘禅对姜维的厚待的体现,假如姜维在魏国或者吴国,绝对不可能达到如此地步的,所以说蜀国给姜维的优厚待遇怎能不让他感激涕零。

诸葛亮和姜维都完美的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古人有言;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土报之,姜维对蜀国如此忠心原因就是如此。


一个老男人历史


姜维不是为蜀国拼命,而是在为蜀汉拼命,或者说,在为光复汉室拼命。为什么一个生在战乱纷争的东汉末期,没有经历过汉朝盛世太平日子的少年,会心存汉朝,一心想着光复汉室呢?

一、姜维的汉室忠心,来自其崇拜的大儒家郑玄。

姜维幼年时期,十分喜欢读书,特别喜欢郑玄的经学,虽然他没有机会拜在郑玄门下(他出生的时候,郑玄已经仙去),但郑玄的政治思想深深影响着姜维。

郑玄是东汉著名的大儒家,他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郑玄在政治上是保守和正统的,他认为封建制度是合理的和永恒不变的,符合天意的,因而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的中央集权制,反对地方割据势力。从这一点出发,他极力宣扬忠君思想,强调地方服从中央,地方要以“顺道”来事奉君主。他认为,人臣为君而死就是尽忠,是义、勇兼备的行为;而正直、刚克、柔克三德,为人臣者必须具备其一。

郑玄对汉室是忠心的,对军阀割据是痛心的,他在注释群经时总是神化君主,要求地方诸侯服从君主,把封国的财富贡献给天子。他注《周易》与《周礼》,常常寄托自己君贤臣忠的政治理想,而在笺注《毛诗》中,又寄托自己感伤时事之情,这也说明他向往从前、反对现实乱世的态度。另一方面,他还积极宣传孝道,用孝道来为忠君思想眼务。要求人们像事奉父母一样事奉君主,像尊重长兄一样尊重各级封建统治者。他理想中的政治面貌,应当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守等级秩序,使政治稳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正是郑玄的这些思想,深深的影响着少年姜维,并在姜维心中根深蒂固的生长着。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

诸葛亮收服姜维后,在于姜维交谈中,不但发现姜维是个人才,更是发现姜维心存汉室,这与刘备的思想理念大致相同。也正是因此,诸葛亮确认姜维势必会成为蜀国的支柱

二、诸葛亮于姜维有知遇之恩,深受儒家思想洗脑的姜维势必要报答诸葛亮。

姜维的父亲曾是魏国天水郡的功曹,虽然姜维十分有才干,但朝堂并没有因为他的才能而给他任官,而是因为其已故父亲曾经是功曹的原因,给了姜维一个安抚性的参军之职。

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此时,天水太守马遵正带领姜维、尹尚等人在外巡查,听闻蜀军北上,而陇川各地均有人响应。马遵怀疑姜维等人心怀疑心,于是,悄悄丢下姜维等人,自己与郭淮逃回了上邦。等姜维追到上邦时,城门已关,并且不允许姜维入内。姜维迫不得已,率部众降了诸葛亮。

可以说,姜维是被魏国在毫无原因的情况下抛弃的。

诸葛亮招降姜维后,对于姜维格外重视。《三国志姜维传》记载:

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在毫无建树的情况下,诸葛亮就接连提拔姜维,并在二十七岁就封了候,与自己在魏国时的经历做对比,姜维自然十分感恩诸葛亮。

而诸葛亮又一直秉承着要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想法,努力实现《隆中对》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又潜移默化的灌输给了姜维。

所以,姜维报答诸葛亮,也就是在变相报答刘备,光复蜀汉。所以即便蜀汉灭亡后,姜维也在没有放弃最后的努力,劝说魏将钟会叛变,但最终计划没有成形,姜维、钟会及张翼等书将皆被杀害。


始终先生


姜维(三国)

姜维字伯约,甘肃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其父名叫姜冏,曾经是郡中的功曹。当时正值羌族、戎族叛乱,姜冏随郡中将领去平叛,死在战场上,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朝廷赐给姜维中郎的官职(《三国演义》中说姜维被赐官中郎将,误。中郎与中郎将是两个概念,中郎属年薪六百石的小官;而中郎将则是他们的领导,年薪(秩禄)两千石) 。参与本郡军事管理。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进军祁山。时天水(今甘肃甘谷东南)太守马遵正好在外巡视,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马遵听说蜀军将至,各县纷纷叛魏归蜀,怀疑姜维等人也有反叛之心,于是连夜潜逃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姜维等人发觉后,追到上邽,马遵却紧闭城门不让他们进去。姜维等人只得一同奔往冀城,冀城也闭门不纳。姜维等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到诸葛亮那里去投降。由此可见,姜维的投降,责任完全在于马遵,他生性多疑,胆小如鼠,无端猜疑,造成了姜维的投降蜀军。当时正赶上蜀将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率西县一千多户人家和姜维等人返回蜀中。从此姜维与其母失散。诸葛亮任命姜维为仓曹掾,加授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一年是魏太和二年、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这一年,姜维二十七岁。诸葛亮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将琬写信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其人,凉州上士也。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334年),诸葛亮去世。姜维返回成都,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各军,进封平襄侯。

姜维因受诸葛亮知遇之恩,从此死心塌地为蜀汉尽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就是古书上说的“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的相知不在认识时间的长短。有的人相识多年,还像新认识的一样;有的人偶然相遇,感觉就像交往多年的知己一样。故人的彼此相知,贵在互相知心。这是姜维死心塌地为蜀汉尽忠的原因。


叶公好龙177224125




当时又加上蜀国自身条件所限,老将凋零,人才匮乏,诸葛亮本人也知天命,一心想找一个人才传授衣钹,以延汉祚。

姜维的出现让诸葛亮看到了希望,人品、谋略、诚心无可挑剔,于是将压箱底的八卦阵都交给了他,可谓是尽心栽培,还担当重任,诸葛亮死后姜维做了大将军成为蜀汉军事指挥上的一把手,而姜维本身也并没有让诸葛亮失望,九伐中原,为国捐躯,谱写了一代英雄的悲歌。


纳兰谈史


并不存在什么已经是降将就不能再投敌的问题。刘禅投降之后,姜维已经算是投降魏国了,若不是一心为汉,领个闲职了此一生怕也不是什么问题。而姜维最后的选择是宁可身死也要力求汉室复明。我觉得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大概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吧。在魏国一开始姜维只是个靠父亲功绩获得官职的小角色,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他连城门都进不去,无奈之下才降了汉。但到了汉以后待遇就不一样了,诸葛亮给别人写信时都大力赞赏了姜维的才能,怕是在姜维面前也多有期待之意。一个在原来国家碌碌无为还几近被放弃的降将,在这里却得到了赏识,这种前后悬殊的待遇恐怕不会不让人动容吧?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在那个生灵涂炭的战乱时代,恐怕选择也不多。既然如此,感知遇之恩而报之余生的做法又有何不可呢?


一doremi


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姜维(字伯约)年少才高,本力效魏国,但君臣忌惮,处处受制。然犹竭其智勇,屡挫蜀国兵锋。后孔明巧施反间,姜维进退维谷,加之对魏主心灰意冷,遂决意降蜀。

亮深知其才,如获至宝,礼遇甚厚,毫无芥蒂,以腹心相托,并将生平所学倾囊相授,视为薪尽火传之人。

亮临终前,上表力荐伯约,兵权尽付之。伯约感知遇之恩,亮死后,九伐中原,力兴汉室,势尽力竭,继之以死。


衡洲布衣


第一,三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中美日三国的关系一样。三国之间同祖同宗,息息相关,刘备阵营里有很多南阳士族,曹魏阵营里也有部分南阳士族,三个国家互相之间没有仇恨关系,他们之间的士族也互相联系,没有仇恨关系,可能你家大哥在曹魏当官,你弟弟却在东吴。所以投降不存在的心理和道德问题。大家都是汉人,在哪当官都是为国为民嘛。

第二,姜维本身在曹魏并不属于核心权力圈,对曹魏的忠诚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如果把姜维换成曹真。那就不一样了,我在曹魏当大将军,去了你蜀汉,你最多也就给我当个大将军,还不能打包票。老子当然不去。但是姜维在曹魏屁大点官,没有实际权力,跳槽去蜀汉,虽然不好说能当个什么大官,但是总比现在强啊。毕竟我可是蜀汉头号管理人诸葛亮直招的亲信。

第三,三国时候是士族政治,大家都像混的出人头地。不止姜维很拼,三国很多人都很拼,只不过有的人能力有限。姜维有能力,有理想。当然就很突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