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20本名著,为什么眼前的生活都过不好?自欺欺人假装读名著?

文 | 胡 渔 (湖北省全民阅读推广大使、湖北省“十佳领读者”)。

近日,在头条问答里,有网友提问说:读了20几本书,就指望思想有新变化?这个就是比较急功近利的想法和行为了。

自我30多年的阅读经验来看,具体读了多少书,不知道,但还是可以试着分析一下你这个问题的。

读了20本名著,为什么眼前的生活都过不好?自欺欺人假装读名著?

作为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平时经常接受各类书友的咨询,包括各种问题。作为阅读指导顾问,也相当于医生,那么对于你们这类有阅读困惑的“患者”,首先得弄清楚你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你说读了20多本文学著作,都是哪类作品,好歹要列出你读的书名,才好做分析。

即使是文学作品,也有很多类型,如果你阅读的文学作品,都是同一个类型,那么可能做的是重复运动。文学作品里面分很多种,去中国近现代文学,古典文学,古典文学里还有诗词歌赋。还有外国文学,里面又分欧美文学,拉美文学,还有东南亚文学,非洲文学等。

读了20本名著,为什么眼前的生活都过不好?自欺欺人假装读名著?

读了这么多作品,个人思想没有变化。可能得原因之一,就是你读的文学作品比较单一化。

其次,阅读方法也很重要。具体说就是个人对书本知识,思想的吸收能力。

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但依然过不好自己的基本生活,就是因为吸收不好,或者说吸收的角度有欠缺。

读了20本名著,为什么眼前的生活都过不好?自欺欺人假装读名著?

很多人以为只要打开书本,认字就算是阅读么?那只能是认字。孔子都说: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说明了思考和学习的关系。真正的阅读不只是认字,了解一本书的基本主题思想,那和学生时代语文老师照本宣科没有什么区别:某某文章,写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给予了我们什么启示?很多人到此为止,也把到这个环节视为自己阅读完毕!

读了20本名著,为什么眼前的生活都过不好?自欺欺人假装读名著?

真正的阅读要做泛读和精读相结合。一般人,没有特殊要求的,基本的泛读为主,真正要更新自己的思想,必须得精读,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具体说明如下:

眼到——

书中内容,每一页,每一行,每一句话,到具体的字词句,都要认读,切莫跳过去,只求其大概意思。

手到——

阅读的时候,要做读书笔记,三言两语,几条下划线,或者深度的书评都可以,总之都要动笔。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心到——

就是要心脑开动思维器官,进行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其目的何在?多给自己设问,存疑等,切莫只把自己变成一个单纯的接受者。

口到——

所谓阅读,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只做到了一半。就是阅,并没有读。对于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有时候是需要读出来的,这样整个人都可能沉浸在作品里,比如世界文学比如世界文学名著《简-爱》里面简和罗切斯特先生很多的对话和独白,写得非常精彩,如果我们随着读出来,这样更能体会人物之间的感情,神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再次,作品思维向自我思维转化的问题。这个并非直线转化的。

哪怕是你读了世界上再经典的作品,他不会直接转化为你个人的思想。那么,这中间转化的桥梁就是社会实践——它简单的包括这几个方面——个人与他人关系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处理,个人的工作等。

读了20本名著,为什么眼前的生活都过不好?自欺欺人假装读名著?

笔者试以大家所熟知的《红楼梦》为例,做个简单的说明。

读了20本名著,为什么眼前的生活都过不好?自欺欺人假装读名著?

我们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列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王熙凤这个人,大家都知道她是个非常善于处理各种关系的人。她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那么我们怎么学习她呢?

你看王熙凤处理贾府的各种关系里,得心应手。首先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思考:假如,我是王熙凤的时候,我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看彼此的方法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她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样比较容易和作者,还我书中的主人公产生“共情”。

然后,再回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人际关系怎么处理,我们在班里里,再公司里,在一个家庭里,尝试用王熙凤的思维和方法去看问题,分析问题。

当然,再说王熙凤的管理或者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问题。它必须结合我们每个个体的实际生活,进行更新,涤荡。这样才能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最终为我所用!

最后,还有一个人整体的阅读量的问题:就是你要读多少书,才能有可能改变个人的思想和思维?

前面的三点,你认真做到了,还需要有一个基本的阅读量。如果说,读20多本书,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而且是往好的方向发展,没有那么容易的。

读了20本名著,为什么眼前的生活都过不好?自欺欺人假装读名著?

笔者查阅了很多阅读学研究资料,最基本的阅读量100本左右,这还是只针对某一个学科。

以上回答不知道是否对你有所启发,大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或者有同类疑问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认真回复的。

(本文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