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人類的愛是教育的強大力量。誰能以自己的生命倍增人類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誰能進行自我教育,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俄)蘇霍姆林斯基

鍾南山,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曾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廣州醫學院院長,現任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1996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兩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被授予國內衛生系統的最高榮譽稱號——白求恩獎章。2016年榮獲我國工程界最高榮譽——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新中國成立以來100位感動中國人物。我國迄今唯一非官方人員擔任的中華醫學會會長。2020年,高齡的鐘院士逆行入武漢,又一次走在了抗疫的最前線!


人們很少知道,我國醫學界的領軍人物鍾南山,有一位了不起的父親,而鍾南山也曾多次表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與父親的教誨和影響密切相關。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01-

鍾南山的父親叫鍾世藩。

出生於清末1901年,從小便失去父母,9歲那年被人帶到上海,給一戶人家做僕人。

寄人籬下的鐘世藩,一邊給人家做工,一邊異常刻苦地學習,終於以優異成績考入協和醫科大學。

協和醫學院由美國人創辦,實行嚴格的淘汰制,鍾世藩這一屆,考入協和的學生有40人,但只有8人拿到了學位,鍾世藩就是其中之一。

1930年,鍾世藩從協和畢業後,又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留學,拿到了醫學博士學位,是當時中國絕少的醫學博士之一。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鍾世藩從協和畢業時與老師及同學合影

-02-

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國民黨衛生署長前往廣州,命令時任中央醫院院長的鐘世藩,攜帶醫院13萬美元,連夜攜全家撤往臺灣。

但鍾世藩對國民黨的腐敗無能,早已深惡痛絕,他毅然拒絕了衛生署的命令,冒著生命危險全家留在廣州。

解放軍入城後,他把醫院的款項,悉數移交給當時的軍管會,體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嚴正作為。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時至今日,廣東省人民醫院的檔案室裡,仍然保存著一份已經發黃的檔案——《1950年中央醫院財產移交清冊》,這是1950年7月15日,當時的廣州中央醫院院長鍾世藩,向軍管會移交財產的清冊,這本長達410頁的移交清冊裡,記載了鍾世藩院長移交的全部內容,包括文書、信件、圖書,包括房屋、藥品、醫療器材等等。

這本發黃的清冊,明證了鍾世藩院長的拳拳愛國情懷!

-03-

1953年,院系調整後,鍾世藩調任廣州中山醫學院兒科主任。

大家應該都知道,兒科是醫院最忙科室之一。

很多時候下班回家了,鍾世藩還得不到休息,有些家長會帶著孩子到鍾世藩家看病,鍾世藩總是不厭其煩,有時甚至還會上門出診。

那時,年紀尚小的鐘南山十分不解:“爸爸,你沒必要這樣啊?”

鍾世藩對鍾南山說:“所謂醫者本分,就是治病救人。”

這句話,打小就刻在了鍾南山心裡。

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使年少的鐘南山體會到,作為一位醫生,治病救人是一件多麼神聖的事情。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1955年,19歲的鐘南山,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醫學院,實現了從醫理想的第一步。

就在風華正茂的鐘南山,打算幹出一番事業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雲,讓他陷入了無限的痛苦之中。

鍾南山受牽連,被下放去做校報編輯、做鍋爐工……這一做就是11年。

-04-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鍾世藩夫婦和鍾南山兄妹

1971年,鍾南山終於回到了廣州。鍾南山回到廣州後,一度有點灰心喪氣。

一向沉默寡言的鐘世藩,有一天突然問鍾南山:“南山,你今年幾歲了?

”鍾南山答:“35歲。

”鍾世藩嘆了口氣:“喔,都35了,真可怕。”

這句話改變了鍾南山的命運。

那天晚上,鍾南山失眠了,他知道父親這句話的意思,“都35了,還一事無成。”

那天夜裡,鍾南山暗下決心,“我一定要把失去的時間找回來。”

鍾南山曾在日記裡寫道:一般人都是讚揚我的多,可父親總是批評我。

父親對我的批評,其實是“愛之切”,故“苛之深”。

-05-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離開醫學11年,要從頭開始實在是太難了。

在廣州四院上班的鐘南山,第一次出診就出現了誤診,將一名胃出血病人誤診為“結核性咳血”,成了醫院的大笑話。

但在父親的鼓勵下,鍾南山沒有氣餒,他每天最早去最晚下班,在一年時間裡,寫下了四大本醫療工作筆記,體重掉了12公斤,很快就勝任了臨床工作。在“追回時間”的鑽研中,父親的一句話奠定了鍾南山的治學態度。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有一次,他跟父親一起出診,遇到一個尿血的孩子,鍾南山說:“這應該是結核。”鍾世藩聽了,很嚴肅地反問:“你怎麼知道他是結核?尿血可能是結核,也可能是膀胱炎,還可能是其他炎症,你憑什麼說他是結核?”一句話就把鍾南山問得啞口無言。

接著,鍾世藩說了一句讓鍾南山永生難忘的話:“醫者人命,沒有十足的證據,不可輕下判斷。”這句話,從此成了鍾南山的座右銘。


-06-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鍾南山至今還記得,他回到廣州時,父親已年逾70,身體很衰弱,再加上眼睛不好,整個身子幾乎都貼在桌面,很吃力地寫著什麼東西。

鍾南山見父親如此,非常心疼,“爸,你不要寫了吧!

”鍾世藩有點生氣,回答說:“不寫了幹什麼?等死嗎?”然後,他對鍾南山說了一句:“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能留點什麼東西,那他才算沒有白活。”

已經不惑之年的鐘南山聽到這句話,渾身一震,從此,這句話也成了他的追求。

就這樣,鍾世藩老先生的《兒科疾病鑑別診斷》終於寫出來了,40多萬字,寫了4年。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這種對著作一絲不苟,對讀者高度負責的精神,使人深為感動。

這本書先後再版了6次,每次再版很快銷售一空,因為它很適合中國情況,尤其適用於廣大基層醫院。

出了書以後,當時給了他1500元的稿酬。

後來鍾南山才知道,這1500元中,700元給了幫他抄書的溫醫生,後來鍾世藩自己出錢買了40本,送給親戚朋友。

鍾南山說:父親就是這樣,他對事業有著執著的追求,總是希望別人過得更好。

-07-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1987年,這位深明大義的知識分子,這位偉大而又屢遭磨難的醫生,這位溫暖而又嚴肅的父親,在臨終之際特別囑咐鍾南山,千萬不要開追悼會,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

就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鍾世藩還和鍾南山,討論磁場是否對病毒毒性有作用。

鍾南山一直記著父親一句話:“只要能為人類創造點東西,那就沒有白活。”

-08-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家風才是最大的不動產

母親廖月琴出生於廈門鼓浪嶼頗有名望的廖氏家族,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的高級護理專業。她精通英文,運動、演說、音樂等各方面的才能都很出眾。


鍾南山院士鮮為人知的偉大父親,讀完就明白他為何如此的優秀!


他們給鍾南山創造了開明、講理、充滿愛的家庭環境。父親嚴謹勤奮,對工作盡職盡責,回到家還帶著鍾南山一起做實驗;母親溫柔善良,在家裡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依舊資助鍾南山的同學上大學。父母都是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醫生,從他們身上,鍾南山學到了醫者的博愛與敬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