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现代发展史——克里希玛查雅与弟子:帕特比·乔伊斯

帕塔特比·乔伊斯是在克里希那玛查雅赴迈索尔任教之前的艰难时期遇见他的。当时的乔伊斯是个12岁的健壮男孩,听了克里希那玛查雅的一次讲座。体式表演激起了乔伊斯的好奇心,他请求克里希那玛查雅传授他瑜伽。第二天,瑜伽课便开始了,乔伊斯先练上几个小时,直到学校的上课铃声响起。这种每天早上的练习持续了三年,直到乔伊斯离开家乡,去梵文学校就读。那之后不到两年,克里希那玛查雅接收了这所学校的教职,狂喜之极的乔伊斯得以重拾他的瑜伽课程。


瑜伽现代发展史——克里希玛查雅与弟子:帕特比·乔伊斯


在师从克里希那玛查雅的这些年里,乔伊斯保存了大量细节。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他以巨大的虔诚保持着这项工作,修正和完善体式序列,没有进行重大改动,很像一位古典小提琴手演绎莫扎特某首协奏曲的乐章,而不改变一个音符。乔伊斯常常说,连接体式的观念出自一个叫做Yoga Kuruntha的古代文本。不幸的是,这个文本已经遗失,目前活着的人中没有人见过它。关于它的发现和内容,有着许多故事,我至少听说过五种彼此冲突的描述,以致一些人质疑它的可信性。当我问乔伊斯是否读过这个文本时,他回答,“不,只有克里希那玛查雅读过”。随后,乔伊斯轻描淡写地介绍了这个文本的重要性,他表明还有若干文本塑造了他从克里希那玛查雅那里学到的瑜伽,包括《哈他之光》、《瑜伽经》和《薄伽梵歌》。
无论阿斯汤加连接体式的根基是什么,今天,它是克里希那玛查雅的遗产中最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也许这种最初为年轻人设计的方法为我们高能量的、指向外部的文化提供了一个通往更深灵性的入口。在过去三十年里,瑜伽师的数量稳固增长,他们被阿斯汤加连接体式的精确性和强度所吸引。许多瑜伽师去迈索尔朝圣,乔伊斯本人也在那里提供教导,直到2009年5月仙逝。

克里希玛查雅与弟子:艾扬格的故事请看下一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