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阿凡提”

曾凡娣是江西新餘鋼鐵公司的退休員工。早在20年前,他就因自己的名字“凡娣”與人人皆知的民間傳說中的好人阿凡提的“凡提”諧音,便在他的名片上赫然印著:阿凡提。而在“阿凡提”三個字的下方,才用小號字印上打了括號的“曾凡娣”三個字,並在名片的頂端用紅色字赫然標出了十個大字:“家有困難事,請找阿凡提!”這足見他對那位傳說中樂善好施、聰慧過人的“阿凡提”的崇拜,也顯示出他樂於助人的性格特徵。多年來,曾凡娣為周圍群眾做了不少好事、善事,周圍群眾每當提起“阿凡提”,都會真誠地說:“老曾這人確實不錯,他幫助人是真心實意的。”但也有人當面對曾凡娣開玩笑說:“你呀,是新餘市最大的‘傻瓜’!”言語雖有譏諷之意,細細品味,卻不乏對曾凡娣的褒揚和敬意。

江西的“阿凡提”


  近幾年來,我國災難頻發。曾凡娣以他特有的“傻子”精神,多次趕赴災區當志願者,為抗震、抗洪、抗旱救災出工出力,他的事蹟成為新鋼公司廣大員工和家屬經常提起的佳話。
  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發生後,曾凡娣立即趕到新餘市紅十字會,要求去四川當抗震救災志願者。新餘市紅十字會根據他的自身條件和迫切願望,批准了他的要求,給他開具了去四川當志願者的介紹信。曾凡娣帶了幾件救災工具到達四川后,被分配在四川省綿竹地區做志願者。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他冒著強烈的餘震危險,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積極協助解放軍部隊尋找、挖掘埋在廢墟里的傷員,並給予及時的包紮、護理救助。他還主動和幾名志願者一道,在災區創辦了“大愛德智帳篷小學”。為災區失學少年圓了求學夢。他的俠肝義膽感動了災民,為災區各級政府所稱讚。他被中國紅十字會評為“抗震救災優秀志願者”(江西僅有5人獲此殊榮)。2008年年底,曾凡娣被新鋼公司評為年度“感動新鋼好員工”。

江西的“阿凡提”


  2010年3月底,曾凡娣從電視上了解到我國雲南省發生了大面積旱災的信息後,聯想到自己有一身過硬的水電安裝檢修技術,可以為乾旱災區做點服務工作。於是,他立即自費購買了一臺價值400多元的水泵,外加兩大桶百餘斤純淨飲用水,於4月7日上午從新餘起程趕往昆明。他被分配到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大漠古鎮甘和小學當搬運裝卸工。隨大貨車不斷往返為學生送水。後來他又被分配到陸良縣板橋鎮,與災區鄉民一道,勘察、籌辦引水自救工程。
  在從雲南返回江西的火車上,曾凡娣得知青海省玉樹縣發生了強烈地震的消息後,他在火車上便想轉道去青海省玉樹縣當志願者。火車上的旅客說。玉樹縣海拔較高,一般人在那裡高原反應很嚴重,曾凡娣考慮到自己所帶行裝簡陋,才打消了轉道去玉樹的念頭。剛回到新餘,曾凡娣從電視上看到了玉樹縣部分受傷災民已被送往四川成都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消息,他想:在汶川大地震時自己曾去過成都,對那裡的情況比較熟悉,自己又有護理技術。於是他返回新餘後僅僅在家裡住了兩個晚上,4月18日,他再次從新餘起程趕往四川成都。曾凡娣趕到成都後。才知道這次住進成都人民醫院的玉樹災區傷員基本上都是藏族同胞,醫院要求志願護理員懂藏語,能做醫患之間的翻譯。曾凡娣不懂藏語,也就插不上手。經四川省紅十字會和成都團市委安排,曾凡娣被安排在成都血站當志願者,為排隊輸血的群眾隊伍維持秩序,講解輸血衛生知識和要領,曾凡娣也主動獻血400毫升。


  2010年6月11日,曾凡娣從電視上得知江西的見義勇為小英雄彭菲(14歲)因救人負傷住進了吉安市中醫院。便立即請求新餘市中醫院為自己開具了有關證明。他當天便騎上摩托車趕到了吉安市中醫院做護理志願者。一連十幾天守護在彭菲病榻前做護理工作,一直到彭菲轉危為安,他才放心地返回了新餘。
  回到新餘僅一兩天時間,曾凡娣又從電視上獲悉:江西撫州唱凱地段因決堤引發了洪災。他二話不說,又騎上那輛陳舊的摩托車及時趕到了撫州市。他被撫州市紅十字會分派到臨川第八小學當志願者。此時的臨川八小已停課,學校裡災民人滿為患,急需志願者參與救災管理工作。這一次,曾凡娣不僅自己去了,還把老伴也動員了去。老兩口在臨川八小搬運物資、送水送飯、為小學生做心理輔導、排解家庭糾紛,一千又是10多天……
  曾凡娣不僅懂水電安裝維修技術,而且有骨科護理實踐經驗。據新餘市數家醫院考察後評價,曾凡娣的骨科護理技術已達到了“特級護理員”水平。正是由於有了這些技術,在國家幾次發生大災害後,曾凡娣都認為自己是有能力、有條件去參加搶險救災的,因而他一次次奔向遠離家鄉的災區去當志願者。近幾年來,曾凡娣東奔西跑到各地災區當志願者,他所有旅差食宿開銷都是自掏腰包,儘管自己省吃儉用。也還是為此花費了1.6萬餘元。

江西的“阿凡提”


  當大家瞭解到他退休金不高、老伴又無工作、經濟並不富裕的情況後,都勸他“悠著點”。他卻樂呵呵地說:“我覺得每個人的活法各有不同,我是以能高興、開心地活著作為首選的人生意義。我當志願者儘管累了自己,苦了自己,卻幫助了別人。別人高興了,我心裡也就很高興,很滿足,有一種實現了人生價值的成就感。再說,我還有一定的謀生技能,平時幫別人做點維修、護理等工作,也是能賺回一點錢的。人不怕窮,就怕一輩子碌碌無為不開心。”


  曾凡娣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博愛善舉,用拳拳愛心表達了人道情懷,他的助人為樂精神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讚譽,在2010年9月中國文明網上舉辦的“助人為樂好人”投票中,他以高票獲得了候選人資格。
  曾凡娣,真是一個江西版的名副其實的“阿凡提”!

來源:《老友》雜誌2013年第1期,作者辛剛、餘德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