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宝贝养成记,“情商教育”五步骤,教你打造“小黄渤”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关注”,每天免费接收由“婴语说”推送的优质育儿文章,让您更懂“婴声婴语”,感谢您的支持!


说到情商,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除了显示器,其他都是顶配”的人,他就是黄渤!一次次缓解尴尬和化解他人的“刁难”,让黄渤的高情商在演艺圈获得了无数人的赞誉,台湾女神林志玲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最想嫁的人是黄渤”,可见黄渤的受喜爱程度。


高情商宝贝养成记,“情商教育”五步骤,教你打造“小黄渤”

高情商的黄渤,在娱乐业如鱼得水!


高情商的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在人际社交方面都会“吃得开”。现实生活中有一半以上的矛盾纠纷,都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有研究表明,与高情商的人相处发生冲突的概率会下降60%,因为高情商在交流中会营造一个舒适的氛围,让相处变得愉悦起来。

高情商宝贝养成记,“情商教育”五步骤,教你打造“小黄渤”

一个情商高的孩子,必然人缘好,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因此很多家长都力求把孩子打造成“高情商”的“小黄渤”,让自己的孩子在情商上跑赢其他小朋友。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如何通过“情商教育”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什么是情商教育?

情商,英文:Emotional Quotient 直译过来是情绪商数。

GES 2018未来教育大会上,白岩松发表了“教育与更全面的人”的主题演讲,特地在传统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上专门加了个“情”。这里的情就是特指“情商”,并在演讲的最后说道:“没有情商的教育,中国想要变成和谐社会是很难的。”强调了“情商教育”的概念。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孩子的一些性格缺陷尤为明显:比如以我为中心、孤僻、不爱交际、脾气暴躁等等。因此父母迫切需要通过“情商教育”来破解这一难题。情商教育学家提出:“一个人情商的形成开始于婴幼儿时期,在儿童期发展,到了青年期趋于成熟。”所以对孩童的“情商教育”就显得尤为关键。


高情商宝贝养成记,“情商教育”五步骤,教你打造“小黄渤”


但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情商方面都走入了误区

1、压制情绪≠高情商

有种假象,别人家高情商的孩子都是很听话,不会随便哭闹的。于是有些父母一见到孩子有点小情绪哭闹,就显得特别急躁,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停止哭闹。不惜用加重语言、冷暴力,甚至于棍棒交加。

曾经我在一个朋友家做客,他的儿子小凯,大概有5岁上下,看见有客人来了,很乖巧地想端杯水给我,结果不小心撒到我衣服上了。其实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我当时也并没有因此生气。可是小凯意识到自己好心办错事了,手足无措,一下子哭了出来,他父亲看到小凯哭了,就直接吼过去:“哭什么哭,做错事了还哭!再哭我以后都不理你了!”小朋友一下子就被吓住了,把眼泪憋了回去!

其实,5岁的孩子,情商还未完全成熟,没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当他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会感到慌乱,做错事会感到内疚,这时候孩子会不由自主地通过哭声来传递一个“不安”的情绪,这是人的本性。我们不应该刻意去压制孩子宣泄情绪的出口。高情商不等于压制情绪,刻意的情绪压制会影响性格的养成,甚至扭曲了性格。

当孩子到了青年期,如果还没学会如何宣泄情绪,容易形成极端性格,比如通过“自残”来发泄愤怒,这时父母才反应过来要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已是难上加难。


高情商宝贝养成记,“情商教育”五步骤,教你打造“小黄渤”

2、迎合他人≠高情商

蔡康永曾经说过:“高情商不是迎合和容忍,而是可以好好和自己相处,并把别人放在心上。”

刚毕业步入职场那年,我一个同学向我吐槽,年终临近,公司里的老同事都把原先不是她负责的工作移交给她做,都忙不过来了,而且有些工作根本不熟悉,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还严重影响了自己手头的工作了!

我问她:“你当然应该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余力了再帮别人,你没和同事说明你的情况吗?”

她说∶“刚来单位不久,我不好意思拒绝同事。”

我的同学看似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获得了同事一时的好感,但也埋下了隐患,一旦她无法处理好所有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没完成,会给公司带来多大地影响和损失!

在我印象中,我这位同学在学校里一直也都是乖乖女的形象,没见过她拒绝过别人,也没见她闹过情绪,每次有同学找她帮忙,她都会答应。

记得有次我另一个室友问她:是不是要去图书馆?回来顺路帮忙去外面打包一份饭。她欣然答应了,然后收拾了一下就出去了,我感到很诧异,也跟着出去了,追问道:“你早上不是说身体不舒服,下午要躺床上休息吗?怎么又要去图书馆了?”“没去图书馆,我去给**打包饭,等下再休息。”老好人做到这份上,我心里是不赞成的。

这种讨好型性格的养成和她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她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她,要乐于助人,可是忘了乐于助人应该建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为了获得别人的好感,不顾实际情况和自己感受一味迎合别人,该拒绝时不懂拒绝,最终吃亏的自己。


高情商宝贝养成记,“情商教育”五步骤,教你打造“小黄渤”


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情商是由5个部分构成的,分别是:

  • 自我意识
  • 控制情绪
  • 自我激励
  • 认知他人情绪
  • 处理相互关系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处理情绪。父母如何进行“情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时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质疑∶“我们小时候,父母也给我们进行情商教育,我们现在不也好好的吗?”

其实没有刻意的情商教育,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受到这方面的训练,我们小时候,家里子女较多,和外界的交往也更频繁,童年的玩伴比现在多得多,在嬉闹玩耍中,已经大大地提高了,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现代社会,可能连同一个楼层的邻居都只有点头之交,更别提孩子间的交流,孩子都受困于家庭和学校的两点一线,情商教育刻不容缓!


高情商宝贝养成记,“情商教育”五步骤,教你打造“小黄渤”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在《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一文中,将应对孩子情绪的父母分为4种,分别为忽视型家长、压抑型家长,放任型家长和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

其中前三种家长,都对孩子的情绪进行了错误的引导,要么对孩子的情绪关注不够,试图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来封闭情绪通道,要么通过父母的威严和斥责来压抑情绪,要么通过父母威严,通过训斥来压制情绪;或者虽然能感受到孩子的情绪,但是没有教孩子如何感知和应对情绪,导致孩子们将不懂得如何调整情绪,使他们难以与其他孩子愉快相处。

所以我们家长都要学会做一个情绪管理训练型的家长:指导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管理情绪!

那要如何来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达到情商教育的目的呢?

还是拿我朋友孩子小凯那天的事情做例子:小凯委屈地停止了哭声后,他父亲这时还说了一句:“自己回房间去玩,不要在外面捣乱!”

看!这就是典型的忽视型和压制型家长的结合体,根本没有关心孩子的感受,即使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只是想端杯水给我这个客人喝,但是他父亲试图通过呵斥来压制住孩子的情绪,并提出了让孩子回房间玩的“命令”,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还直接给他贴了一个“捣乱”的标签。

孩子何辜?长期处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情商怎会提高?

那要如何处理小凯的情绪呢?

我利用约翰·戈特曼提到的的观点,结合实际情形,对小凯的委屈进行了五步骤处理,也就是题目里提到的“五部法”这里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各位父母有所帮助:

1、觉察到孩子的情绪;

2、把情绪化的瞬间当作增进亲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

3、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孩子的情绪;

4、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言语给情绪贴上标签;

5、划定界限,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首先,我发现小凯父亲对孩子情绪管理不恰当,我知道小凯心里肯定很委屈。我决定好好的利用这次机会,来引导孩子正确的应对糟糕的情绪。

于是,当小凯父亲指责完后,我第一时间牵住了孩子的手臂,然后轻轻地拍着他的小手说:“凯凯,你现在是不是特别难过,阿姨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你是不是想给阿姨递水,倒在阿姨身上不是故意的对吗?”

小凯听到我的话,马上擦了擦眼泪,说:“阿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阿姨小时候也经常不小心做错事,以前阿姨吃饭还不小心摔破碗了呢!你给阿姨倒水,阿姨非常感谢你,但是现在阿姨衣服湿了,你能帮帮阿姨吗?”“阿姨,我拿纸给您擦擦!”“谢谢小凯,你真棒!”

就这样,我通过和孩子共情,引导孩子通过擦水解决了问题,并且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至今小凯还非常喜欢我到他家做客,每次过去他都非常开心。


高情商宝贝养成记,“情商教育”五步骤,教你打造“小黄渤”

当孩子出现情绪失调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五步骤进行指导,那在孩子婴童时期,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健康的发展“情商”呢?


0-1岁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他对世界探索的初始阶段,也是情商的萌芽阶段。在这个期间,我们要给孩子照顾好孩子的感觉感,让孩子保持对世界的信任。当孩子哭闹时,及时的给予安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以及父母无所不在的爱。


高情商宝贝养成记,“情商教育”五步骤,教你打造“小黄渤”


2-3岁

孩子开始会通过情绪来表达感受,这时我们就可以开始适当地引导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开心时,用笑容回应他,当孩子表现出难过时,及时发现原因,加以疏导,即使孩子没有听懂,也要多和孩子说话,聊天,让孩子的情绪健康的发展,为高情商奠定基础。


高情商宝贝养成记,“情商教育”五步骤,教你打造“小黄渤”


4-6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人际交往,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发火,闹脾气。孩子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圈,有家人间、同学伙伴间、师生间的各种关系网,要鼓励孩子多和外界交流。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时,我们也会更懂得如何管理情绪,让我们陪着孩子一起长大,一起成熟,一起做个“高情商”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