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下放”農村土地審批權,更多人們將會擁有田園生活

也許你很羨慕國外的田園生活,想要在國內也擁有這樣的一所住所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買賣只限於集體成員,如果你想通過長租的方式去實現,那就要承擔各方面的風險了。

馬雲曾說,未來中國最貴的三樣東西都在農村,分別是:新鮮的空氣、乾淨的水、安全的食品。其實這話沒有錯,城市雖然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汙染也確實很嚴重,吃的很多食品都不安全,水質也不好,這些都可能要靠農村來產。對比來說,農村還是非常天然的。在2019年在第七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上,馬雲說:今天最好的機會就是往農村走。

農村土地審批權“下放”了!

3月12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下稱“《決定》),主要把兩種審批權“下放”,一是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審批權限“下放”到省、市、自治區;二是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准土地徵收審批權限“下放”到部分試點區域,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等。

對一個對普通老百姓都是很大利好的消息來了,更多的人們會享受悠閒自在的田園生活,老人將會在自然清新的環境中度過晚年,孩子們將更多的感受到美麗的大自然。而對於農村產業,各領域的資本想要在農村大展拳腳,實現產業化,都迎來了機會。各方資本估計現在的腦海裡都已經繪製出一幅宏偉的新農村藍圖,準備著大幹一場。現代化大規模的種植,養殖,休閒,娛樂等等都將一一落地。

4個直轄市全是試點

關於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審批,《決定》指出,對國務院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城市在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國務院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對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外,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國務院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關於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以及國務院批准土地徵收審批事項的審批,國務院設立了試點區域。徵收範圍包括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土地,首批試點省份為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試點期限1年。

不過,審批權限“下放”也是有前提的,《決定》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嚴格審查把關,特別要嚴格審查涉及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的用地,切實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盤活存量土地,維護被徵地農民合法權益,確保相關用地審批權“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這個很重要,一定要監管到位,不要讓農村這塊璞玉被只貪圖利益的無良企業和官員玷汙。讓我們為子孫建設

國務院“下放”農村土地審批權,更多人們將會擁有田園生活

綠色的森林和小屋

更美麗的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