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文|三十三

據報道,自3月1日起至今,已有7省轄下的11市市委書記、市長等主要領導帶頭到當地酒店、大排檔、街邊小吃店或農貿市場、超市等場所消費。

比如,3月1日,海南省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前往該市夏日國際商業廣場購買衣服和鞋子,同時在該廣場冷飲區購買一杯冷飲。

又比如,3月14日,湖南省衡陽市市委書記鄧群策來到該市彭海軍魚粉店吃魚粉。

……

林林總總,都似乎釋放的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即社會已經可以恢復正軌了。

但我告訴你們,這都是假象,因為市場根本不會因為領導吃不吃飯,買不買東西來判定,而會通過市場事實來判定。

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什麼叫事實呢?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家線下餐飲店的店主,你通過什麼來決定開不開店呢?

當然是以收入和成本的比例為判斷依據,當中的成本包括物料成本、店租成本、人員成本、水電成本等等。這裡只有店租成本有可能是固定的,一般以簽訂合同為準,有部分良心房東可能會免除租金,但畢竟少數,人家房東也要靠收租吃飯。

其他成本可視為開工與否的支出,如果開店了銷售額不足成本肯定就不開業,一旦開業所有開支都逃不了,那有什麼方法提前預判呢?


『01、目前餐飲消費恢復如何?』


最簡單最直觀的就是看街上人多不多,也就是交通流量。

那麼我要再次祭出地鐵流量跟蹤情況,因為這是唯一可以實時更新的宏觀數據,其他大部分數據都是以月為單位發佈,加上恐怕全網跟我一樣閒到手動錄入數據的也沒幾個,不多炫耀兩次說不過去,哈哈~

這裡選取的是上海和廣州,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大都市,屬於我國重要的人口輸入地。

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好了,從圖中可以看到,此時的客流量與節前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通過整理可以得知,兩地去年平均日客流量如下圖,我以80%作為全面恢復的標準,那麼截止16日,兩地最高也就在60%多,還有很大差距。

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這裡我要做一個科普,因為很多讀者經常會留言反饋,說現在很多人已經不坐地鐵改打車了,所以地鐵數據沒有參考價值。

可是不得不說這話充滿“何不食肉糜”的一廂情願,要知道即便在疫情管制最嚴重的時期也有幾十萬人次乘坐,證明這對很多居民來說是剛需,不可能隨便改變的,因為沒錢買車也沒錢打車。

同樣,如果已經全面恢復,只是出行方式發生改變,這500萬人次的出行全部湧入公路交通上,絕對每天都會讓你堵到懷疑人生,無車可打。

更無需這些領導們上街做什麼表率,大家自己會出門,想著吃喝玩樂。

有一位讀者說得好,啥時候鬥地主房間不再天天爆滿,啥時候就復工了。要我說,哪天B站傳視頻審核速度不再阻塞,哪天才叫全面恢復。

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吃是剛需,下館子吃不是剛需,在家也能吃飽。

跟蹤地鐵客流量就會發現,每到週末出行人數就會下降,呈現極有規律的週期性波動,這部分可以視作側面反映居民休閒娛樂活躍度的指標。

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我們再看一次這個表,一到週末幾乎減半,僅200餘萬人次,證明一到週末,無處可玩,那餐飲業能好了才怪呢!

實際上餐飲還只是疫情影響下的一方面,還有更多更嚴重的問題等著解決。


『02、各行各業都面臨巨大挑戰』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月份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滑21%,打斷去年的復甦節奏,創下有史以來最低水平,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跌幅更是高達26.6%!

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根據中汽協發佈數據,汽車行業也因為疫情,一舉打斷原本逐漸縮小的降幅,出現斷崖式下跌。這對原本就不景氣的行業更是雪上加霜,做為最重要的製造業之一,上下牽動著數十條產業,這是千萬級別的就業壓力。

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除此之外,譬如住宿、旅遊、展會、演藝等各種行業也遭受重創,在新聞評論處也能看到因無法復工而困擾的人們,恰好對應了前文的交通流量數據。

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包括反映實業生產健康程度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也創下歷史新低,達到25.7%的跌幅。由於設備的折舊和更新換代等因素,該指標對於工業而言是必須維持向上的,否則意味著該地區生產實力正在走向衰退。

這更是中國當下面臨的巨大挑戰。

是時候全面復工了!


『03、民生經不起折騰!』


領導帶頭消費是好事,身為父母官,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值得肯定,但畢竟杯水車薪。各地各部門的種種管制阻礙了人們參與生產消費活動的積極性,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所以,與其做一些不痛不癢的工作,不如儘快宣佈放開管制,結束這種過度的管控措施,讓人民自己主動去生產,去生活。

一面要限制,一面要鼓勵,一面要穩中向上的經濟發展,一面要做好嚴防嚴控的總體戰阻擊戰,“既要……又要……”,不精神分裂才怪。

若疫情已經基本穩定,各地消滅新增,就不要再等了,趕緊宣佈全國恢復正常吧!

請自信一點,民生經不起折騰,經濟受不了胡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