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生开处方指定到非医院大药房买药,别的地方没药。你怎么看?

用户101245327254


这种情况不一定有什么问题。前几个月就遇到这样的事,发生在一位癌症病人身上,医生建议用靶向药物,但医院没有进这种药物,医生知道有家药房有这种药,就让患者家属去那里买。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医生和特定的药房勾结,赚取回扣,所以要就事论事,看看开的是什么药,价格如何。如果是保健品中草药之类的,就不要去买,反正也不应该吃。

如果是只有医院的药房有,别处没有的药物,就更要多留个心眼的,尤其是那种医院自制的药物,是不应该用于临床的。所有的药物都应该经过正规的药品审查,经过批准。

到药店去买药同样要多加小心,药店的店员总是会向顾客推荐药物,他们的建议一概不要听。这些人不是医生,也不是药剂师,不具备足够的医学知识,他们的推荐完全是为了药店和他们自己的经济收入,不少药企药商就是通过药店的店员来推销药物,所以去药店买药要严格遵守医嘱,不要让店员忽悠。

药物领域在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坑,从医生医院到药房,一条龙式的各种营销,为了赚钱而罔顾患者的健康和利益,很少有人从来没有上过当。唯有多做医学知识储备,端正自己的医学方面概念,力争少上当。


京虎子


医院医生开处方,指定患者到非医院药房购药,而别的地方没这药,这个情况,医生、医院、药房三方面,都可能有问题。

如果不属于特殊药品,或者去这个药房购药并不是很方便,或者价格异常昂贵,可能属于属于不正当行为。

为什么说医生、医院、药房三方面都有问题呢?龙大夫试图分别从这几个方面,来剖析这种事情的根源。

第一、医生的问题

作为临床医生的龙大夫,并不避讳谈论这种医生本身的问题。如果医院有类似效果的药,而让患者去指定的药房购买,这里面肯定就是有猫腻的。

但是,如果这种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医院并没有采购,也没有可以替代的药,或者患者本身需要这种品牌而医院没有,那么,去指定的药房购买,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患者应该可以理解的吧。

打个比方,医院没有恩替卡韦的进口药“博路定”,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患者又不知道哪里有,医生可能从某个途径得知某药房有进口的“博路定”。那么,让患者去该药房购买,应该没有问题吧,总不能看着患者没有药吃,影响他的病情。

但是,龙大夫也听一些网友讲过,有一些孕妇,医生让去某药房购买特定品牌的补血药,或者直接开条子让患者去购买,这个我觉得就八成是有问题的。无论从药物的适应症,还是购药的途径,都是有问题的!

说实话,医院的药品采购,普通的医生是没有任何权利的。决定需要采购什么品种药物的,往往是部分中、上层的管理人员。当然,他们绝大多数是在国家基本用药品目录里面选择的。因为同一种药物有多个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牌,医院也只能选其中的一两种品牌。

也有一些有需要的药物医院没有采购。比如,龙大夫经常碰到有高危性行为的人,需要艾滋病的阻断药物的,我们的药房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药物,有的只是国家免费放在医院里抗病毒药,不对外销售的。还有很多抗真菌药也是没有的,医生也很无奈。

科学在不断的发展,疾病在不断的变化,有很多医院也是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比如,抗乙肝病毒的替诺福韦二代,很多医院就没有,抗丙肝病毒的药物也没有。这些,都不是普通医生能解决的,是医院的问题。医院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普通的医生是没办法决定的。

三、药房的问题

院外的药房,看起来事不关己,表面上的姿态是:我在开药店,你爱来不来,愿者上钩,我也没有去医院拉人,是你自己跑来的。但是,如果没有医生的纸条,谁知道你这个药房在哪里呢?

所以,背后很可能的途径是,药房与生产企业签订了独家的代理,只在该药房销售,并通过某种营销的手段,刺激医生鼓励患者去该药房购买该药物。这可不是所谓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是和经济利益挂钩的。

总之,不管是医生、药房还是医院的问题,龙大夫人认为,作为患者来说,能让患者买到实惠、经济、有效的药物,且能够被医保报销所覆盖的药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问答最用心,靠谱龙医生!


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处方医生开出的处方药指定到医院以外的药店买药,且其他药店没有销售,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该处方药确定有利于缓解或是控制患者病情,因该药品错过招投标,或是其他原因,暂时未进入医院药房销售,由药品厂家或是药企的推广人员通过商业渠道进入医院外的大药房,通过与临床医生的学术交流与客情维护,由临床医生将处方外流,这类药品在局部领域有一定排他性。

2.因药品进入医院的流程,程序太繁琐,尤其大中型医院想要进入某种药品,中间环节太多,没有一定业务能力和关系,客情,那是相当困难的,即便进入医院销售,上量,回款都很慢,因此,一些药企放弃进入医院销售,直接进入医院外的大药房,由推广人员推广给临床处方医生,院内处方,院外购药,这类药品主要以口服类,外用类为主,注射用药几乎很少,业内叫“院外处方药销售”

3.无论哪种院外处方,都涉及到利益,没有利益,就不会有生意,即便是该药品确实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和症状的控制,院内也有可以替代的药品,即便没有替代,处方医生怎么就知道外面某一家药房有呢?

庆幸的是,国家试行“4+7带量采购”的药品试点,重点就是挤压药品中间环节,药品生产企业保障生产质量,生产利润,去掉一些灰色销售咨询费用,采购中心保障一定的销售量,如果执行到位,药企预留的销售推广费用被挤压到位,没有费用,也就不存在药品回扣问题,显然,这是降低药价的一种方法!





用心观天下


去医院看病,但是医生开了个处方跟你说:这个药医院没有,你出了门往左拐,拿着这个处方去某某某大药房买这个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中有没有什么猫腻?

首先,这个药可能医院里面真的没有,而且还没办法用其他的药物替代。比如一些用的不多的稀缺药物。而这些药物可能医院里面没有,外面普通的小药房里面也没有,所以只有某一家有。往好了说,这是医生避免让你少跑弯路,直接告诉你目的地了。

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医生其实和这家药店之间存在着某种约定或者联系。比如对于某一种特殊的药物,想要增加销量,药物代表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联系经常看这个病的医生,然后告诉他们药在哪个药房,当然,开药不会白白开的,会有一定报酬。

但是也并非所有情况都是这么坏,我们也可以从一些细节推断,比如医生随便给你一张纸,写好了药名,告诉你这个药医院没有,随便去外面哪个药房买都行!那么你应该真的需要这种药,而且医生也是说了实话,没有什么猫腻。

但是如果明明可以用其他药物代替,却非让你买这个。而且必须是某某药店,还得拿着医生处方,尤其是有署名或者特殊符号的处方,这个药还特别贵,那么这其中可能就真的有些猫腻了!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同一家,一般有个统一的称呼叫做医托,为什么会存在呢?我讲一个之前的案例,应该是北京被查封的,好几个医生指定买那家店的奶粉,为什么?因为卖出去一罐可以给60块钱的回扣啊!为什么医生愿意做呢?一个是因为底层医生的薪酬低,真的低吗?底层应该是真的,天天没时间休息,都在医院里,然后几千块钱领着;这不国家说提高待遇了。除了这个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了,有的人就是贪心,前段时间不就被曝光一个给病人心脏搭桥用自己选的,回扣一个1万块。

哎,不知道说点啥,让自己健康才是真的省钱了,关注我看健康生活,比如怎么吃提高免疫力,怎么运动好,让自己不生病,远离这些烦心事。


福禄健康报


有一点告诉你吧,就现在这情况,开处方让你到院外指定药店买的药,基本上是没中标,价格很高的药,若不信,自己去核实。


艾尔文森林湖畔镇


我也是遇到过此事,给小孩看病,看的是专家门诊,后,专家特意告诉其中的一个药需要到隔壁的药店买,医院没有此类药。说明现在的专家都和外面的商家勾搭上了,吃回扣。


用户4520529777


也有,像秋水仙碱,治痛风很灵,但对心脏有伤害,医院不开药,医生会让你自己去外面买来吃,吃出心脏病自己负责


照影吹笙


不用问,没有什么好事。都是利益链。


手机用户韩维杰


有提成。瓜子都知道还用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