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急需解决的三农问题都有哪些呢?

新大风歌


目前急需解决的三农问题都有哪些呢?

现在国家正在大规模推行农村制度改革,农村社会处在从传统农村向新型乡村社会过渡的阶段。这时候各种三农问题,农村社会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异常突出,实在是说不尽的纷乱复杂。我只就大的方面把几种主要的矛盾说一下。


第一,现在从事农业的主体已经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面临着马上干不动活了,子女又不在身边,老年生活无所依靠,把土地看作是唯一的生活保障,叫做保命田!国家要想顺利地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想让农民们无后顾之忧的放心地把土地流转出去或退出承包权,就必须妥善的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第二,多年来国家农业政策方向不明朗,造成人们对农业发展没有信心。农村的人口,资金都已经严重外流。如今农业已经面临着后继无人,发展无力的局面。现在农村社会上到乡镇政府,下到个体农户都没有长远的打算。没有人敢在农业上投资,谁也不知道两三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样!要想增加人们投资农业的信心光靠补贴贷款是不行的,必须要增加农业利润空间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

第三,农产品的滞销,卖难现象太严重了!打通从田间地头到消费市场的物流通道,建立连接终端市场和农村农民的信息平台,对调整种植结构和农民增收至关重要,任务非常的紧迫。目前绝大部分农村的农民和打算回乡的农民工都不知道在农村能干什么。虽然国家鼓励退出主粮作物种植,可退出之后就只有撂荒,别无选择。农村的贫困户想要脱贫的致富项目非常少,在农村小规模的服装手套加工,每天工资十几块,二三十块钱都有大量的农村妇女在干,因为挣钱的道路太难找了,没办法!至少能挣出当天的饭钱!



以上是我亲身感受到的农村最现实的社会矛盾。这三个问题是农村所有现象的根源,要是不能得到解决,真不知道三年以后农村会变成什么样子!很可能就没有人了!


彬彬说三农


目前急需解决的三农问题都有哪些?

改革开放三四十年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吃不饱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彻底解决了几千年以来始终困绕“吃饭难”的困局,这不得不说是得益于中央对“三农”政策的关注与支持。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现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逐渐不适应当前农村的实际发展需求,尤其是农民增收难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已成为众多学者及专家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人以当前我国“三农”急需解决的收入农民问题为切入点,浅谈如何破解增收难的问题。

增收难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曾尝试过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吃过大锅饭,搞过大跃进,但是事实证明,皆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后来,中央出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程度上激活了农村的潜力,在短时间里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然而,随着改革改放的深入,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越来越成为产业化经营的阻力,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成为农民持续增收难的主要问题。

如何破解?笔者认为,应该成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启用“企业十农户十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由龙头企业牵头,负责提供技术、资金及运营管理,农民以土地出租或入股,提供劳动力获取工资等多种合作入股模式。


新时期扶贫工作者


眼前最紧迫的需要解决的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这是拖不起的问题,农村老人在建国初期为祖国的建设付出了他们的青春,他们毫无怨言,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对他们在为祖国拔穷根时出大力、流大汗充耳不闻,把他们遗忘在角落里,按道理说应该是谁交社保谁领养老金,这个道理没错,可是他们年轻时国家没有交社保这回事,后来国家号召交社保时他们己超过六十岁,难道应该应该被遗忘吗?


王善烈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现在国家正在大规模推行农村制度改革,农村社会处在从传统农村向新型乡村社会过渡的阶段。这时候各种三农问题,农村社会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异常突出,实在是说不尽的纷乱复杂。我只就大的方面把几种主要的矛盾说一下。

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 ▄ ▅ ▆ ▇ █ 谢谢关注█ ▇ ▆ ▅ ▄ ▂



茶农小丁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4cc5559091f4577a1df9e50c1819d83\

郑少创业


农业、农村、农民是我国今后较长时间内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环境、气候等复杂多样,三农发展首先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谋求发展,其次,人的思维观念的改变是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让农民学文化,学科学知识,让現代信息、现代前沿科技等分子占领他们的大脑中枢,更新人的思维比更新工具更有前景;三农的发展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政府与政策的支持。政府要给农民充足、宽松的发展空间,政策不打折扣,工作做实做细,“铺路架桥”当好先锋与后勤兵;三农的发展需要社会多方支援

,聚四面八方之力,兴三农之大业。

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农村丶中国农民将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东方!


语言2249


在我国,三农一直是国家以及人名重点关注的,毕竟有那么多农民,在2019中央一号文件是自2004年起连续第16个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足以见得国家对三农的重视,而目前存在那些问题呢?

1、农民土地占有量问题。承包责任制,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农业人均占有的土地数量太少,对生产力的根本提高和农业机械化形成了制约。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将农业税和农业以来的附加税全部免除,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因此,要想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对土地的占有必须达到一定数量。

2、农业人口数量的问题。现在农村里都是几个老人在哪里种田,尽管目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急剧扩张,但并不有改变农业总人口增长的趋势。

3、土地资源的稀缺与土地浪费的严重问题。目前土地为国家所有,在农村,一方面是可耕地在减少,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宅基地相应扩大,导致对于土地资料严重浪费。他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性方案,即将较小的村落向较大的村落集中,减少宅基地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浪费。但他也指出这一方法难度很大。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相信在国家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吃喝玩乐一锅端


农村三农问题需要政府政策的,,如机耕路,水利修筑,田地整合一起招租给耕作大户的?然后是政府政策下放补帖与代收农产品?郑


用户53280585725


主要社‎会群体的总‎体弱势化 ‎首先是农村‎的日益贫困‎化趋势。虽‎然经过“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90年代‎初的800‎0万下降到‎90年代末‎的3000‎万(按人年‎均收入62‎5元计),‎但是还有约‎2017万‎人处在温饱‎线的边缘,‎若按照联合‎国人均每天‎1美元收入‎的贫困线计‎算(相当于‎农村年人均‎收入的水平‎),贫困人‎口则更多。‎而且,农村‎的相对贫困‎人口在90‎年代迅速增‎加,成为目‎前农村贫困‎化的主要问‎题。以反映‎贫富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数计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若按照‎世界银行的‎数字,19‎99年全国‎按人均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就已达‎0.456‎。如果后者‎更符合这些‎年贫富差距‎扩大的实际‎感觉,以此‎为参照,农‎村的基尼系‎数应该超过‎0.5的官方警戒线了‎‎。

‎ 其次,农‎村的生存状‎况恶化。一‎方面,由于‎农村县乡财‎政体制和政‎治体制之间‎的不协调,‎90年代以‎来,全国范‎围内县、乡‎两级地方政‎府出现普遍‎的财政危机‎,并最终转‎嫁为各种税‎、费、摊派‎的农民负担‎,结果不仅‎造成农村的‎进一步贫困‎化,而且导‎致统治形态‎趋于暴力化‎,农民实际‎日常生存条‎件恶化。也‎正因为此,‎基层干部队‎伍出现债权‎人化,日益‎异化基层政‎府的性质和‎农村基本经‎济政策,导‎致干群关系‎恶化。同时‎因农民缺乏‎自身的基层‎组织和政治‎代表,在农‎民个体与政‎府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有‎组织的、有‎意义的缓冲‎,他们原本‎已很有限的‎合法权益也‎因此根本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尤其‎在贫困地区‎,农村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村级自‎治基本上失‎去意义。另‎一方面,因‎现有的土地‎制度难以继‎续支撑农业‎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风‎险水平上升‎,自我保障‎能力下降。‎这等于强迫‎农民仅仅依‎赖人均有限‎的土地,在‎承担种植成‎本、口粮和‎各种税费摊‎派后,还要‎内部化所有‎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生命风险‎。反观小农‎经济时代,‎如果风调雨‎顺、租佃关‎系稳定、捐‎税合理,农‎民或可温饱‎。然而进入‎21世纪,‎我们看到农‎村人均占有‎耕地不断下‎降,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均‎缺乏适当的‎法律制度保‎护,同时农‎民教育、医‎疗支出上升‎等社会生存‎条件逐步恶‎化。在这种‎形势下,本‎来就已经开‎发过度、负‎荷过重的土‎地还能为农‎民提供什么‎保障呢,这‎就使得农村‎社会危机更‎加动荡。 ‎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小盟盟I


我国的“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却是最近几年,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毫不夸张地说:“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就一定会发生社会的大动荡,中国也根本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可以说除腐败问题之外,我国目前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如贫富悬殊、就业、贫困、人口、生态环境、艾滋病……均与“三农”问题有密切的关系。虽然我国现在比过去重视了“三农”问题,但是不仅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而且不知是何原因,所有专家学者对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只字不提。 这么多专家学者,说了那么多非常有道理的话,却没有人明确指出: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我所看到的有关我国“三农”问题的文章、文件、决定中,没有看见有“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个词,为什么? 我到美国感触最深的现象之一是:我国的城市与美国的差距不大,差距最大的是农村、农业。美国只有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没有我们认为的农民。也就是我国与美国在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差距最大。有报道说西欧一些国家的农民平均生活水平高于城市工人,农民开的车往往是高档车。反观我国的许多农村,使用的农业工具与二千多年前的出土文物没有什么差别,我国许多农村仍然以人力、畜力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而我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二千多年前可能高了几十,上百倍。因此可以说不能大幅度地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中国的“三农”问题解决不了,中国的现代化,社会的长治久安只能是中国人永远的美好愿望。因为我国的高级官员、大知识分子、掌握舆论的人,都生活在城市,对农民、农村缺乏亲身感受和具体的了解,因此对我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都比较差,形成长期以来都说农业重要,措施却总落不到实处的“口头农业”。 我认为仅靠农民兄弟自己永远解决不了我国的“三农”问题,必须全国上下都真正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不同岗位的城里人,都关心“三农”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知识、技能向农民传授,特别是非主管“三农”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自己工作的职责之一。如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子女上学、农业人口转城市户口等等问题,都应该成为城市管理领导必须考虑的问题。我这个城里人之所以关注“三农”问题,是我知道农民的利益得不到照顾,城里人的利益也终究得不到保障。 造成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1)、农民平均占有的资源少,所有发达国家无论耕地多少农业人口比例都不到10%; 2)、农民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比城镇人口少,教育水平低也低的多; 3)、农民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总体而言还十分落后,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上的差距比工业上的差距要大的多; 4)、我国现在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美国的28亿亩耕地由不到200万户农场主经营,而我国的19亿亩耕地却由2亿多农户经营,这种分散经营方式虽然与我国落后的农业生产力和传统的小农意识相适应,但是不应该成为一成不变的模式。 要解决上述任何一个问题,都比世界许多国家都要困难的多,耕地多的国家,如美国可以实行土地规模型农业;耕地少但是人口相对也少的国家,可以实行土地效益型农业,如日本可以少种粮食等大田作物,靠进口粮食解决吃饭问题。这两种成功的农业模式都不适用于中国。我认为我国唯一可学的以色列农业模式(集体农业),由于我国的农民素质比以色列低的多,现在实行以色列模式也不行不通。因此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必须有创新。这就需要我国的领导人、理论工作者、农民、全体中国人必须共同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