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縣高橋鎮:花甲夫婦勤勞澆灌“致富花”

“板廠村九組徐仁仲老倆口去年底一天殺了12頭肥豬,當天賣豬肉收到現金60000多元,是我們村出了名的養豬能人。”紫陽縣高橋鎮板廠村支部書記金銘鋒興致勃勃的給我介紹。

紫陽縣高橋鎮:花甲夫婦勤勞澆灌“致富花”


現年60餘歲的徐仁仲夫婦是該鎮板廠村人。板廠村前幾年被縣上定為深度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環境閉塞,使得他家多年來一直掙扎在貧困線上。屋漏偏逢連陰雨,兒子前幾年在煤礦務工不幸遭遇礦難,兒媳留下女兒遠嫁他鄉,老倆口帶著小孫女艱難度日。在最困難的時刻,恰逢全國吹響精準扶貧的號角,村上幹部考慮到兩位老人帶著小孫女上學,實屬不易。經過村民代表大會的評議,將老徐一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併為其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讓他們依靠黨的惠民政策早日脫貧。

紫陽縣高橋鎮:花甲夫婦勤勞澆灌“致富花”


“老徐,你家評上了貧困戶,從此包保包養了,不用再為生計犯愁了!”聽到這些話,老徐臉面掛不住,竭力反駁:“莫看我們老倆口帶著小孫女兒,絕不做脫貧路上的“叫花子”!我們老倆口還能幹,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他的這番表白,村民們覺得是天方夜譚,根本沒當回事兒,但他自己卻要說到做到。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憑著多年零散養殖積累起的經驗,前年秋季,他籌集資金買了幾頭小母豬和10多隻山羊,僅僅半年,去年初生豬就發展至13頭,山羊發展到30多隻。老倆口不辭勞苦,風裡來雨裡去,有時忙到飯都顧不上吃,靠著頑強的毅力在養殖路上摸爬滾打近一年。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底他養出13頭肥豬,過年吃一頭,還出售12頭,收入60000餘元。另外,山羊養殖靠一年的持續繁殖,年底增長到46只,5只大山羊賣了5000餘元,年收入超過70000元,在養殖路上收穫了第一桶“金”。老倆口用勤勞的汗水在脫貧路上澆灌出了璀璨的致富花朵。

“感謝黨的好政策,現在我已經申請脫貧了。今年我又餵了8頭豬,四頭母豬繁殖12窩,預計年底出欄10餘頭,售賣仔豬10頭以上;46只山羊,預計出欄15只,按目前市場行情,今年保底純收入能超過50000元,基本上達到小康生活了”。老徐笑容滿面的給我們算著收入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