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自己不见了——浅谈肿瘤的“自然消退”现象

病例回顾

去年收治了一例中脑占位的男性患者,当时以脑干胶质瘤收住入院,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脱髓鞘假瘤,激素冲击治疗后,病变几近消失。但随后2个月复查病变重新出现。经过手术证实为纯生殖细胞瘤。

在学术会议交流和文献回顾后,获得三点主要信息:1、发生于中脑的生殖细胞瘤罕见。2、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瘤本身对激素是不敏感的。3、肿瘤这种消失又出现的情况称为“自然消退”现象,其机制不明。

左图为术前,右图为术后,肿瘤做了大部分切除。

肿瘤自己不见了——浅谈肿瘤的“自然消退”现象

经过放化疗后患者目前可自行生活,并有一定工作能力。

文献回顾和讨论

1、生殖细胞瘤和 中脑生殖细胞瘤

性腺外的生殖细胞瘤常常发生于中线部位,如骶尾部,纵隔部位。颅内的生殖细胞瘤常见部位包括鞍上区,丘脑,基底节,脑室内,延髓,桥小脑角区,胼胝体等。在约30%的病例中可以同时发生于两个部位如松果体区和鞍上区,而不伴有其他部位的转移。多部位发生的原因可能由于异常的神经发育过程所致,如异位的未分化原胚层细胞在早期神经管折叠中迁移的停止。文献报道其5年生存率为94.4%。

颅内生殖细胞瘤亚洲比西方国家多,脑积水和复视是常见症状,发病年龄15岁至29岁。发生于中脑的生殖细胞瘤尤为少见,根据文献报道,加上本例共7例。

2、肿瘤自然消退现象

临床上将在CT或者MR上自然消失的颅内强化病灶称为“消失性肿瘤”。发生率为1/60000-1/100000。鉴别诊断包括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脱髓鞘假瘤,胶质瘤,感染性疾病,颅内寄生虫病等。除了颅内疾病,人体的其他部位也偶可见肿瘤的自然消退现象。消失性肿瘤现象在实体瘤,如黑色素瘤,肾细胞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和睾丸生殖细胞瘤中偶能见到,更为少见的情况是在颅内生殖细胞瘤中发生。

在我们的患者中,最初根据磁共振的开环样强化,考虑脱髓鞘假瘤可能性大,经过大剂量激素治疗,病变发生消退似乎证实了我们的诊断。然而停用了激素后再次出现病变提示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淋巴瘤成为首先的考虑,不能排除胶质瘤。最终通过手术获取病理证实为生殖细胞瘤。然而,生殖细胞瘤本身对激素治疗产生消退反应是罕见的,根据文献报道,可能的原因是激素抑制了淋巴细胞的浸润。

自然消退的时间。根据文献报道,发生自然消退的病例,最长时间为7个月,最短为 个月。激素治疗后的消退并不意外,其原因可能是药物抑制了淋巴细胞的浸润和聚集。

3、机制未明

尽管对肿瘤在影像学上消退或者缩小的现象称为自然消退,实际上患者或多或少都接受临床治疗,如激素等药物,脑室腹腔分流、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或者肿瘤活检等手术操作,CT扫描引起的射线暴露等。这些也是文献中讨论可能导致肿瘤“自然消退”的原因。虽然纯生殖细胞瘤对放疗敏感,然而单次CT扫描的放射剂量很小,通常认为小于0.05Gy,而通常需要单次11Gy或者5次分割剂量为2Gy的放射剂量才能产生肿瘤的消退反应。文献中有如脑室储液囊放置后病灶缩小的报道,或者切除一个病灶后其他病灶消退的现象,解释为手术引起的人体免疫平衡的改变,导致局部炎症细胞的聚集和抗肿瘤效应。然而未接受手术治疗而出现肿瘤消退的病例,加上我们这里有4例。手术干预也并非自然消退的原因。至于激素,对生殖细胞瘤而言通常是无效的。在我们的病例中,曾考虑为脱髓鞘假瘤,使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产生磁共振上的强化消退现象。Masoudi报道使用激素后14天肿瘤大部分消退。其原因并非激素对肿瘤的作用,而是对肿瘤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所致。类似前述手术因素的原因分析,有4例患者并未使用激素也发生了自然消退,故而激素在自然消退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最后,就是上述因素与人体免疫和肿瘤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自然消退的原因,然而也并无直接的证据来证实。

1、 Vanishing midbrain mass lesion - A germinoma?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404 (2019) 40–43

2、 Si Zhang, Qiang Li, Yan Ju. Spontaneous Regression in Intracranial Germinom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