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会在90年代发生房价暴跌65%?

盖浇饭好久放假


我国房价不可能出现日本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崩盘的情况。其主要理由,一是日本是高度的市场经济国家,加之土地属于私人所有,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缺乏高度统一综合的调控措施。而我国商品住宅用地属于国家所有,房地产市场也是政策市,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行高度管控。二是日本产业化发达且当时城市化水平已达80%以上,商品住宅户均超出1套。而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城市化水平才60%左右,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正很大。三是日本当时经济“脱虚向实”的决策错误,即刺破房地产经济泡沫而发展实体经济,加之缺乏有利的宏观调控手段。而我国已经认识到位措施有力,从土地、信贷、税费、购销等方面实施综合管控,严管房地产市场,发展实体经济,实行平稳过渡。


沱冮水畔老黄牛


日本房价可以暴跌,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发生暴跌!

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很正常,经济危机诱发房价崩盘,香港、美国都发生过,但在中国根本不可能,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可以岀政策来调控房价,像现在一样,限购限贷,房子被冰封了起来,大家都动不了,只会稳中有小幅度下调,慢慢完成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用实体经济来代替房地产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所以现在不是刚需可以不用急慢慢来,等跌一点再买也不迟,有房的也不用担心暴跌,那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要不是炒房的自住跌一点也所谓,大家觉得呢?


地平线88866


首先要纠正的是,当年日本房价最终暴跌70%、东京暴跌90%,远不止65%。

单1991年的3个月内,东京房价就暴跌了65%,成交萎靡、银行贷款断供,一夜间购买房产的千万富翁变成了千万负翁、自杀、破产集中爆发……

随着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自1983年起,特别是在日币大幅上涨之后,东京土地价格开始以异常的速度飞涨。所有人都相信“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东京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世界各地的企业都迅速向东京市中心聚集,都希望能在此拥有一席之地。

正是在这种期待之下,人们开始抢购土地。在那个时代,只要投身地产,闭着眼睛买都会发财。

1989年底,日本土地资产总额约为2000万亿日元,是同期美国土地资产总额的4倍。

1990年,东京周边的公寓价格已经超出人们平均年薪的10倍,市中心更是高达将近20倍。

1991年泡沫高峰期,东京住宅均价超过200万日元/平米(12万人民币)。

当时,日本人甚至喊出“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只用皇居的土地就可以买下整个加拿大”的豪言壮语。

但奇迹没有出现。

1991年下半年日本房地产价格开始暴跌,一夜之间,随着房价一起跳楼的除了从中牟利的炒房客之外,还有那些投机的倒买倒卖商。10年之后,日本各大城市的平均地价都回落至1980年代初的水平,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现在,大部分的日本住房已经完全回归到了其居住的属性。反观国内,一边是超越日本的少子老龄化,一边是火爆的房产市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当年日本保住了汇率,代价是放弃了房价,使得房价跌了70%,换来了日本经济恢复健康。实际上这二三十年日本经济发展得非常好,我看到近期一些公众号文章也谈到这个问题,说日本产业升级成功了,转型成功了,比中国经济健康得多。日本成功的经验就是当年放弃了房价,把房价泡沫刺破了。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陈思进


每当我们想到房价,就会想起邻居日本。日本当年房价暴跌的历史,就像一块乌云,时不时出来晃荡一下。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是否会有此风险呢?有必要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日本房价暴跌历史

1989年,日本土地资产总额约2000万亿日元,是同期美国土地资产总额的4倍。

1990年,东京周边公寓价格超出平均年薪的10倍,市中心更是高达将近20倍。

1991年,东京住宅均价最高值超过200万日元/平米(约12万人民币)。1991年下半年,日本房地产价格暴跌,东京房价在3个月内暴跌65%,最终跌幅为90%,整体房价跌幅约70%。

2001年,日本各大城市的平均地价基本回落至19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

这短短的几行字,反映了日本房地产盛极而衰的历史场景,也为后人留下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样本。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日本房价暴跌原因

从上面的事件,我觉得大家要有一个概念:房地产不仅仅是一个可供居住、使用的产品,它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金融商品。没有这一点认识,你就无法理解房价为什么上涨,又为什么暴跌。

从居住使用的角度来说,房子的价值是有限的、稳定的,也是可以测算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大部分商品的价格会相当于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比如,生产一个茶杯,如果成本是10元,利润率是20%,那么价格就差不多是12元。同样,建造一所住宅,如果成本是10万元,利润率是20%,价格就应该是12万元。物品的价格不应该随着时间发生大的变化,要变化,一般也应该是贬值。但房价并不符合这一规律,主要的原因是其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地价,而土地难以定价,历史上价格波动很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人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日元越来越不值钱,于是保值和投资升值的需求,让大家把资金大量投向房地产。绝大部分老百姓都认为,房价会持续上涨,接下来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从银行借钱去买房,杠杆越借越高。房价开始普遍上涨,货币供应量猛烈增加,大家的房贷压力越来越大。

这就像股市一样,加杠杆的多头,往往就是最凶狠的空头。一旦上涨出现乏力迹象,多杀多的力量十分可怕。当日本房价高到离谱,资金杠杆高到出格之后,就是房价一泻千里,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日本房价暴跌的原因就是两条,一是价格横向、纵向比较都严重偏高,二是参与房地产的投资者杠杆率偏高。

三、对我们的启示

有一点要理解,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没有哪个结论可以直接照搬照抄。日本的历史教训,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指标,让我们对照检查一下,心里有点底,提前做点预防措施,但未必会发生相同的事情。按照他们的经验,我们也未必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毕竟国情不同,时代也不同。


我们现在的房价高不高?大多数人肯定会说,高,太高了。这一点当然值得警惕,但同时也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民众没有像当年的日本民众那样,狂热地以为房价会持续上涨,也可以理解为,房价虽然进入了高位区域,却没有到达崩溃的程度。市场参与者依然理智。

我们现在杠杆高不高?客观地说,不算太高。近几年限购限贷措施的推行,大大降低了购房者的杠杆率,炒房现象得到了明显抑制,这也是一个好现象。


沉默的砖家



说到楼市暴跌崩盘,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就想到了1991年的日本。1991年,整个日本呈现出一派不可一世的繁荣,地价奇高,房价飞涨,当时仅东京的地价就能够买下1.5个美国,东京房子均价达到了15万/平(按现在汇率计算,下同),核心区域达到了85万/平,远远超出了居民的收入支付水平。

但是,房价多年的上涨趋势,让民众都认为买房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以致于那些本来埋头苦干的工薪职员生怕房价上涨,纷纷向银行贷款买房,一时掀起了浩浩荡荡全民买房热潮,由此进一步引发了房价的继续上涨,泡沫越吹越大。即使在初始下跌之时,大家都认为只是正常回调,买到即赚到。据说,起初开始的小幅回调,也出现业主找开发商讨要说法的情况,只要差价不是很大,开发商即慷慨弥补差价,因为他们相信,回调是暂时的,很快会涨回来。

1、签署广场协议,成为崩盘起因。要说引爆日本楼市的导火索,应该是1985年与美国签署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三年时间由240:1飙升到120:1,使日本出口企业顿时陷入困境,不少企业被迫放弃主业,专司投机,多方“努力”,才致房价泡沫巨大。


2、国外热钱涌入,助推房价失控。协议签署以后,日元不断升值,日本人口袋里的钱一下子多出来许多,有钱买遍全世界,连象征美国金融帝国的勒克菲勒大厦都被日本收入囊中;与此同时,国际资本也蜂拥而入日本,加入到土地和资本市场炒作的大军当中。

3、调控措施失当,导致雪上加霜。当政府看出房地产的狂热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比如:控制住房贷款数量、压制贷款增长速度、提高房地产税收、对土地严加管控、提高贴现利率等,可惜有些措施不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加快了崩盘,比如:土地、货币政策等。

4、无样本可借鉴,各方束手无策。现代历史上出现过三次房地产崩盘,即1926年美国、1991年日本、1997年东南亚和香港。其中1926年美国的崩盘,基本局限在佛罗里达州一地,借鉴意义不大。真正“地道”的第一次楼市崩盘应该算是日本这一次,所以基本没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参考借鉴,致使所有隐性显性的问题全部爆发,上演了一场记忆疯狂。


恐龙之想


日本和美国泡沫刺破,主要是两方面。

一,房地产挤出效应,导致其他经济无法发展,房价虚高资金都流入房地产,居民杠杆加大,不敢消费,人们失去消费能力,经济慢慢进入萧条,其他行业出现大量裁员,降薪,破产,关门,这个时候不得不刺破房地产,丢车保帅,从而稳定社会和经济。

二,债务危机被动爆发,不得不刺破,这个主要是发生在美国,美国把房贷打包成债权给买投资者,但是房子不可能一直增值,还不起债权,房地产被动刺破,这次金融危机美国都没有复苏,从美国2008金融危机到现在基本欧洲美国经济陷入涨不动,科技停止状态。


刘华银mark


1991年东京房价迎来悲情一刻,房价3个月暴跌65%,最终日本全国房价暴跌70%、东京房价暴跌90%。当年市场成交萎靡、银行贷款断供,一夜间购买房产的千万富翁变成了千万负翁、自杀、破产集中爆发。

日本房地产泡沫崩盘发生在1985年至1991年期间。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增长长期处于10%以上的涨幅,而这一良好势头一直持续了近20年。而当年日本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主要是通过巨大的贸易顺差换来的。

为了平衡日本与欧美国家发生的巨大贸易顺差。在1985年欧美国家就与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从此日元就步入了升值的周期,而日元的持续升值,使得日本在海外的购买力大幅增强。有日本人曾狂言,“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同时,随着日元的大幅升值,也使大量趋利资金流入日本本土,从而推高了日本各城市的房价。

当时日本的房价几年的时间涨五倍左右。1991年泡沫高峰期,东京住宅均价超过200万日元/平米(12万人民币)。当时,日本土地资产总额约为2000万亿日元,是同期美国土地资产总额的4倍。当时,日本经济已经主要依赖于房地产的繁荣,其他产业有空心化的隐患了。

为了控制房地产泡沫的继续膨胀,避免房地产出现崩盘,给日本经济所带来的冲击,日本央行宣布大幅提高利率,希望通过利率的杠杆,让房地产降温。但实际上房地产、股市双双崩盘。此次事件造成了日本个人破产率增长6倍,数以万计的受害者家破人亡、流离颠沛。在之后多年时间内,日本经济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发展艰难。直到2005年才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为什么会在上世纪90年代初破裂?我们认为,除了日本政府提高利率,主动剌破房地产外。还有就是:第一,购房者主要是用于投机购房,也就是说日本当年房价的大涨5倍,主要是投机性需求入市,导致房价远远偏离了正常估值。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房价就会在短期内出现暴跌。现在日本城市的房产全都回到了居住属性。

第二,日本房价5年涨5倍,但是日本经济和人均收入远远跟不上,这样就形成了泡沫,是泡沫就要崩溃。举个例子,1989年东京市银座地区的房价大概在50万美元一平,美国纽约核心地段当时价格也不过才不到1万美元一平。而当时日本的GDP还达不到美国的一半。当投机性需求退出房地产市场,日本民众的刚需购买力根本接不上来,房价只能是断涯式下跌了。

第三,日本民众过于迷信房价不会下跌,对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没有一个足够的认知,即使在房地产泡沫崩盘之前,还有日本民众高负债购房,希望分得房价上涨的一杯羹,这就导致出现大量家庭处于负资产状态。正如日本民众所言:“我们从来没想过房价会跌”。当人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期盼之际,殊不知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


不执著财经


日本房地产崩盘主要是发生在1985年到1991年。

当时,主要是由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而后和欧美国家签订的贸易协定,使得日元持续升值。

这也直接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日本,从而成功地推动了当地房价。

后来,楼市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的支柱。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使得其他行业黯然失色。

当日本政府意识到危机的时候,已经晚了。日本央行想通过提高利率来给楼市降温,可是却直接导致了楼市和股市的双双崩盘。

追究其原因。

首先是全国性的投机炒房行为,那时的日本几乎人人炒房,实体经济无人问津。

其次就是过分透支房价涨幅。暴涨的房价背后,没有一定的人口和产业去支撑,飞天的房价注定会摔得很惨。

最后是社会炒房情绪的渲染。全社会进行集体炒房,过度迷恋炒房,对虚高的房价没有清醒的认知,深深陷入其中。通过房价还会上涨给自己和他人进行洗脑。

所以怎么说呢?

中国当下的楼市跟那时的日本,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相似的。

那么,中国楼市会不会崩盘,大家可以一起来聊聊~





阿九扒楼市


引以为戒,虽然中国和日本国情不同,但说实话,房市泡沫前的征兆彼此却是神似的。

简单分享一下,日本为何出现房市泡沫。以科技和精密制造为卖点的日本商品在六七十年代席卷全球,尤其是美国,让日本经济获得腾飞。GDP保持两位数增长,疯狂的日本人陷入狂喜。而后,出于贸易和减小逆差振兴经济的需要,美国与日本签订广场协议。随后,日元升值,而升值后日元更加具有购买力,也更加泛滥,还有国际资本疯狂的输入日本,并迅速的流向房地产。据说当时把东京的地卖了能够买下整个美国。

但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疯狂的房价绑架了实业,人人借债投机房地产。现在的东京房价可能只有其最疯狂时期的20%。日本政府只有通过货币政策,通过紧缩信贷,刺破房市泡沫。随之发生的就是日本“迷失的二十年”。

从中,我们应该,最少得到两点经验教训——

1.房子不可能永远暴涨,该跌自然会跌;

2.投机炒房者,该收手时请住手,尤其是现在,不然后果也许很严重。

希望回答可以帮到题主,也希望更多朋友们关注我们。


财智内参


1991年东京房价迎来悲情一刻,房价3个月暴跌65%,最终日本全国房价暴跌70%、东京房价暴跌90%。当年市场成交萎靡、银行贷款断供,一夜间购买房产的千万富翁变成了千万负翁、自杀、破产集中爆发。日本房地产泡沫崩盘发生在1985年至1991年期间。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增长长期处于10%以上的涨幅,而这一良好势头一直持续了近20年。而当年日本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主要是通过巨大的贸易顺差换来的。

在诸多优点的背景下,日本坚定要与美实现贸易往来,并且是密切贸易往来。当然,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又有着经济复苏的需求,在当时只能是“打折推销”。不管是日本劳动力还是日本主要资源,都是价格“打折”。虽然,在当时是打折,但以现在时间来看当时日本的决定,十分正确。日本在初期与美国建立贸易往来时被美国“薅羊毛”,因为不管是劳力还是物资都是极为便宜。

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信贷规模下降,使几乎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公司破产导致其拥有的大量不动产涌入市场,顿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房价出现下跌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撤逃。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灭,日本经济从此萎靡不振。日本房价从1991年开始了近20年时间的下跌,2005年的房价仅相当于1988年的水平。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我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