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在整個17世紀前期,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外擴張都顯得順風順水。

儘管常在缺乏土著力量支持的區域失敗,但終究依靠各種手段在南洋收穫甚多。尤其是巴達維亞總部的建立,讓其確立了稱雄香料群島→日本的既定方針。但西屬菲律賓的存在,還是讓公司股東們感到骨鯁在喉。那裡也成為荷蘭人屢屢用兵的重點目標。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馬尼拉的西班牙據點 一直是荷蘭壟斷體系的眼中釘

由於在臺灣建立北進基地,荷蘭商船實際上已經控制了對日貿易的半壁江山。但他們的最大目標,還是由明朝控制的福建沿海。然而,來自廈門、福州和漳州的大量海商,往往不能滿足於只到對岸出貨。更期望直抵馬尼拉,從西班牙人手裡賺取廉價白銀。當大型的福船容易遭荷蘭人堵截,他們就換上小艇從沿岸偷偷繞道,讓東印度公司的計劃不攻自破。加上荷蘭當時還無權獨斷對日貿易,就免不了要同數個陣營不斷爭奪。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大量的福建海商 依舊喜歡去馬尼拉與西班牙人貿易

到1646年,巴達維亞當局終於忍無可忍,決心以最終方案拔除菲律賓問題。此前的他們,其實已經向呂宋島派遣過多批船隊,但目的僅限於劫掠和摧毀外圍據點。西班牙方面受制於歐陸的三十年戰爭牽制,無法獲得任何強有力支援,卻有著更為豐富的海外生存經驗。通過建立沿海的烽火系統,為來自墨西哥的白銀運輸船預警。再以分佈在島嶼和港口之間的炮位,打擊任何會隨時闖入的敵船。這些低成本的防禦措施,迫使荷蘭人決定集中兵力對菲律賓實施鯨吞。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西班牙人的太平洋貿易 很難遭東印度公司截斷

當年2月,東印度公司從巴達維亞派出了18艘戰船和超過800名士兵,分成三支艦隊殺向北方水域。其中的第一艦隊由4艘蓋倫帆船和1艘快艇組成,將前往北部煽動那些不滿西班牙征服的土著。順便堵住來自福建的明朝商船。第二艦隊有5艘蓋倫帆船和2艘火船,趕往聖貝南迪諾海峽,攔截從墨西哥駛來的運保大帆船。目的就是斷絕西班牙駐軍的經費支持。另有6艘小艇組成的第三艦隊,負責以上兩匹部隊的聯絡,並切斷呂宋到婆羅洲之間的聯繫。在各分隊完成初步任務後,將到馬尼拉集中發起總攻。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荷蘭人為進攻呂宋 準備了大量兵力

相比之下,西班牙方面不僅很晚才得到入侵消息,戰備情況也非常不堪。由於經濟衰退和海難,當時只有2艘老舊的大帆船停泊在馬尼拉附近。雖然噸位都在500噸以上,但卻沒有什麼武裝且狀況較差。城市本身則剛剛經歷了大規模地震,連帶周遭的土著村莊都嚴重受損。為了能應付這場大規模襲擊,他們將分佈在各島嶼的守備隊後撤集中。隨即又將許多岸炮拆除,安裝到手頭僅有的伊卡納菲爾號與羅薩里奧號上。這樣,不僅每艘船有至少30門大炮,還有額外的100名火繩槍手加強戰力。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菲律賓守軍 只有2艘舊的運寶船可供使用

鑑於對方已主動分散了手頭兵力,西班牙人決心利用內線優勢主動出擊,對荷蘭艦隊施行逐個擊破。他們首先向北行駛,攻擊正在策反土人群體的荷蘭第一艦隊。後者在當地也極不受待見,因此就不能獲得任何援助。當2艘西班牙大帆船在3月15日突然靠近,所有荷蘭人都對此大吃一驚。在之後爆發的激戰中,兩軍先後對射長達5個小時。

荷蘭旗艦在西班牙人的第一次射擊被命中,整個船頭遭重炮直接撕裂。由於這些武裝商船的噸位大都小於西班牙運寶船,士兵的戰鬥素質也遠遠不如伊比利亞對手,所以打的非常艱難。他們嘗試以多艘船包圍700噸的伊卡納菲爾號,卻又在重炮和火繩槍的連番還擊下損失慘重。直到夜幕降臨,才由險些沉沒的旗艦帶頭,脫離與西班牙人的接觸。後者則在海戰中沒有任何人員陣亡。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荷蘭戰艦在面對西班牙船時毫無優勢

隨後,2艘大帆船回到呂宋的港口進行修補,並在4月中旬往南前去保護太平洋貿易航線。此時,兵力最為雄厚的第二艦隊已開始進攻三寶顏的西班牙據點。期望控制呂宋到香料群島之間的航線,並截獲當年從墨西哥駛來的白銀運寶船。但當地的30名西班牙駐軍,帶領著大量土著附庸進行了頑強抗擊。在長達2個月的炮擊和圍攻中,先後打死了100多名荷蘭士兵。等到2艘大帆船抵達戰場,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又因不甘心失敗而繼續對峙了31天。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少量的西班牙駐軍 就可以抵禦大隊荷蘭人進攻

荷蘭指揮官此時做出判斷,自己的目標已經提前得到預警,會繞道附近水域去往馬尼拉卸貨。於是搶先率領7艘船離開,並將2艘西班牙大帆船從設防錨地中吸引出來。當發現體積較大的伊卡納菲爾號位置過於前突,又突然掉頭對其實施包圍。

結果,慘烈的海上對轟場面再次出現。西班牙旗艦依靠重炮火力與自身的堅固船體,在夜間的數小時內硬抗5艘荷蘭蓋倫帆船。落在後面的羅薩里奧號,在大分部時間內只能從遠處發炮支援。荷蘭人還在戰鬥間隙釋放1艘火船撲向伊卡納菲爾號,卻被對方的壓制性火力摧毀,幾次跳幫嘗試也都遭火槍手齊射阻擋。最後只等在天亮時揚長而去。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東印度公司的帆船 在單艦戰鬥力上落於下風

愈戰愈勇的西班牙人,則不經調整的立刻進行追擊。經過大半天的追趕,迫使荷蘭艦隊再次調頭決戰。結果,大型運寶船的優勢被進一步放大。在距離較遠的火炮對轟中壓制了東印度公司艦船,讓慣於使用較小噸位船舶的他們叫苦不迭。

慌亂中,荷蘭人再次釋放火船衝鋒,並特意安排2艘戰艦護送其靠近目標。然而,行動還是被大帆船的密集彈幕所遏制。提前被引爆的火藥,便將整艘船和上面的士兵都瞬間帶入海底。迫於無奈,荷蘭的第二艦隊又只能利用夜幕迅速脫離接觸。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橫渡太平洋的大帆船 無疑比荷蘭船隻更為堅固

此時,西班牙人覺得自己已獲得了完勝,進而開始放鬆對周遭海域的警戒。但從呂宋起航的聖迭戈號商船,還是在通過聖貝納迪諾海峽時,發現有3艘荷蘭戰艦在那裡來回巡弋。由於沒有強大的自衛火力,這艘幸運的帆船在奮力掙脫追捕後,將危險信號帶回了馬尼拉。西班牙當局立刻著手反擊,並再次將城市要塞的火炮裝載到聖迭戈號上加強武備。同時,還有新組建的輔助船隊,由1艘加萊槳帆船和4艘雙杆快船協同主力艦進行最後決戰。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本地土著的支持 讓西班牙人得以全力應付荷蘭對手

1646年的10月4日,雙方艦隊上演了這場馬尼拉戰役的最後一幕。由於伊卡納菲爾號被洋流帶離其他戰艦,遭到3艘最好的東印度公司戰船群起圍攻。其中就包括裝載40門火炮的艦隊旗艦,對老邁的西班牙大帆船形成嚴重威脅。然而,荷蘭人發現只有抵近射擊,才有可能將堅固的大帆船擊毀。但他們的靠近,又給西班牙人以釋放全部火力的機會。經過4個小時的激烈對轟,又是荷蘭人首先支撐不住。但突如其來的無風窘境,又讓3艘帆船無法立刻脫離接觸。聞風趕來的西班牙槳帆船,卻可以通過人力向他們繼續發起攻擊。直到海風重新吹拂戰場,才讓驚恐萬分的荷蘭人成功脫逃。

馬尼拉戰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菲律賓攻略慘敗

槳帆船的介入 讓西班牙人可以在無風時繼續進攻

至此,東印度公司策劃的這次馬尼拉戰役,就以徹底失敗而宣告結束。他們不僅為戰爭耗費了大量欠款,還付出了數百人傷亡的巨大代價。但卻只給看似弱勢的西班牙守軍,造成不足百人的損失。

此後,荷蘭人依舊能控制南洋的半壁江山,卻明白自己無力奪取西屬菲律賓的控制權。好在與他們勢不兩立的西班牙人,更沒有能力向南攻擊巴達維亞。日後的菲律賓與印尼兩國邊界,就在這樣的長期對立中孕育了雛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