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什么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百人?

大侃历史


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登基,蜀中大权尽归诸葛亮之手。蜀汉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诸葛亮对内兴修水利,重农抑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为北伐奠定基础。对外南征雍闿、孟获,稳固南方,发动十一次北伐。可为什么一生忠心于刘氏的诸葛亮没有让权给早已是皇帝的刘禅呢?



究其原因是不愿、不敢。

何为不愿?不想违背刘备遗志。诸葛亮原隐居在南阳,只为寻求一明主,被刘备三顾之情所感动,成为刘备肱骨之臣,定下了今后蜀汉发展的方向,先占荆州,再夺益州,大事可成,刘备称赞:“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才能的人得到明主赏识,是多么幸运!可惜天公不作美,刘备病逝,恨没有光复汉朝。知人之恩,没死难忘。诸葛亮继承遗志,放弃了间接害死刘备的东吴,转攻曹魏,发动北伐。可是当时蜀地大多数人不愿打破这个安稳的局势,反对北伐,诸葛亮只有握紧权力,才能强制镇压反对的声音。

另外诸葛亮的掌控心极强。事事亲力亲为,不愿他人插手。《三国演义》就有记载:司马懿问诸葛亮派来的使者,你家的丞相过的怎么样?因不是重要的事,使者回答道:“丞相每天起早贪黑,只要超过二十冲仗的惩罚就要亲自过目,且没有食欲,一天都吃不下多少”,司马懿大笑:“诸葛亮身体不好还吃的这么少,还能活多久?”果不其然诸葛亮累死于五丈原。


不敢则是因为以诸葛亮为首的新势力和以李严为主的旧势力,矛盾重重。李严原是刘璋手下,后来在锦竹迎刘备进城,不仅壮大了刘备的军力,还带动一群当地官员归顺,不会吹灰之力就取得了益州。事后论功行赏,李严就任裨将军,之后又册封为尚书令,与诸葛亮一样是托孤之臣。李严在益州可谓是地头蛇,其势力根深蒂固,权力极大,且自视清高,瞧不起他人,与诸葛亮交恶。

刘备在世前,还能调节一下,刘备一去世,矛盾爆发。诸葛亮多次北伐皆粮草不足,而李严就是管理粮草运输的,有一次故意谎报军情,想借诸葛亮出师不利而责怪,后被察觉,诸葛亮将李严贬为平民,却没有杀他,就是怕新旧势力关系变的更恶劣,朝堂不稳。

还有就是不放心刘禅执政。刘禅虽跟在诸葛亮,刘备身边耳濡目染,有了一定的能力,但终究就没有经历什么,还分不清是非黑白,怕其受到奸臣小人之辈的影响,败坏朝纲。却没想到的是,诸葛亮死后,刘禅就宠信黄皓,荒废朝业,不思进取,无人敢说真话,说实话的人不是死就是远离朝廷,民心离散,最终导致蜀汉灭亡。


至于说诸葛亮上朝还要带甲士百人,那是保护自身安全,震慑敌人。就像现在的大人物无论去那里,旁边全是保镖一样。

在当时,外敌就有曹魏,东吴,他们哪一个不希望诸葛亮这个顶梁柱死,内敌即蜀地官员,诸葛亮“治罚臧否,不宜异同”,犯错就要受到严惩,得罪了太多人,小心谨慎的诸葛亮自然也知道,所以带兵上朝,而刘禅也认可这事,皆因蜀汉可是由诸葛亮才能支撑着。


夏目历史君


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将年仅17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他要求儿子刘禅以“相父”对待诸葛亮,凡事多询问诸葛亮。此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朝政大权,直到他病逝五丈原,都没有“还政”于后主刘禅,一直将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据《晋书》记载,诸葛亮上朝要带甲士百人上殿,这是为什么呢?

先分析诸葛亮为何没有“还政”于刘禅,三个原因

其一,诸葛亮刚刚接受先主刘备托孤时,刘禅年仅17岁。

刘禅出生于公元208年,而刘备病逝于公元223年,此时的刘禅年仅17岁,按现代的标准判断,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古代也一样,17岁只是一个大孩子,经验阅历很少,必须得有辅政大臣辅佐,才能将治理国家这个重任给挑起来。诸葛亮相当于后主刘禅的老师,指导着刘禅如何治理内政,如何亲贤臣,远小人。此时,诸葛亮不能辜负刘备的托孤,不得不代替后主刘禅,掌握朝政大权。

其二,诸葛亮为了尽到“相父”的责任,尽心尽力辅佐刘禅。

诸葛亮出山后,全心全意辅佐刘备,为其出谋划策,创下蜀汉这片基业。现在,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倾国之兵伐吴,不幸战败,一年后病逝。刘备在病逝前,将刘禅、刘永、刘理三兄弟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刘备让刘禅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诸葛亮,尊称其为“相父”。诸葛亮被尊称为“相父”,就得对得起这一声称呼,他为此尽心尽力,“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而刘禅只需要当一个甩手掌柜,签签字、盖盖章即可。只有在祭祀等重大事项时,才需要刘禅出面。

孩子在一个父亲眼里,永远是一个孩子,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同理,虽然刘禅已经年长,二十多岁了,已过了弱冠之年了,可是诸葛亮眼里,刘禅还是当年的“小阿斗”,不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一直对他溺爱着,为他操劳国事,不惜病倒。他不放心完全放手,让刘禅大展身手。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溺爱,现代社会,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不次于古代。

其三,诸葛亮即使病逝五丈原,他也安排了两个接班人。

在公元228年后,诸葛亮常年在前线征战,把后方交给了刘禅治理,为此还写了举世闻名的《出师表》。公元263年,诸葛亮第五次伐魏,规模仅次于第一次伐魏,声势浩大。可是进展不利,被曹魏司马懿堵截在渭水两岸。到了这年八月,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病到了。此时,后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到军中问候“相父”。李福询问道:“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诸葛亮道:“蒋琬可以委以重任,蒋琬之后,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没有回答,已经病逝了。

诸葛亮在临终前,给刘禅推荐了蒋琬和费祎两个能够委以重任的大员。这两人也不负众望,在诸葛亮病逝后,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蒋琬、董允、费祎与诸葛亮并称为“蜀汉四相”。从这儿看,诸葛亮在自己病重之际,还在为刘禅考虑,精挑细选,为其选择了两个可以信赖的重臣。《资治通鉴》中记载如下:

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再分析《晋书》中说的桓温效仿诸葛亮,带一百甲士上朝,有以下两个解释

第一个解释:诸葛亮功勋卓著,被刘禅赐予的特权

古代皇帝为表彰给国家做出过特殊贡献的功臣,会给予一些特权,如“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这三项特权,还有加九锡等等。好多权臣,如曹操迎奉汉献帝于许昌,有功于社稷,就取得这些特权。蜀汉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也劝过诸葛亮加九锡,只是被诸葛亮拒绝了。他认为等自己伐魏成功,恢复汉室江山,再加九锡也不迟。

同样,“甲仗百人入殿”是一种荣耀,是一种类似于“加九锡”之类的特权,算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一种奖赏。当时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再给个“甲仗百人入殿”的特权,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晋书·桓冲传》又诏冲及谢安并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宋书·武帝纪上》高祖领青州刺史。甲仗百人入殿。

第二个解释:晋简文帝司马昱想让桓温“依诸葛亮故事”,做一个忠臣,而不是乱臣贼子。

晋简文帝司马昱是被权臣桓温拥立的,是一个十足的傀儡,名为皇帝,实际上还不如一个老百姓自由。他多次提到诸葛亮,就是因为诸葛亮是当时公认的忠臣,掌握蜀汉大权,是一个标准的权臣,也是一个十足的忠臣。现在桓温权倾天下,随时可能废了自己,自立为帝。因此,他才抬出诸葛亮,给予桓温和诸葛亮一样的特权,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忠臣,而不是司马懿那样的权臣。

《晋书.桓温列传》:既逢覆败,名实顿减,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

结语:

诸葛亮是一个合格的“相父”,他在接受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辅佐后主刘禅,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刘禅刚刚继承皇位时,年仅17岁,还是未成年人,诸葛亮不放心刘禅独自治理蜀汉。后来,诸葛亮一直在外征战,把后方交给刘禅治理。在诸葛亮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为刘禅挑选可以委以重任之人蒋琬和费祎。至于《晋书》中说的,桓温效仿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也就是一种类似于“加九锡”之类的荣誉而已。


魁哥说历史


自古皇帝是不允许,臣下带兵器上朝,更不用说带侍卫,还有百名侍卫。

实际上,诸葛亮带侍卫,是刘禅允许,并且是强烈要求带百名侍卫。

诸葛亮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为在当时诸葛亮,如果有什么意外,蜀国立即亡国。

所以对诸葛亮的保护,必须时时刻刻不可松懈。

诸葛亮百名带侍卫上朝,不单是刘禅允许,还是强烈要求。


e心理大师e


其实,刘禅调拨给诸葛亮的百人侍卫,是经过仔细考虑之后才决定打了折扣。

咱们先把刘禅那点小心思放一放。

汉高祖在扫除项羽之后,以平民的身份坐上了皇帝宝座,就开始大封功臣。

众所周知,汉承秦制,东西两汉,一脉相承,黄巾起义,一分为三,三国鼎立。

虽然汉高祖在封赏功臣时,将若干官名进行了一些调整,可是其职权却是大同小异。

在乱糟糟的讨论完谁的功劳是第一后,萧何成“功人”,其他都是功狗。

作为“功人”待遇是封侯,有封国,实封户口,为相国。

上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

所以,既然视自己的蜀汉为正统,诸葛亮领一百人上朝,看起来是恩宠有加,实则是刘禅打了折扣。

公元223年(建安二十六年),夷陵惨败后,汉昭烈帝刘备又羞又气死在白帝城。临终遗命:“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听起来,是肺腑之言,可是任谁作为皇帝,自己儿子不成器,又遇到一个天纵奇才的奇人是一位丞相,军国大事皆在其掌控之中,临死放心不下。说些以退为进的话,套牢一头以声名为第一声名且身负奇才的老牛,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备一个贩履织席的无名之辈,跃升为一方霸主,也是从人堆里滚了三滚,满手的血污,一脑子的计谋。深怕刘禅有不满,便在和诸葛亮嘱托的同时,又下诏给刘禅。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都以为刘禅傻,刘备的这番话,刘禅领会的十分透彻。要知道,此时刘禅不过是个刚刚断了奶的少年,英年十七。

等到诸葛亮带着刘备的棺椁返回成都,刘禅见到诸葛亮的第一句话就是。

“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意思是说,你是一把手,我只管上坟上香。

也就是在此时,诸葛亮被提升为太子太傅,丞相。为了施恩与诸葛亮,照搬汉高祖故事。

入朝不趋,带剑履上殿,率甲士上朝。

还未到赞拜不名,加九锡,称王的地步。

虽然差了一两个程序,却是天壤之别。

更何况,诸葛亮高风亮节,一直兢兢业业,尤恐有负先帝重托。

但是,丞相或相国,它的权限是很大的,甚至是连皇上的家事也可以出手管理。

陈平在应对汉文帝的问询时,清楚的解释了丞相的职权。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关于丞相的权限,有名的一代明君宋太祖赵匡胤是深有体会。

上既除普及崇矩,乃无宰相署敕,上时在资福殿,普因入奏其事,上曰:「卿但进敕,朕为卿署字,可乎?」普曰:「此有司所行,非帝王事也。」乃使问翰林学士讲求故实。陶穀建议,以为:「自古辅相未尝虚位,惟唐太和中,甘露事后数日无宰相,时左僕射令狐楚等奉行制书。今尚书亦南省长官,可以署敕。」窦仪曰:「穀所陈非承平令典,不足援据。今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任也。」上从仪言。


上面的一大段,就一个意思,宋太祖赵匡胤想任命赵普为宰相,但是先前的宰相范质和王溥等人已经被罢免,皇帝下发的命令需要宰相一级的官员署名之后,才能生效。

由此可见,不是诸葛亮不让刘禅亲政,而是相权基本包揽了一切,刘禅只说同意或不同意,或者再议,仅此而已。

另外关于上朝和入朝,他们是两码事。

简单的说,入朝,每逢朝会的日期或者奉诏觐见,禁城打开城门,官员进入禁城之内聚拢在一起,商议和处理国家的大事。

上朝,就是从家中走出来,然后到达禁城门口,然后孤身进入。侍卫调拨与诸葛亮,用来防止突发和意外事件,是一种恩宠。而不是兴师动众,带兵造反。


唐代丹药


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所谓诸葛亮还政刘禅的问题,根本不存在。

刘备驾崩以后,刘禅登基做了蜀汉的皇帝,十年十六岁。他登基以后就亲政。名义上来讲他就是蜀汉的最高统治者。同年,诸葛亮开府视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蜀国的大事小情,都由诸葛亮来决断。似乎诸葛亮与曹操没有什么区别,是蜀国的大权臣。实质上两人有本质区别。

诸葛亮掌握大权不假,但他是忠臣而不是权臣。

诸葛亮这个人性格有缺陷,就是凡是都要亲力亲为。他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不是为了抓权力,而是不放心别人去做,怕别人做不好,自己对不起刘备的嘱托。所有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了刘家的天下,最后操劳过度,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刘禅什么能耐,诸葛亮心里最清楚。蜀国这副烂摊子,十个刘禅也撑不起来啊。真要是蜀汉亡国了,他诸葛亮能对得起刘备吗?

其实诸葛亮对刘禅充分的尊重。平定南中、出师北伐,这样的大事,诸葛亮都要上表奏请刘禅,请刘禅批准。虽然是走程序,但程序正义是最大的正义。表明大权还在刘禅手中。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出师表,一片老臣心,读之令人落泪。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欺君罔上的权臣呢?

《前出师表》,多次提到先主刘备。到了《后出师表》,诸葛亮几乎不提先主了,主要提陛下,也就是刘禅。表述上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体现自己不仅终于刘备,同样忠于刘禅啊。

诸葛亮权力大,是因为刘禅放权给他。刘禅知道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又忠心耿耿,治理国家没有比诸葛亮更合适的人选。换了其他人当丞相,搞不好整个蜀汉都要完蛋,他这个皇帝也别想当了,说不好命都保不住。

所以,不存在所谓还政刘禅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所谓诸葛亮带卫士上朝的问题,纯属子虚乌有。

我查遍三国志,包括裴松之的注释,没有任何关于诸葛亮带甲士上殿的记载。就连一贯捕风捉影的《蜀记》《汉晋春秋》《襄阳记》等书,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所以裴松之的注释中,也没有任何记载。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与诸葛亮还有一点个人恩怨,他父亲受过诸葛亮的处罚。如果诸葛亮真有这样狂妄的行为,陈寿为什么要替他隐瞒?!绝无可能。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三国、西晋的时代,还没有诸葛亮带卫士上朝这样的传说。

直到东晋权臣桓温晚年,有一些溜须拍马的人,才造谣诸葛亮带着一百名甲士上朝,要桓温也效仿。

所以说诸葛亮带甲士上殿纯属子虚乌有。


上将嗳福斯


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什么样的人才会一直把持朝政,什么样的人才会威压百僚,逼凌幼主,什么样的人才会让已经29岁的皇帝还在当傀儡,什么样的人会僭越礼法,要求皇帝“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什么样的人才会要求皇帝“宫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什么样的人才会要求皇帝“营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这是把皇帝当成了什么?这个皇帝还有没有一点自主权?刘禅想纳一个妃子,诸葛亮的狗腿子董允不批准,刘禅就娶不成,诸葛亮自己长期驻节汉中,重要的朝廷政务都要送到汉中来处理,朝中由荆州帮的蒋琬,费祎,董允,郭悠之把持,成都的军权掌握在诸葛亮的狗腿子向宠的手里,整个蜀汉政权是“事无巨细,咸决于良”,刘禅曾经哀叹;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请问诸公,这样的政治生态能说是正常的吗?你们不要跟我说刘禅昏庸无能,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虽然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守成有余,而且非常识大体,如果刘禅真的那么不堪,诸葛亮何至于要带甲士上殿,你们因为他要提防谁呢?他防的就是刘禅,他生怕刘禅对他动杀机,那样的话,只要一两个人就可以把他弄死,猪粉们喋喋不休的说诸葛亮带的甲士是刘禅特批给诸葛亮保护人身安全的,我想请问一下,你诸葛亮在皇宫里还怕什么有人行刺?一个能够保护好皇帝的地方难道保护不了一个丞相,难道还需要丞相自己带着甲士?从古至今,臣子上殿都是有脱了鞋,唱名上殿,快步趋至阶下,能够享受“入朝不趋,赞败不名,剑履上殿”的权臣,已经是凤毛麟角了,那是无上的荣誉,而带甲士上殿威压百僚,凌逼皇帝的都是些什么人?王莽,董卓,曹操,曹丕,司马昭,桓温,刘裕,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篡逆之臣,哪一个没有“不逊之志”,为什么诸葛亮就能例外,难道他是共产党员?说什么忙于北伐,没有时间“还政”,说什么怕刘禅“春秋正盛,朱紫难别”,那都是不过是诸葛亮贪权的借口,刘备托孤是让他“辅政”,而不是让他“摄政”,不是让他什么都越俎代庖,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了臣子的本分,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权臣,逆臣。


狼的影子716


纯属后人杜撰之事,也要拿来说事

三国后期,名将名士,基本都已亡去,只剩下诸葛亮以及司马懿两位天才,在岐山之地斗法。对于蜀汉来说,诸葛亮后期简直就是肱骨之臣,蜀国无论事情大小,都要经过诸葛亮之手,经过他的仔细思量之后,才能实施。由于后期独揽大权,所以一些野史,对于诸葛亮的记载都不是很“友好”,比方就有野史说诸葛亮带甲士百人上殿,不还政给刘禅,那么历史上面,真的有这些事情吗?

带甲士百人上殿,乃后人杜撰之事

在《诸葛亮传》当中,根本就没有提及带甲百人上殿的事情,仅仅占据川蜀之地的一个小小政权,如果大殿之上站着士兵数百人,那么文武百官又站在哪里呢?无论是哪朝人评价诸葛亮(包括蜀汉的政敌魏晋),都以忠臣相称,此外,诸葛亮已经开府治事,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小,根本就不需要承保刘禅,更是直接在自家府邸当中解决的。此外,刘备死后诸葛亮总共掌权11年,这十一年时间当中,三年守孝,六年北伐,仅仅只有两年时间是待在蜀汉的,所以天天带甲百位上殿,纯属是无稽之谈。

不还政刘禅,却有其事,但也有原因

古代成年乃弱冠之年,即现在的22岁,但刘禅登位之时,仅仅17岁,根本就没有掌权的能力,此外,诸葛亮常年北伐在外,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还政给刘禅了。而且,诸葛亮所崇拜的对象,也就是管仲,在帮助齐桓公之时,也是总揽国家的实际政务,国家的元首给齐桓公,桓公只需要顾着享福就行了。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诸葛才一直没有还政给刘禅,加上刘禅总是喜欢亲近小人,如果将国家大权给他,那么整个蜀汉说不定就会直接覆灭了。

不将政权交给刘禅,不能说明诸葛亮是奸臣,只能说他实在是太忠心了。

完全就是在为蜀汉操劳,无巨细,全部都由自己承担,日夜操劳,根本就没有时间享受权力带给自己的快感。可以说,独掌大权对于诸葛亮来说就是精神以及身体的双重摧残。后期诸葛亮死掉之后,刘禅派人前去打探过诸葛亮的家底,结果仅仅有桑树几棵,良田数亩,根本没有多余的家财。一个不贪财,而且又不世袭自己权力的丞相,要说他不是忠臣,换做是鬼,都不可能相信。


说古明今


这个先分成两个部分来解答,不过虽然是两个部分,但其实本质原因应该还是一个,下面来讲讲。

为什么可以带甲士上殿?

关于诸葛亮带甲士百人入殿?这个记载出自《晋书·恒温传》,曰:“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由于东晋时期离三国未远,听闻的事情也比我们今天多,所以这个事情的可信度比较高。恒温带甲士入殿,是因为他刚废了东晋皇帝,立了简文帝,所以需要用甲士来威慑。而“依诸葛亮故事”,则暗示当年诸葛亮也有差不多的情况。

那么为何诸葛亮要带甲士入殿?这还是和刘备的托孤话语有关,所谓“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遗言就赋予了诸葛亮超然的地位,有了超然地位,当然就会做一些超然之事。如李严劝诸葛亮九锡称王,诸葛亮也没有说这是僭越,还说“若灭魏斩叡,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这种大忌之语诸葛亮都毫不避讳的讲,就证明了诸葛亮的超然坦荡地位。再加上恒温这个情况,诸葛亮带甲士入殿应该是发生在刘禅即位之初,也可能是要刘禅下的诏,然后也可能是行一些赏赐之事,这样有着确立自己地位的作用,根本原因还是在蜀汉内部矛盾。


为何不还政于刘禅?

诸葛亮为何不还政于刘禅?这个也和蜀汉的内部斗争有关。田余庆先生的《秦汉魏晋史探微》就说过,蜀地在刘焉时期就有内部矛盾,刘备虽然占了蜀地并且称了帝,同样也有着内部矛盾,刘备手下很多属于“新人”,与之相对立的则是“旧人”,如李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化解,所以刘备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之语,田余庆先生认为是刘备想诸葛亮来预防不测。

刘禅是一个什么人,历史有了好的证明,且不说他是一个昏君,至少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君主,蜀汉内部的新旧矛盾显然并不是刘禅能应付得了的,故刘备才死前托付给诸葛亮来处理。要稳固新人的统治地位,又得让新旧之间平衡,使得蜀汉内部稳定,这样才能有精力对抗曹魏,这些都是需要权力做支撑的。刘禅没有这样的权力,诸葛亮有这样的能力,故权力当然是在诸葛亮手中。若不是诸葛亮的治理,蜀汉根本不用等到被魏所灭,自己早就内部瓦解了。



正因为刘备看到了这个问题,需要诸葛亮来解决,而诸葛亮又是一个明白人,当然懂刘备的意思,故诸葛亮一直掌权就是为了解决蜀汉内部问题,之后蜀汉的灭亡亦与内部问题有关。由于有内部新旧矛盾问题,诸葛亮带甲士入殿就有了震慑蜀地旧人的作用。毕竟假设诸葛亮要谋反的话,经过他的一番经营准备后,再只需要搬出刘备那句话即可。故无论是诸葛亮带甲士入殿还是诸葛亮一直掌权,都是和蜀汉内部问题有关。


淡看天上月


诸葛亮在老百姓心中,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临死前,刘备召见了诸葛亮,将刘禅托付给了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国,继承我的大业。如果我那个儿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如果辅佐不了,你就取而代之吧。”诸葛亮听到后,流着眼泪说:“我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好少主,直到我死,绝对不敢有异心。”然后,刘备又下诏书给刘禅,希望他对待丞相,就跟对待父亲一样。这就是“永安托孤”的故事梗概。正史相关描述如下: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不久就去世了,刘禅即位,时年十七岁,改元建兴。

那么,刘禅有没有完全听从刘备的话呢?

对此,我的答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刘禅一即位,就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允许他开府治事,不就又封他为益州牧。用陈寿的话说,“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就是说,蜀汉上下所有的政事,全部都由诸葛亮一人说了算。

毫不夸张地说,刘备一死,诸葛亮就成了蜀汉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他管理着蜀汉上下的所有政务,包括对外政策、官员任免、颁布法律,等等。这样的状态长达十一年,直到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因此,有个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什么一直不肯还政于刘禅呢?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三最不可信。

第一,诸葛亮不敢还政于刘禅。

刘禅当皇帝时,刘禅年仅十七岁。按照古代“二十而冠”的说法,刘禅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因此,诸葛亮并非不想还政于刘禅,而是不敢呀。刘禅年纪轻轻的,他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况且刘禅无论在朝中,还是在军中,都没有威望。诸葛亮很清楚,如果将朝政大权还给刘禅,刘禅很难镇得住那些文臣武将。所以,诸葛亮就算为了蜀汉的前途命运着想,也必须要牢牢地掌握朝政大权。

诸葛亮不仅不敢还政于刘禅,就连刘禅出宫,他都是要管的。刘禅当了皇帝后,大概就一直没有出宫过。直到诸葛亮去世一年多后,刘禅才去都江堰看了一次岷江。据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诸葛亮死后,刘禅去了都江堰,居然没有人阻止他。可以想象,诸葛亮在世时,刘禅是去不了都江堰的。原因很简单,诸葛亮不放心,他怕刘禅这个孩子出宫后,会成为一个浪迹于烟花柳巷的皇帝。

第二,刘备的遗言历历在目,诸葛亮誓死要北伐曹魏,还于旧都。

诸葛亮是一个旷世奇才,只有他才可能光大蜀汉。刘备死前说的很清楚,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可以诛杀曹贼,兴复汉室。不过诸葛亮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曹魏太过强大,不可卒除。然而要想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就得尽快北伐曹魏,攘除奸凶,还于旧都。

这一点,我们看看《出师表》就知道了。

《出师表》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给后主刘禅写的一封奏章。诸葛亮说,自从他接受先帝遗命以来,时刻寝食难安,压力山大,恐怕自己不能继承先帝的遗志,让先帝失望。因此,他才会“五月渡沪,深入不毛”。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应该率领三军,北定中原。

因此,诸葛亮有一种紧迫感,他想趁自己在世时,赶快北伐曹魏。况且“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也就是说,魏蜀吴三国鼎立,蜀国是最弱小的,时刻有被消灭的危险。既然如此,诸葛亮怎么能放心还政于刘禅呢?

第三,诸葛亮权力欲望过太,他想一直大权独揽。

也有极少数人认为,诸葛亮不顾蜀汉实力,举全国之力一直北伐曹魏,就是权力欲望过大的表现。而蜀汉国力本来就弱,再被诸葛亮这么一折腾,就不堪重负了。有人甚至认为,诸葛亮穷兵黩武,不停地北伐曹魏,蜀汉的灭亡,跟他脱不了干系。当然了,持这种观点的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这种观点,也是最不可靠的。诸葛亮用他的一生,践行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怀疑诸葛亮有异心。

至于说诸葛亮带甲士百人上殿,就纯属子虚无与,有人故意黑诸葛亮了。无论是从史书,还是演义,都没有“诸葛亮带甲百人上殿”之类的说法。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此事呢?


元哥说历史


这纯粹是瞎扯,什么带甲士百人上殿,哪有这样的事情,后世杜撰罢了。可能是哪朝的人为了抹黑诸葛亮而瞎编出来的。中国历史上最嚣张跋扈的曹操上殿时都是一个人带剑上殿,不带一个护卫。一个小小的蜀汉政权,怎么可能出现丞相带甲士百人上殿的事情。

更何况,从古至今,史书对于诸葛亮的定位都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亘古少有的大忠之臣,生前鞠躬尽瘁,死后身无长物。为了汉室复兴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连命都可以不要,怎么可能出现带甲士上殿的情况。

至于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为什么诸葛亮一直都不还政刘禅?这里要说明一下,诸葛亮自始至终都没有过篡权之心,白帝城托孤之时,刘禅年幼,必须由诸葛亮来监国,这是刘备临死前定好的。

等到刘禅22岁成人了,诸葛亮还政于刘禅,自己则专心于北伐的事情。所以这里面不存在什么还政不还政的问题,刘禅成人之后,诸葛亮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前线督促北伐曹魏的事情,对他而言,实现复兴汉室的理想才是他毕生的追求。小小的蜀汉之地,绝不是他的终极梦想。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诸葛亮为了在北伐的事情上更顺畅,在调配人员、物资、钱财上更有效率,有些政令必须自己下达,只是在下达之后报备一下刘禅,刘禅象征性的照准。

这也是符合当时蜀国客观条件的,如果诸葛亮事事都要事先请示刘禅,再得到刘禅的批准,那诸葛亮什么事也不用干了,每天就只要在府里等批文就可以了。也许十天,也许半个月,什么事都耽误了。

也正因为此,魏国司马懿才会屡次使用反间计,离间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关系,让刘禅屡次从前线将诸葛亮召回,使眼看要成功的蜀汉大业功亏一篑。因此我觉得,后世人之所以说出诸葛亮什么带甲士上殿呀,不还政于刘禅呀,可能都是曹魏派出的间谍传出来的信息。

古时信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老百姓传来传去,历经几代,谣言也就变成了所谓的真相。但是从现有的史书上来看,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此外,刘禅此人的能力,诸葛亮是清楚的,就是一个半吊子,扶不起来。以诸葛亮的睿智,他能看不出来吗?但是封建社会是家天下,刘禅就算再无用,总归是刘备的儿子,是正统。诸葛亮只能是尽心尽力的去进行辅佐,而不可能去篡权。

诸葛亮在世,蜀汉政权尚能维持正常运转,等到后来诸葛亮死了,他选定的接班人如蒋琬、费袆等人也死了,蜀汉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适当控制一下朝政,也是为了蜀汉的江山社稷着想。难不成明知道刘禅没有治理能力,还把朝政一股脑儿的交给他,这不符合诸葛亮的性格,更对不起当初白帝城托孤时的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