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苏轼,被轻视后这样反击,大快人心


苏轼的前半生可以说过的灿烂辉煌,人生顺风顺水,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也不为过。少时便与父苏洵、弟苏辙,名声在外。多少文人雅士希望与其结交,以此为荣。

苏轼呢,志于朝野,也乐于游山玩水。他的故乡在四川,此地尤其以风景闻名。

此时,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来到杭州,就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虽然政治失意,但来到杭州任职,有美景相伴,也不失为人生一件快事。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他一定要挤出时间四处游玩。

特别是西湖,更是让苏轼欲罢不能,常常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一天夜里,他泛舟西湖,虽已夜深,但兴致未减。直至深夜,面对景色,诗兴大发,他一口气写下五首绝句,题为《夜泛西湖五绝》。

他曾经写过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更是赞美西湖的杰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是不是很熟悉!真真是美到极致了,千百年来口口相传。


学学苏轼,被轻视后这样反击,大快人心


高产的苏轼怎么能停止对西湖的赞美呢,他对美景从不吝啬自己的才情。他还写了一首《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极其细致的描写了西湖一会晴一会雨的景色,特别是“白雨跳珠乱入船”描绘的形象生动。

这次他来到了莫干山。莫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曾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雌雄双剑而得名,现在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

一路奔波,景色再美也是会疲累啊。苏轼下山的时候在半山中看见一座道观,准备进去歇歇脚,讨杯水。


学学苏轼,被轻视后这样反击,大快人心

可是道观中的老道从未见过苏轼,他看到来的这个人衣着朴素,而且其貌不扬(史书记载苏轼长相确实一般,称不上帅哥),也没有随从。便指着院中的一把椅子说:

“坐!”

然后,他没有好气的对一个小道童说:

“茶!”

苏轼也毫不介意,坐下后,和老道攀谈起来。才说了几句话,老道觉得苏轼出口成章,谈吐之间,更觉得此人知识渊博,态度逐渐热情起来。他恭敬的把苏轼请到大殿中,客气地指着下首的一把椅子说:

“请坐!”

又吩咐那个小道童说:

“敬茶!”

苏轼此时仍不介意,继续聊天。老道更加觉得苏轼说话语言精炼,颇有见解,十分惊奇。于是终于忍不住问:

“贫道鲁莽,敢问先生大名?”

苏轼拱手,,谦虚地说:

“小官不才,乃是杭州通判苏子瞻是也”

老道一听到“苏子瞻”三个字,简直是如雷贯耳。他的态度更加恭敬起来,连忙作揖,又把苏轼请进一间清净典雅的屋子里,毕恭毕敬地说:

“请上座!”

接着,连忙吩咐小道童说:

“上香茶!”

此时,已经三换屋子三换茶了。


学学苏轼,被轻视后这样反击,大快人心


苏轼见老道人虽然方外之士,却以衣着言谈取人,实在是俗不可耐,有失出家之人的本色。于是打起告辞,老道一再挽留,苏轼执意要走,老道无奈,提出请求,希望苏轼能题字留念。苏轼并没有推辞,立刻答应了。

小道童准备了文房四宝,苏轼提笔写下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请香茶

老道看后,满脸尴尬,一脸羞愧,简直无地自容。苏轼说了一句“告辞”就径自下山了。

苏轼并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但对于官场上的一些污浊风气非常反感,更何况是世井之间的这种恶劣风气,也同样令他厌恶。

没有一字指责,没有一句痛骂,但却让人羞愧难当,也只有苏轼了吧。


文、树下的皂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