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北宋的慶曆新政

北宋由於統治的中期,官僚體系十分龐大,而且北宋官員的俸祿是歷代中最高的,這就造成了冗重的局面。因為宋太祖重文輕武,所以北宋的兵權也是極為分散,達到了將不習兵的局面,面對這樣的情況,宋仁宗趙禎繼位。

聊聊北宋的慶曆新政

慶曆新政起因

雖然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但是自西夏李元昊繼位後,開始屢犯宋朝邊境,北宋政府幾次征討,最後都是無功而返,損兵折將,這也說明了宋太祖制度的弊端,由於官僚體系龐大,使得國庫空虛,各地盜賊土匪蜂擁而起,雖然北宋政府還可以壓制,但這並不是長遠之法,所以北宋的有識之士,便決心改變這種局面。

聊聊北宋的慶曆新政


慶曆新政開始

在丞相呂夷簡去世後,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韓琦任丞相,並且主持變法,歐陽修,蔡襄等人任諫官協助,自此慶曆新政拉開帷幕。

范仲淹等人以:“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十條政令,來做為變法的核心,推行變法,從官員,經濟,民生等方面來解決北宋冗官嚴重的問題。

聊聊北宋的慶曆新政

慶曆新政結束

雖然范仲淹等人實行變法來解決北宋困難的局面,但是一些貪戀官員權位的人,范仲淹等人觸動了這些人和北宋官僚權貴的利益,所以這些人以私結朋黨的罪名,誣陷范仲淹,富弼等人,

這時候宋仁宗也開始懷疑起來擁護變法的大臣,為了自證清白,范仲淹,富弼等人先後請求離京任職,歐陽修等人也被貶出京城,慶曆新政自此結束。

聊聊北宋的慶曆新政


總結:慶曆新政從一定的條件下,延續了北宋王朝,也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是不圓滿的,這次的失敗也讓更多有識之士,看見北宋王朝的弊端,為之後更加激烈的王安石變法打下了基礎,但也從側面反應了,慶曆變法以及後面的王安石變法,都失敗的原因“朋黨之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