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楚河漢界:歷史學與地理學的"磨合"

跨越楚河漢界:歷史學與地理學的"磨合"

引言: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連續的文明歷史,"縱橫一萬里"複雜的地理空間。複雜的地理空間,使得各別體量的地域之間,自古至今存在著自然與人文的種種差異,並孕育出或顯或隱、或鮮明或模糊的地域意識、地域特色。由此,研究中國歷史,自當重視地理空間的差異與地域歷史的過程。在中國,特別關注地理空間的學科是歷史地理學;而通過歷史地理學尤其是區域歷史地理學的地域思維,追尋各別地域形成的歷史過程,觀照其共同傳統,解釋地域之間的差異,研究不同地域的衝突與融合,可以建立起區別於"狹義"歷史學的、研究與解釋中國歷史的新體系。

跨越楚河漢界:歷史學與地理學的

一、中國歷史研究的地域視野:歷史地理學者的思維

關於中國歷史以及承載中國歷史的地理空間,最簡明的表述是兩句話:"上下五千年,縱橫一萬里。"怎樣的"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連續的或者說不間斷的文明史。連續,這是中國歷史最精彩的地方。現代中國人談孔子、讀老子、說莊子還有感覺,這就是"連續";現代中國人看甲骨文與金文基本還能認識,這就是"連續"。這種"連續",在世界文明古國當中是非常特殊的。怎樣的"縱橫一萬里"?廣闊而且複雜的地理空間。沒有這樣的地理空間,當然就無法承載民族繁雜、人口眾多的中國歷史的創造者;沒有這樣的地理空間,也就沒有中國豐富多彩的地域歷史與民族文化。考慮到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時候,地理環境的影響較之今天更加直接、全面、重要,所以研究中國歷史以及其中的地域歷史,應當更加重視這樣的地理空間。

在中國的歷史學和地理學中,特別關注"地理空間"的分支學科是歷史地理學。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地域分異的學科;歷史地理學的"關鍵詞",可以認為是"復原"( 各別時期自然地理環境與人文地理環境的復原)、"變遷"( 不同時期自然地理環境與人文地理環境的變遷)、"分佈"( 特定時期自然地理要素與人文地理要素的分佈)、"差異"( 選定時期自然地理面貌與人文地理面貌在各別類型地域之間的差異)。在這四大關鍵詞中,與本文的主題"地域視野"關係最為密切者,無疑是"差異",因為"地域差異"正是"歷史研究的地域視野"能夠成立與得以展開的基礎與關鍵。

地域之間的差異,包括自然地理景觀的差異、人文地理景觀的差異。這些差異的現代狀況,往往能夠直接感受。以中國人文地理為例,在內地漢族地區,以秦嶺、漢水(中游)、淮河為界,劃分南方與北方。南北之間差異明顯,如交通方面是南船北馬,飲食方面是南米北面,軍事方面是南方水軍佔優、北方騎兵擅勝,武術方面是南長於拳、北長於腿;再者,由於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形完整、平坦,而南方的地形相對破碎、間隔,使得在語言、飲食、食等等方面,北方在較大的地域裡顯得較為一致,而南方的方言、菜系非常複雜。甚至可以認為,北方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因此傾向"求同",南方在這些方面則習慣"存異";影響到中國歷史的進程,長期以來,政治的"主話語權"屬於北方,所以中國歷史追求"大一統"的趨勢相當明顯。

跨越楚河漢界:歷史學與地理學的

諸如上述的南北差異,也存在於中國內地以山(太行山)、河(晉陝黃河)、關(函谷關)、峽(三峽)等等大體劃分的東部與西部之間。南北差異的自然地理基礎是緯度的不同,東西差異的自然地理基礎則是海陸距離的遠近。而以這樣的南北差異與東西差異為基準,層層縮小來看,中國現在各別省區之間、省區內部、城市與鄉村之間,甚至城市內部,也都存在著種種的差異。

既擁有共同傳統又保持各別特色的中國地域社會,是理解與研究悠久而曲折的中國歷史的關鍵所在。時間與空間正像歷史研究的雙翼,只重時間過程的歷史研究是單向的、平面的,只重空間過程的歷史研究是模糊的、無序的;只有兼重時間與空間,雙翼齊展,才是系統、全面、立體的史學研究。

跨越楚河漢界:歷史學與地理學的


二、中國歷史研究的地域視野:歷史學者的立場

另一方面值得討論的,是當今中國歷史學越來越重視"地域"研究。本來,在古代學科分類中,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前身沿革地理學(也稱輿地學)就是史學的輔助學科,如從隋唐到明清長期沿用的經、史、子、集四部文獻分類中,沿革地理屬於史部。沿革地理主要關注疆域變遷、政區沿革、地名定位、河湖演變,藉此為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提供空間定位與地理解釋。進而言之,人類歷史時期的任何歷史事件,都發生於一定的時間與空間;關注空間的歷史地理學在歷史學中的作用在於:研究不同時代社會發展所處的具體地理條件,闡明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所處的地理場所,賦予歷史過程以空間位置,明確歷史事件的地理特徵。如果設個比喻,中國歷史好像一場多幕大戲,那麼,地理空間或者說各別地域,就是中國歷史這場多幕大戲演出的"舞臺"。

跨越楚河漢界:歷史學與地理學的

"地理"之於"歷史"的重要性,大概正是導源於此,在中國,除了專業的歷史地理學者外,其他歷史學者關心"地理"的歷史變遷者,既不乏人;而研究歷史的空間分異狀況或者地域的時間形成過程者,更是較多。尤其後者,可以認為做出了值得稱讚的研究成果。如漢唐地域史研究及其思考。

以漢唐(起公元前221年嬴秦統一,止公元960年趙宋建立)地域史為例,在這千餘年的時間裡,經歷了統一(秦、西漢、東漢)、分裂(三國)、又統一(西晉)、又分裂(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再統一(隋、唐)、再分裂(五代十國)的政治局面,政治、經濟、文化、學術、心理等方面的地域差異與地域意識,也隨之經歷了削弱、加強、又削弱、又加強、再削弱、再加強的變遷過程。於是以地域的視野研究漢唐歷史,便引起了部分學者的高度重視。

跨越楚河漢界:歷史學與地理學的


徽州學以徽州社會歷史文化及其傳承為研究對象,顯然,"徽州"就是"徽州學"賴以存在的地域基礎。作為歷史地理概念的徽州,位於今天安徽省的南部,略指當年徽州府所轄的六縣,即歙縣、休寧、黟縣、祁門、績溪、婺源; 其地理環境層巒疊嶂,萬木叢生,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所以外出經商成為徽州人謀生的主要途徑,徽商也因此成為明清商業舞臺上一支重要的地域性商幫群體,這又形成了本土意義上的"小徽州"與徽商意義上的"大徽州"的概念。

徽商重視商業合同與契約文書的作用,重視家族譜牒的修纂,且有收藏文書與原始資料的優良傳統;徽州還有好訟、"健訟"的風氣,凡事皆以文字記錄下來, 舉凡土地買賣、租佃、借貸、典當,甚至家庭的分家等等,都以文書的方式加以記錄,作為憑證。又作為地域文化概念的徽州,是以宗族制度為社會基礎、以朱子之學為指導思想、追求儒賈仕三結合的典型地域。再有值得指出者,徽州地域社會當然是中國封建的農村社會,而宋、元以來,特別是明、清、民國中央政府的一系列土地賦稅制度政策,在該地域得到了忠實的貫徹執行,其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則為豐富的原始性文書檔案材料的保存提供了天然條件;以此,由徽州地域,可見中國宋、元以來特別是明、清、民國封建農村社會的一般。

跨越楚河漢界:歷史學與地理學的

徽州學的研究,運用了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綜合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合、計量研究與比較研究兼重等等的方法,涉及歷史學、文獻學、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地理學、文學、美學、民俗學、建築學、環境學和醫學等諸多學科,故而徽州學的屬性,按照現代學科分類難以歸屬,質言之,它是綜合性的"地域學"。

徽州學已經不僅屬於徽州地域史研究的範疇;徽州作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經濟狀況、社會面貌和文化變遷的縮影,透過徽州學的研究成果,能夠更加清晰地審視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與"徽州學"同屬廣泛意義上的"地域學",在民族眾多、歷史悠久、保持地域特色相對明顯的中國,當然還有許多,它們各具學術基礎、社會需求、現實價值。

綜上所述,歷史研究其實無關古人舊事,古人故矣,舊事往矣,所以追問歷史的終極目的,應該還是在於著眼未來的發展吧!隨著全球化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演變,大則民族意識、小則地域觀念,都在覺醒、萌發甚至膨脹之中,對此現象的評價,非本文所能擔當;而至為明顯的事實是,"鄉村傳統"、"地域文化"、"城市特色"等等,成為社會生活中時髦的語彙,學者們尤其是廣義的歷史學者,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都會置身或者捲入其中。然則中國歷史研究的地域視野,無論歷地理學者的思維,還是狹義的歷史學者的立場,其實或隱或顯地都與這樣非學術的宏觀背景有關。

參考文獻:

胡阿祥:《中國歷史研究的地域視野》,《學海》,2009年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