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特色种植,武安管陶乡这一波操作稳了


种的早了山鸡饱,种的迟了山猪饱。这是管陶乡荒庄村种庄稼的真实写照。今年,管陶乡因地制宜,以规划流转土地为切入点,调整种植结构,推广高效特色农业种植,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管陶乡荒庄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抢抓农时,忙着种植连翘。近120万株、20公分长的连翘段移栽到整备后的土地上,可建成40亩连翘苗培育基地。


土地流转+特色种植,武安管陶乡这一波操作稳了


管陶乡荒庄村村民 杨小林:俺这里种地不行,很多苗都叫山猪吃了。后来俺种上了连翘,种这个挺好,挣个零花钱。

据了解,今年荒庄村流转土地70亩,利用山区生态环境优势,发展药材种植业。其中,40亩土地培育连翘苗,剩下30亩土地种植连翘大苗。在近十天时间里,村集体每天都雇用50余名村民帮助育苗,每人每天工钱80元,仅劳务工资就给当地群众增收4万余元。


土地流转+特色种植,武安管陶乡这一波操作稳了


管陶乡荒庄村党支部书记 杨金柱:下一步,我们打算把张西沟、阳坡、大康铺这三个自然村的土地全部流转,也种成连翘,增加老百姓收入。


土地流转+特色种植,武安管陶乡这一波操作稳了


目前,管陶乡柏草坪至荒庄 11 个村共流转土地 500 多亩,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内流转土地 50 多亩,这些土地不种植农作物,全部改种连翘等药材。据介绍,原来种庄稼每亩收入六七百元,产业结构调整后预计每亩增收近千元。

管陶乡党委书记 王日田:今年管陶乡准备种植连翘600亩,荒庄村率先开始种植。我们种植连翘的目的是落实乡村振兴政策,促进农民增收、降低秸秆产生量、减少防火隐患、保护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安全。

土地流转+特色种植,武安管陶乡这一波操作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