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岳飛的故事每個中國人都十分熟悉,就連稚兒都能說出“精忠報國”四個字。

  今天我們講一則新聞,是2005年發生的一件事,以此牽連出岳飛、秦檜這兩個歷史人物的一些細節,十分耐人尋味。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岳飛死後,岳雲也被殺害,後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沒平反,直到下一個皇帝登基,在民眾的呼聲下才為岳飛平反。

  百姓民怨沸騰,他們為岳飛立了一個又一個雕像,又大費周章地給秦檜和他夫人立了一個,讓他們跪在岳飛像前。

  歷史上人們修建了至少上百個雕像,但現在只有七個。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這些雕像當時人們看得很過癮,每次都上去吐唾沫星子,還抓秦檜的臉,秦檜的臉現在都是黑的。

  因為秦檜沒被“誅九族”,他的後人都存活下來,大都住在南京。

  抗戰時期奇蹟般的倖免於難,他們在此之前就舉家搬遷,抗戰後又搬回南京。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說實話,秦檜的後人想起自己的出生,也如同骨鯁在喉,他們並不好受。

  出身畢竟不是自己選擇的,如果可以選擇,我想他們都不願意是秦檜的後人。

  乾隆年間有一個叫秦大士的,其人寫得一手好文章,文采風流,乾隆看完他的試卷說了句:絕了!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把這人叫過來我親自面試。結果一面試,他照樣對答如流。

  不過弄清楚他的出身後,乾隆沉吟了,他擔心他出身會引起朝廷議論,不知道是不是該點他為狀元。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乾隆問:“汝真秦大士後人否?”

  秦大士回答:“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回答太絕妙了,我都想站起來給他鼓掌了。

  秦大士大約是秦檜最優秀的後人,也是最正直的後人,他是大清開國以來第43代狀元,真的十分有才,乾隆破格錄取他也是愛惜其才。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秦大士後來跟友人出去玩,來到岳飛墓前,看見秦檜夫婦跪在岳飛像前,朋友看他怎麼應對,他說:“人自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其態度之真摯,也足以讓人寬宥於他。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秦檜的事情並非他一人之責任,趙構也脫不了干係,如果皇帝信岳飛,秦檜就算再怎麼攛掇,岳飛也不會死。

  不過理是這麼個理,但老百姓的憤怒總要有個出口,皇帝老子說的話怎麼都是對的,那麼幫兇就是罪無可赦了。

  九十年代九江縣政府發生一件大事,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東拼西湊了一百萬巨資,修了一座岳母墓。

  並且修葺恢復了岳母祠,還修建的岳飛守孝祠。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後來岳母墓申報了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各地的岳飛後人捐款雪片般飛來,集資10多萬,建造秦檜等五奸臣的跪像。

  但是2005年,在一切都修建完畢之後,一個叫秦良的教書先生,自稱秦檜三十二世孫。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情緒激動地說:“人自宋後羞言檜,我從不向人提及我的身世,但今天我要為祖先說幾句話,你們這樣做並不合理。

  秦檜殺害岳飛時,岳母已經去世好幾年,所以秦檜沒有對不起岳母。

  而且秦檜也已經受盡懲罰,他跪了岳飛八百年,現在為何還要跪岳母呢?”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文物局開始不予理睬,後來看他堅持,就給他解釋了一下。

  文物局說:“這個跪岳母是從明代開始的,早在十六世紀初,秦檜就跪在岳母墓前。

  後來為戰亂所毀,現在不過是恢復原貌罷了,這也不是我們獨創的,是歷代百姓的心願。”

  駱主任說:“岳母墓對江西來說是文化古蹟,恢復秦檜等反剪雙手跪在岳母墓前謝罪也是具有歷史教育意義的,我們更看重的是教育意義。”

  其實我們想一想,岳飛之所以這麼愛國,離不開岳母對他的諄諄教育,而秦檜之所以這麼沒底線,也應該是秦母沒教育好他。

  如果秦母像岳母一樣賢惠明理,對兒子曉以大義,那麼這個世界上只會多一個忠臣,而少一個奸臣。

  所以岳母是個偉大的母親,她值得一跪。而秦檜欠她一個兒子,所以又值得二跪。

秦檜的後人說:跪岳飛就算了,為什麼要跪岳母?文物局:你敢拆

  秦檜後人

  秦檜夫婦和趙構都欠她一個公道,所以值得三跪。

  說實話秦檜未必奸,但他沒原則沒底線,在大是大非面前,他選擇的和稀泥而不是盡人臣之道。

  雖說“主明臣直”,皇帝開明通達,大臣才會暢所欲言,而秦檜在當時還是有很強的話語權。

如果他選擇保護岳飛而不是落井下石,今天的歷史又會有怎樣的不同?

  秦檜後人想讓秦檜站起來,甚至想拆除跪像,這種行為文物局當然不允許。

  文物局給了回答:尊重歷史,尊重百姓的意願,這個回答也很精彩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